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创造性进行体育教学的思维方式 -
“ 21世纪已经来到了我们的面前。21世纪将是一个竞
争更加激烈,变化更加迅速,创新层出不穷的社会,创造教育必
将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这样的社会特征也必然
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为此,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从
自己做起,更新观念,创新实践,赋予体育教学以艺术性的再创
造。
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是创造性进行体育教学的思维方式,根
据创造性思维的一般方法结合体育教学实践是创造性进行教学
的思维模式。
一、综合思考法
综合思考指围绕研究的目标方向,侧重思考同一系统、同
一专业、同一学科之间具体内在联系的知识经验,进行优化选择
和组合,使其纵横联贯建立相互网点,从而得到启示,获得意想
不到的创造成果。没有任何内在联系的事物、知识或技能,是不
可能综合在一起的。任何发明创造本身都离不开继承,离不开占
有前人的知识成果。创造离不开新旧知识之间“求”与“解”之间的
联系、联结与优化组合。只有当各种知识信息相互延伸、相互碰
撞时,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放出瑰丽夺目的异彩。只有善于发
现联系、联结和组合中的“闪光点”,才能使故知发生转化,达到
创新的目的。
例如:队列教学中的“向左转”动作。低年级,尤其是初入
学的儿童(个别学生直到三年级)经常出现“反向而动”的现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个时期一些儿童对左右方位知觉辩别困难,普
遍存在的思维指向不稳定的特殊现象。打开这把“锁”的“钥匙”是
运用“目标参照”、“显性标示”帮助儿童从直观水平向概念水平
(即从具体到抽象)过渡。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举起拿笔的手、
拿筷子的手,强化识记左右方位。但仍有学生发生方向错误。如
何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教师进行综合性的思考,这一问题的产生
说明了学生的脑体结合不协调,知与行不能同化,动员学生多种
感官参与练习,不断加以强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通过综合
思考教师创造性地采用了“体脑结合,知行同化”的教学方法,即
让学生卷起左侧袖口或裤腿,或在左肢系上一条手绢或其他标志
物,用以加深本体感觉,强化思维指向。强化左右意识,是为了
让学生掌握一个队列规律,即“稍息”、“齐步走”、“跑步走”等都
是左脚起动的。同时,还让学生在做动作时呼出“左”的方向词,
使脑体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运用综合思考法,把从多已知同未知结合起来,并把它们
纳入到已有知识体系中,就以产生一种新思想、新认识,这就是
创造。
二、联想思考法
联想思考是根据事物间所具有接近、相似或相对的特点,
进行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它
是通过对两个以上事物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与可比性,去扩展人脑
中固有的思维,使其由旧见新,由已知推未知,从而获得更多的
设想、预见和推测。
教学实践表明,体育教学中的联想思考法一般是和体育教
学中的运动技能迁移规律相结合的。如在教持轻物投远时,让学
生先做一套“抡锤打钎”模仿操,用“低姿打钎”诱发向前、向下挥
臂的动作,“高姿抡锤”以加大上体后仰、大臂向上、向后的摆动
幅度。教师通过联想思考方式、运动技能的迁移规律,使学生建
立本体感觉、形成条件反射,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类
似的练习还有“抽鞭子”,“甩纸炮”等,作为诱导和强化投掷挥臂
的方法。
联想思考不能随心所欲,它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之上的正确
想象的必然结果。联想思考要遵守三条法则:一是有接近才能联
想,即联想的事物之间必须有某些方面的接近处与联系,能在时
间或空间上使人脑与外界剌激联系起来;二是有相似才能联想,
即联想事物对大脑产生剌激后,大脑能很快做出反映,去想与同
一剌激或环境相似的经验;三是有对比才能联想,即大脑能想起
与这一剌激完全相反的经验。
三、逆向思考法
它被人们称为“高级形式学习的重要方法”,与“创造性”发
明和发现的思考方法紧密相关。逆向思考,是相对于“集中思考”
和已有常规思考方法而言的,也可以说,是突破传统的、在常规
思考习惯以外形成的。
体育教学中采用逆向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进行体育教学的例
子,反映出体育教师善于“思变”的创作精神与改革意识。
例如:在篮球教学比赛中,教师发现个别学生的积极性不
高,经仔细观察,原因是由于学生个体的技术与能力差异,常常
是个别投篮准的同学得球机会多,自然热情就高,而投了几次都
没投进球的学生,逐渐地被“冷落”,表现的就不积极。按常规思
维这是正常现象。但我们这位教师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创造性
地想出了一个方法,即采用了“不同分值得分手”的方法,一下子
比赛的气氛改变了,这个方法就是,投的准的学生投中一个球得
1分,投的不准的学生投中一次得5分,这样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都提高了。
又如:在排球教学中,有的教师采用“软式排球”进行教学,
也有的教师将排球的网高降低或将场地缩小,在比赛中将每队的
人数适当减少或增加,使教学效果大大地得以提高。这样的例子
举不胜举,这些创造性的教学改革行为,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在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逆向思维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要勇于向传统的教
学观念挑战,敢于面对现实和创新,经常运用逆向思维方式是对
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考验。
四、发散思考法
发散思考法又称幅射思考法,就是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
出发,沿着不同方向,顺应各个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
途径,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思维在头脑里是可以发散的,
它像一个光源向四面八方辐射,当思维纵横交错时,思路就纵横
扩散。
例如:跳皮筋项目,通过教师发散性思考方法能创造性地
发明出不同高度、不同位置、不同方向、不同姿态、不同组合的
发展学生身体各部位的“皮筋操”,通过配上欢快的乐曲和动听的
“口诀”学生喜闻乐见,使身心和谐发展。
发散思维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它可灵活、迅速地产
生多种多样的想法: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既思时间,
又思空间,既思前因,又想后果,这是发散思维多向性的表现。
运用这种思维方法,可使体育教师有目的、有条理、有步骤、有
秩序地扩大思路,不断突破旧有的教学模式,达到开拓与创新的
目的。
五、收敛思考法
这是把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实质确定好,然后从不同方向把
思维集中指向这个实质性问题,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的思维方
式,收敛思维要求使用知识和逻辑规律对问题进行评价,尽量缩
小可能性,要把问题集中到最适宜解决的方法上。一个学习或创
造性思维过程,就是在发散与思维的多次变换中完成的。学习时,
根据已知进行“发散”,发散到一定程度再进行“收敛”,寻找解决
问题最优方案,就完成“一次飞跃”。所以,人的思维是在不断“发
散”与“收敛”教程中经过互相转化得到发展的。
体育教学中应用收敛思考法一般要和其它几种思维方法相
结合方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和收敛思考法的特点相一
致的。比如我们在教学中采用某种思维方式最终是要解决某一个
问题,怎样才能“放的开”“收的回”就要运用收敛思维的方式,把
思维集中指向这个实质性的问题。
例如:“立定跳远”,这项教材本来是比较枯燥的,而教师
在教授动作前先引导学生做一些游戏性的练习,发散学生的思维
进行联想如:“小兔跳”、“青蛙跳”“袋鼠跳”等,学生们在欢快的
练习结束后,教师以顺口溜:“两脚分开一脚宽,弹性屈伸一二
三;数到三时蹬起跳,落地屈膝稳稳站。”强化学生对动作要领
的理解,通过前后两个练习的有机联系,学生即增强了练习的兴
趣,同时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收敛思维方式在教学中还常应用于启发式教学的问答中及
学生的相互评价方法之中。
创造性思维是体育教师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艺
术性的前提,为此,体育教师要敢于突破消极的思维定势,多与
同行或同事进行交流、讨论甚至是争论,打破自己惯性的思维程
序;拓宽知识面,以促进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善疑多思,有
意多疑广思,寻求多种答案;加强实践,不断探索。只有教师不
断地提高创造性教学的艺术性,才能使学生好学、会学和学会体
育锻炼的方法,提高对体育课的兴趣,才能使体育教学更加充满
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