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摘要:城市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来体现的,因此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分析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准确把握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
对秦皇岛科技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通过产学研结合提升秦皇岛市的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产学研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城市正面临着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新竞争。
要适应这种竞争所提出的挑战,就必须变革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以新的观念、新的方式为城市经济发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技创新成为提高城市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
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是对城市创新系统中科技创新行为的衡量,最基本的内涵应该具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科技活动自身的规模与水平的提高,二是科技对经济发展及社会环境影响力的增强。
所谓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城市有目的、有意识地依靠自身的科技力量和借助外部环境的支持,准确识别和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通过开创性地研究开发,科技创新各要素相互作用,实现对社会发展推动作用的能力【1】。
一、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
科技创新离不开一定的人力资源、科技意识和物质技术基础,
科技活动需要直接的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科技活动产出表现为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形成影响。
因此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可以归结为五个: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科技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
创新环境是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的统称,是鼓励创新的关键。
如果一个城市中没有政府对科技意识的重视,不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和鼓励科技创新的发展,那么对于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则相当困难,科技创新环境是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基础。
科技创新环境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它主要包括:
(1)有可能有条件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人力资源;
(2)科研物质条件,包括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以及科技活动外部物质装备的支持;
(3)科技意识,即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对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对创新活动的认可和支持。
2.科技活动投入
科技创新的原动力是科技活动投入、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的结合,被看作是竞争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个城市要跟上科学技术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迎接新的挑战,必须要加大对设备物资的
投入,要提高对科研开发经费的支持力度,还要不断壮大有技术而且高效率的劳动者队伍。
因此科技活动投入是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城市科技创新的物质和人力资源的必备保障。
它主要分为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包括:
(1)全社会以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力投入的水平;
(2)全社会、工业企业、地方政府对科技活动财力支持的力度。
3.科技活动产出
科技创新最为直接的表现是科技活动产出,这也是科技活动投入的目的所在。
最少投入得到最大产出效益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成为各城市努力追求的奋斗目标。
因为若只是一味加大投入力度,而不注重产出效率的提高,则不仅不能提高自身竞争实力,还会造成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最终导致过早面对资源枯竭的恶性局面。
因此科技活动产出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城市是否具备科技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
目前技术成果成为国家、地区和城市间实力对比的重要方面。
科技活动产出也可以从科研技术成果来衡量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包括:
(1)科技活动产出水平,即论文、课题和实用技术的产出水平;
(2)技术成果的市场化程度,即技术成果在国内和国家间的流动状况。
4.高新技术产业化
科技创新需要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形成生产力并产生创新效益,在转化的过程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即为高新技术产业化。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的产业,是代表一个国家、区域和城市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先导产业【2】。
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有效的创造优越的科技创新环境,能够利用高新技术产业有效提高对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加大科技活动投入的产出强度。
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城市进行科技创新的技术动力。
高新技术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反映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主要包括:
(1)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新产品的产出水平;
(2)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劳动效率、附加价值水平。
5.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一般来说,社会发展伴随着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提升。
反之一个城市科技创新环境的改善、科技投入力度的加强、科技产出能力的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飞速发展必然又会带动城市经济、环境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因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因素也是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构成要素。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要考虑经济发展,还要考虑
自然环境改善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自然环境不可忽视,目前我国正逐渐增强对环境的重视,实行可持续发展。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包括:
(1)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科技促进环境的改善;
(3)科技促进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二、秦皇岛科技数据研究
三、通过产学研结合提升秦皇岛市科技创新能力
秦皇岛市科技产出的主要问题是科技财力和人才投入不够,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出效率的步伐明显落后于投入【3】。
这一系列问题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科技产出能力落后。
秦皇岛市可以通过前面提到的多渠道增加财力投入、合理引进与利用人才资源、提高资金利用率等措施,使产出尽可能的最大化。
除此之外,秦皇岛市要提升科技产出能力,还要加强企业与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的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健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目前秦皇岛市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还较低,产学研之间缺乏自主合作、市场化推进的协作机制。
因此需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品牌工程,促进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的
有效衔接。
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破行政界限和行业界限,进一步引导科技成果的异地转化、吸收和创新。
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关键有三个方面:
第一,引导和支持产、学、研之间的技术、人才和资产流动;
第二,实行特殊政策,发展高新技术园区,建立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产、学、研合作网络的形成;
第三,在科技计划上把促进产学研结合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在资助机制上,鼓励产学研结合的方向,加强创新体系的整体集成,发挥秦皇岛市科技力量的整体优势。
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不仅可有效利用资源,相互为对方培养人才,并且可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科技活动产出强度的增加,从而提高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产学研结合还可以优势互补,通过科研机构加强技术市场中介机构的建设,总结和推广成功的生产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经验,大力发展技术、人才信息服务、市场营销、管理咨询、技术产权产量,无形资产和科技项目评估等方面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规范管理,使科技创新能够高效率地顺利运行。
当前秦皇岛市技术市场仍显得过于薄弱,成为影响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恰好可以利用产学研结合来取长补短,壮大技术市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秦皇岛市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问题,诸如法规政策执行实施力度不够,科技创新管理过程中重立项、轻跟踪,重项目、轻管理,重微观、轻宏观,各部门各自为政的问题都需要进行健全和完善【4】。
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形成相互监督机制,发挥科技、经济及行业管理部门的作用,加强部门、行业、地方间的集成与联合,使研究开发与技术推广、企业技术改造、重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责权分明、各有侧重的科技管理创新体系,最终促进科技产出能力的提升。
注:文章内所涉及的公式及图表请用pdf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