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协调师
学会让步 让步时,要体现对我方有利的原则,在重要问题上 力求使对方让步,在次要问题上可考虑先让步。
用事实和数 事实胜于雄辩,要学会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据说话
(八)集体协商的程序
• 1.以书面形式向企业方提出协商要约或回复企业 方提出的协商要约。一方提出要约,另一方应当在 收到要约之日起20日内以书面形式给以回应,无正 当理由不得拒绝集体协商。
• (四)三方机制的特点
• 1.主体独立:三方的地方是独立的,代表不同 的利益主体,不受其他方的制约。
• 2.权利平等 • 3.民主协商 • 4.充分合作 • 5.定期协商
第四章 劳动规章制度建设
考点一、劳动规章制度的概述
• 一、关键概念:
• 劳动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按照法定程序制定 的,在单位内部,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 的劳动规章制度的总称。
• 3.冲突处理—当劳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以及集体
合同发生冲突时,依据劳动者的请求权而定。
考点一、劳动规章制度的概述
• 三、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
• (一)招聘制度 • 1.避免歧视性内容 • 2.必须履行告知义务 • 3.符合企业发展需要 • 4.应包含招聘目的、计划、渠道、人员甄选规定、
录用规定、入职报道手续、转正规定等内容。
考点一、集体协商
• 一、关键概念:
• 4.集体协商机制:是指职工一方的代表(工会)
与企业方就涉及职工权利的事项,为达到一致意见 而建立的沟通和协商解决机制。 • 5.工资集体协商:是指工会代表职工方与企业方 就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 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形成双方共同参与的工资共决 机制。
• 2.做好协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熟悉相关法律法 规、收集资料、确定议题)。
• 3.进行集体协商,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 集体合同草案,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
(八)集体协商的程序
• 4.将集体合同草案提交相应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 工讨论,参与讨论的职工应当占职工代表或全体职工 的2/3,且必须经全体职工代表或全体职工过半数同意 。
• (3)集体合意说: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 制度是基于劳动者的集体合意才产生相应的约 束力。
考点一、劳动规章制度的概述
• 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区别
• 1.主体不同:
• (1)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是用人单位单方主导的 行为,其最终决定权由单位享有
• (2)劳动合同的订立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行 为
• 8.集体协商一般每1-4年进行一次,工资集体协商每 年进行一次,工会在集体合同期满前3个月内,向企 业方书面提出重新签订或续订的要求,并发出要约。
(九)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
• 1.集体协商主体 • (1)区域性集体协商主体 • A.区域工会组织与企业代表组织进行 • B.区域工会组织与区域内所属企业分别进行 • C.区域工会组织与区域内企业方代表(需经区域
(七)集体协商的技巧
沟通策略 以诚取信
重点突破
具体内容
处处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以坦诚、真诚取得对方 的信任 声东击西,转移对方注意力,力求实现重点目标
分工协作 协商代表分工协作,轮番上车,达到目的
留有余地
提出要求时,应当高于高于自己的期望;对方提出 要求时,即使能满足,也不必马上和盘托出,应留 有余地,以备讨价还价。
• 【提示3】用人单位的代表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指派 。
• 【提示4】协商代表因更换等情形造成空缺的,应
• 二、集体协商的相关内容
项目
基本制 度 国外集 体协商 的类型
国际劳 工组织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
内容
1.集体协商制度(平等协商制度) 2.集体合同制度
1.国家级:全国总工会—雇主协会。 2.行业(产业)级:全国性产业工会—相应的 产业雇主组织。 3.企业级:企业工会—企业雇主
考点一、劳动规章制度的概述
• (二)薪酬福利制度 • 1.满足最低工资要求,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约定工
资或相同岗位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 2.同工同酬 • 3.合理设定加班工资标准:工作日加班,按150%计
算;休息日加班,按200%计算;法定节假日加班,按 300%计算。其中休息日加班可安排补休,不支付加班 费。
• 【提示2】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向单位支付 违约金,但支付的金额不得超过尚未履行部分应分摊 的培训费用。如果是用人单位的过错,致使劳动合同 解除和终止的,不属于违约,无需支付违约金。
考点一、劳动规章制度的概述
• (五)考勤制度
• 1.明确正常工作时间。我们目前的工时制:标准 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综合计算工时制。
• 2.德国:雇主和雇员的关系为“社会伙伴关系” ,其特征是利益集团高度组织化,参与谈判程度较 高。
• 3.法国:1950《劳资协议法》确立了“集体谈判 原则”; 1982《奥罗法》确立了“强制集体谈判原 则“;只要有一家有代表性的工会与资方签字,集 体协议即行生效,其余工会都必须遵守;其集体谈
考点一、集体协商
内全体企业民主推选或授权委托)
(九)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
• (2)行业性集体协商主体 • A.行业工会与企业代表组织进行 • B.联合会与企业代表组织分别进行 • C.行业所在区域的工会与企业代表组织 • D.行业工会与企业方代表(需经行业内全体企业
民主推选或授权委托) • E.行业工会与行业所属各企业行政部门分别进行
• 5.在集体合同框架下,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开展二次 集体协商。
• 6.集体合同签订后10日内,工会协助企业方将集体 合同文本一式三份及说明,报送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审 查;劳动行政部门同意或收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 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双方代表将生效后的 集体合同以适当形式及时公布。
•
• 7.集体协商未达成一致意见或出现事先未预料的问 题时,可中止协商,工会应积极做好向职工说明情况 和下次协商的准备工作。
• 【提示4】因支付拖欠工资、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 金和赔偿金等事项达成调解协议,单位不履行的, 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考点一、劳动规章制度的概述
• (三)绩效考核制度
• 1.试用期绩效考核制度:
• (1)设定绩效考核指标,签订试用期协议,明确考 核标准和依据。
• (2)经过法定程序:劳动者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 录用条件的,单位应在试用期最后一天之前书面通知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 (2)采取劳动大会形式(如印度) • (3)成立三方专业委员会
• 2.我国三方机制的构成——三方四家
• (1)三方——属于国家级成员 • A.政府代表:劳动行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
• B.企业组织代表: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 • C.职工代表:各级总工会 • (2)一家——非国家级成员 • 全国工商联(属于企业组织代表)
双赢策略 在谈判过程中,取得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推进策略 供不应求时,可提高要求,节节推进
退让策略 供大于求和企业经济效益低时,采取退却 策略,以暂时让步换取未来回报
迂回策略 各劳动标准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存在此消 彼长的关系,协商时可采取迂回策略
包容策略 允许对方提出不同的观点、意见,理性思 考,正确对待,求同存异。
“分散”,“工 3.内容广泛
资”向“工作时 4.形式多样(定期和不定期,定期协
间”)
议有效期最多5年;)
5.层级分明(集体协议等同于法律,
但英国的集体协议仅是“君子约定”,
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考点一、集体协商
• (五)各国集体谈判的模式 • 1.美国:1935年《全国劳动关系法》正式承认工
会的合法地位,集体谈判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工资待 遇、改善劳动条件。
• 4.足额缴纳社会保险
• 【提示1】试用期工资低于约定工资或相同岗位工资 80%的,单位必须补足已经履行的试用期工资
• 【提示2】用人单位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由 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按应 付金额的50%-100%加付赔偿金。
• 【提示3】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未及时足额缴纳社会 保险费的,劳动者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 同,且需给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1.制定主体:用人单位 • 2.实施主体:企业行政主体和劳动者。劳动过程中
的各种劳动行为和用工行为都必须受劳动规章制度 的约束。
• 3.关于劳动规章制度的概念的学说:
• (1)法律规范说:包括法律授权说、经营
权说、习惯说。
• (2)契约规范说:用人单位先制定或变更, 然后经过劳动者的认可,从而具有约束力。
二、三方机制
• (一)我国关于三方机制的法律——《工会法》 • (二)三方机制的组成 • 1.劳动行政部门(代表政府) • 2.地方总工会(代表职工) • 3.企业代表组织,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
商会等。
• (三)三方机制的构成
• 1.国外三方机制的构成
• (1)由三方代表组成常设机构(如:发过的经 济社会理事会)
• (3)集体合同的订立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团体双 方的法律行为。
考点一、劳动规章制度的概述
• 2.内容不同:
• (1)劳动规章制度所规范的是全体职工的共同权利 和义务,侧重于劳动行为规则;
• (2)集体合同所规范的也是全体职工的共同权利和 义务,但侧重于最低劳动标准和劳动待遇;
• (3)劳动合同规范的只是单个职工的权利和义务, 很多时候,劳动规章制度是劳动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 【提示1】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 且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可以委托单位以外的专业 人员担任本方代表,但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 的1/3,首席代表不得由非本单位人员代理。
• 【提示2】职工一方的代表由本单位工会选派或由 职工民主推荐且经半数以上职工同意。在履行协商 代表职责期间,单位不得无正当理由调整其岗位, 且劳动合同期限应延续至完成协商代表职责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