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媒体传播特点和优势分析

自媒体传播特点和优势分析

自媒体传播特点和优势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媒
体”依托个人终端即时通信的蓬勃兴起,成为普通大众使用
最广泛的传播平台,自媒体带来了“人人皆记者”、“人人皆
媒体”的惊人态势。 截至2014年6月,中国微博用户数达
到2.75亿,这标志着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一、自媒体的形成及作用分析
自媒体这一概念源于一位硅谷最著名的IT专栏作家丹?
吉尔默(Dan Gillmor),他在2002年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震
撼力的新概念:we media。他说,1.0是指传统媒体或旧媒体
(old media),2.0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媒体(new media)
或者叫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we media。在博
客最初进驻中国的时候,国内对we media尚无明确的中文译
名,有人翻译成个人媒体或自媒体。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
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等,其中最有
代表性的是美国的“Facebook”和“Twitter”,及中国的Qzone、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人人网、微信公众平台等。我们常用
的新浪、腾讯微博,就是自媒体的一种表现形式,微博在我
们日常生活中迅速普及,成为个人发布信息、获取信息、共
享信息、平等对话的一种重要途径,正逐步替代广播报纸、
电视等传统平面媒体,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出越来越
大的作用,互联网是自媒体产生的基础,大量网民利用、网
络社区等方式,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通过网
络的放大作用,达到制造社会舆论,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效
果。自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是自主交叉互播,当编发、转发、
评论等行为成为人类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时,这标志
着自媒体时代的正式来临。
对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而言,其运作无疑是一件复杂
的事情,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维系。同时,一个
媒介的成立,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层层核实和检验,其测评
严格,门槛极高,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然而“自媒体”
却可以简单的跨越这些门槛。新浪博客、优酷播客等所有提
供自媒体的网站上,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根据
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空间和可选的模板,就可以利用版面管理
工具,在网络上发布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创建
属于自己的“媒体”。拥有自媒体,不需要投入任何成本,
也不要求有任何的专业技术知识。其进入门槛低,操作运作
简单,自媒体受到平民大众的普遍欢迎,发展迅速令世人震
惊。据统计,全国5亿网民中有3亿人使用微博,每天帖子
更新数量达2亿多条。自媒体发挥出“人人都有麦克风,人
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的作用,凭借其交互性、
自主性的传播特征,使得新闻自由度大幅度提高,传媒生态
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
二、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媒体相比较的传播特点
1.与传统媒体相比。通常我们把平面媒体称为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是相对于近几年兴起的网络媒体而言的,以传统的
大众传播方式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
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的交流活动的媒体,包括电视、报刊、广
播三种传统媒体。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首先是传播主体
发生了变化。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主体是指传统的新闻机
构,或者掌控机构的个人,受众则是指接受大众传媒的个体;
而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是指网络上有独立的传播主体的个体,
它可以是网络上的任何一个人。其次,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
传统媒体严格遵循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它的传播方式是线式
的;而在自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它完成了由点到点、点到面
的一对多、一对一、多对多、多对一的网状传播方式。传播
方式的转变使自媒体的传播效果与传统媒体有着很大的不
同。
2.与新媒体相比。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
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
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
体等。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
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首先,自媒体继承了新
媒体的传播特点。同样依赖网络Web2.0的支持,自媒体几
乎完成了新媒体能完成的所有任务。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
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
造者。所谓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
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
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
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
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其次,自媒
体独自发扬了自有的特点。自媒体与同样以网络为依存的新
媒体相比,它拥有了更大的话语空间与自主权,使用者可以
自由的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等。自媒体成为了草根平民大众
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最佳场所。所以从中文的字面意思来
讲,自媒体的自还可以理解成自由度,较之过去的新媒体有
了明显的改善。
三、自媒体存在的弱性问题探究
1.精华与糟粕并存。自媒体取消了传统媒体编辑决定发
表的权力,让各种信息“肆意”传播。人们可以自主成立“媒
体”,当媒介的主人,发布的信息也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
随心所欲地编辑。这些信息有的是对生活琐事的“流水账”
记录,有的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的集锦,有的是对时事
政治的观察评论,有的是对专业学问的探索与思考,优秀的
自媒体可以让受众得到生活的启发或者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让人们发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但是,大部分的自媒体只是一些简单的“网络移植”,
记录一些不痛不痒的、鸡毛蒜皮的内容,没有实质内涵,却
因为明星效应、网络跟风红极一时。更有甚者,大量微博、
贴文充斥着消极颓废、炫富空虚、黄色暴力、虚假欺骗等内
容,尽管这些内容不健康、不合法,却因为广大网民的猎奇
心理,给这些帖子带来了很高的点击率,例如针对国家党政
机关与国有企业的虚假消息、针对普通人群的隐私曝光与人
身攻击、针对社会事件的虚假播报和恶意炒作等网络行为,
对整个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2.真理与谎言难辨。网络可以更方便、更快捷、更广泛
的将新闻传播到世界各地,许多重大信息在电视新闻和报纸
还没有播出、刊载之前,就已经通过微博、短信传递到我们
眼前,人们对自媒体的信任度和认可度越来越高,在第一时
间相信并转发消息,自媒体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范围
越来越广、传播内容越来越丰富,现在已成为效率最高的传
媒途径,许多组织和个人都选择专用微博作为自己的发声工
具,相比电视、广播、报纸被加工后的新闻,人们更愿意相
信自媒体传出的声音是真实可信的。 不过,由于网络自媒
体的数量庞大,其拥有者也大多为“草根”平民,网络的匿
名、隐身特点给了网民“随心所欲”的空间。通过自媒体,
广大平民获得了话语权,“有话要说”、“有话想说”、“有话
敢说”、“有话乱说”的人越来越多。有的自媒体过分追求新
闻发布速度,或是为了追求点击率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
导致的部分民间写手降低了自身的道德底线,通过嫁接虚假
信息、拼接碎片消息、杜撰荒诞野史等方式博人眼球,这就
导致了自媒体所传播的内容的可信度不断降低,大量新闻、
消息真假是非难以辨别。
3.法律与底线相悖。自媒体让个体声音得到充分释放的
同时,势必也会让一些与宪法、社会道德规范相悖的声音得
以散播。例如,可以在微博、博客等平台上频繁看到名人之
间的“隔空骂战”,用最恶毒的语言、最低级的词汇,指名
道姓的对他人进行辱骂、攻击和诅咒,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人
们的道德底线,但是由于相关法律约束力的限制,这类事件
往往以网民关注度的减退、舆论的自然消亡而结束。目前,
我国已有法律、法规对自媒体发声进行规范,但法律仍显得
不够健全。相在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广大网民也应
该学习如何在享受言论自由权利的同时,坚守道德底线,在
网络上作负责任的表述,做到行使权利不忘义务。如何在法
律上对自媒体进行规范与引导,使自媒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
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
(编辑/刘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