中国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浅析——以阿里巴巴为例余世英, 李亚男(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430072)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巨大发展,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体现在个体与个体之间,而是商业生态系统与商业生态系统之间。
处于系统内部不同生态位的企业,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定位,从而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本文从商业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发展阶段,并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进一步对该理论进行阐述。
关键字:电子商务商业生态系统阿里巴巴Analysis of the E-commerce Ecosystem of China- A Case Study of Alibaba GroupYu Shiying , Li Yanan(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arket environment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and competitions have been not among the individual enterprises ,but among the business ecosystems. Enterprises in different niche of a kind of business system should be fully aware of its position so as to formulate relevant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e-commerce ecosystem based on the view of business ecosystem, and take Alibaba for example to further elaborate the theory.Key words: e-commerce business ecosystem alibaba一、引言“商业生态系统”这一概念首先是由James F.Moore在他的著作《The death of Competition :Leadership 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 Ecosystem》中提出的。
这个概念的灵感来自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即以相互作用的组织和个体为基础的经济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共同发展自身能力和作用,并倾向于按一个或多个中心企业指引的方向发展自己【1】。
Marco Iansiti 和Ray Levien(2004a)进一步构建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他们通过调查包括微软、IBM在内的几个大型跨国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创新过程,研究了成功商业生态系统的运作方式,并借鉴生物学概念,将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分为三类:(1)骨干型企业keystone—在系统中占据中枢位置,为系统成员提供共享资产;(2)主宰型企业dominators —系统中拥有关键位置,力图最大限度攫取价值;(3)缝隙型企业Nivhe Players—系统的主体,专注于狭窄的细分市场,以差异化求得一席之地【2】。
处于不同生态位的企业如同生物生态系统中不同生态位的物种一样,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关系,在自身生存的同时,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创造了价值。
类似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不同生态位的企业也应该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实力,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在为自身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生态系统整体创造价值。
本文基于以上理论,并结合电子商务的特性,总结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发展阶段及构成,并以骨干型企业为代表,阐述其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建过程中的作用及应选用的发展策略。
概念的提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商务生态系统理论应用于电子商务领域的结果。
中国电子商务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这与互联网在中国的飞速发展是分不开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较2008年增长28.9%,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3】。
目前我国网络购物已经进入高速增长期。
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使得具有价格低廉、交易快捷的网购成为人们的重要选择。
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与快速发展,极大的刺激了通过互联网实现交易的零售商、生产商和供应商,使得企业或个人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或者通过在相应的网络交易平台上发布商品或服务信息,以便最大限度的达成交易,目前中国网站数量已经达到306.1万个。
从一般零售商品、服务类商品到信息类商品,电子商务交易的种类越来越广泛。
互联网所具有的正网络效应①,使企业对其客户的价值随着客户数增加而指数级增加,反过来客户数量越大又越能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
这种网络效应带来的结果 ,使得强者更强,同时也使其产品或服务容易被习惯化,锁定了客户。
所以,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那些掌握电子商务特点、满足客户需求的互联网企业,在电子商务的竞争中更具优势,最终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
所以以这些互联网企业为核心,集聚了大量客户,从而吸引了大量电子商务所必须依附的机构开始参与到其中,包括物流企业、软件公司、金融机构以及政府机构等;同时还吸引了大量增值服务机构的加入,如为改善电子商务交易环境而存在的技术外包商、认证机构、网络教育培训与人才服务机构等。
这些机构为服务共同的客户,以核心电子商务公司为集聚点,通过互联网平台相互连接、相互促进和拉动,形成具有群体竞争优势和规模效益的电子商务生态位。
所以,中国的电子商务围绕一个核心电子商务企业 ,以交易主体为中心、各种服务型组织为支持、增值服务商为依托的生态化迹象开始显现,并逐渐成为主流。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概念正是在这样一种发展趋势下提出来的,其由一系列关系密切的企业和组织机构,超越地理位置的界限,将互联网作为竞争和沟通平台,通过虚拟、联盟等形式进行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结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①网络的价值随着用户人数的增多呈几何级数增长,这种情况在经济学中称为网络效应。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及广泛应用,为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成长与壮大提出了新的思路。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成为其所在系统中的一员,为整个系统的竞争做出贡献,此时,自身竞争的激烈程度减弱,参与竞争的范围扩大,竞争力量增强。
及演化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及演化三、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一)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如前言所述,Marco Iansiti 和Ray Levien通过对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深入研究,并借鉴生物学概念,将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分为三类,即骨干型、主宰型和缝隙型,每一生态位在该系统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由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商业生态系统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延伸,因此,类似的,本文也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划分为以上三类。
由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具有不同于传统商务的特点,因此,三类生态位在功能上也有了新的特征,如骨干型企业决定该商业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发展方向;主宰型企业决定该系统的健壮性及竞争力;缝隙性企业为主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辅助性的支持。
骨干型——即核心电子商务企业,该类企业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灵魂,决定该系统的发展方向,但是不直接为系统成员创造价值。
该类企业通过提供平台、核心技术、交易标准等,来整合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协调各企业的相互联系。
如阿里巴巴网站,提供交易平台,整合各类企业的交易信息,促成交易。
主宰型——即关键电子商务企业,其依附于核心企业的平台、技术或者标准,发布产品或服务信息,寻找买家或卖家,达成交易,是价值创造的主体。
该类型企业的多少及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了所在系统的健壮性及竞争力。
处于该生态位的企业包括消费者、零售商、生产商等,如入驻阿里巴巴的各类中小企业。
缝隙型——即达成网络交易必须依附的各种组织机构。
包括促进商品流通的物流公司、资金流通的金融机构、提供网络支撑的电信服务商以及政府机构等,该层的组织机构并不依赖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也并不仅仅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企业提供服务,但通过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主宰型企业提供服务,使自己获得远超过依靠自己竞争力能得到的利益。
对于生物生态系统而言,除了该系统中的各个主要物种,还存在一些寄生于各个物种周围的寄生物种,它们从被寄生物种体内或环境中汲取营养。
与此类似,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也存在着“寄生物种”,包括网络营销服务商、技术外包商等,他们的存在是以所服务企业的存在为前提的,如为淘宝网卖家宣传产品,吸引买家的淘客。
图1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化阶段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化阶段及骨干型企业在每一阶段所应采取的发展策略及骨干型企业在每一阶段所应采取的发展策略及骨干型企业在每一阶段所应采取的发展策略 如商业生态系统一样,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化同样经历了四个阶段,即James F.Moore在他的著作《The death of Competition :Leadership 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Ecosystem 》中提出的,开拓阶段,当生态系统的基本范式初具规模时;扩展阶段,当共同体扩充其范围和所有类型的消费资源时;领导阶段,当共同体主体变得稳定,共同体内部争夺领导权和利润日趋激烈的时候;自我更新或死亡,当为了共同体的兴旺发达必须进行持续的更新的时候。
1、开拓生态系统阶段不同于传统商业环境,电子商务环境下,核心电子商务企业(即骨干型企业)的创建在无形资本的投入上大大超过了有形资本而占据企业资产的主导位置,而且核心电子商务其用于生产的也并不是有形的商品,而是无形的服务。
因此,核心电子商务企业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构建之初,首先要确定所要创造的商业生态系统的类型、价值创新点、所要服务的对象及所要达到的目标,然后核心企业可以提供一种价值创造的平台,并基于该平台提供一系列高附加值的服务或独特的运营模式,吸引并选择与自身平台价值创造模式相匹配的的参与者进入系统,并在初始阶段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优惠策略使参与者在该系统中得到远高于进入该系统之前的收益,从而锁定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