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探讨
[摘要]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城市的道路状况得到
了极大的改观。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城市道路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
巩固和提高城市道路的工程质量及交通服务功能,道路养护是关
键。如何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地养护,一直是个重要的课题,也是养
护单位的难题。路面预防性养护是行之有效的先进的道路养护技
术。
[关键词] 市政道路 路面 预防性养护
前言
市政道路路面养护是指道路养护部门对城市道路路面其进行养
护与保养,不让病害侵蚀道路,从而达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保持
道路完好率和平整度、提高道路质量、降低道路寿命成本、延长中
修或大修期限目的的作业方式和实用手法。
市政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是指道路养护部门在城市道路路面结
构良好或是路面病害发生初期,即对其进行养护,不让道路病害进
一步向更深层次发展,从而达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保持道路完好
率和平整度、提高道路质量、降低道路寿命成本、延长中修或大修
期限目的的作业方式和实用手法。它与传统的市政道路养护遵循的
“坏了才修、不坏不修”的原则截然不同,强调预防性。
经验表明,预防性养护能延缓路面破坏,延迟昂贵的路面大、中
修和重建;其最佳实施时机应该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况,或者只有
某些病害先兆时进行,这时,仅需要投入小额费用,就能达到很好
的效果,是一种效益费用比非常良好的养护措施。
根据路面预养护的定义,预养护措施的成功实施必须掌握4个关
键原则:
1、采取的措施是在路面结构完好,路面损坏状况良好时进行,
对特定的路面状况需要把握最佳的预养护时间;
2、所采取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具有费用效益;
3、预养护措施的选择和应用必须与特定的路面状况紧密结合;
4、预养护是有计划的系列措施,而不是仅仅使用一次。
按照这4个原则,可以进一步凝练形成路面预养护的技术理念,
即“在最佳的时间对合适的路面采取有效的措施”。预养护技术理
念的提出是对养护观念的革新,把养护工作者的思维从路面损坏后
再去修的被动状态,转变到了在路面出现严重损坏之前就积极采取
措施的主动状态。
一、当前的道路路面养护状况分析
1、交流量剧增,加快了道路的老化。客货运量大幅提高、重型
车、超重车,日益增多,公路负荷越来越重。磨损和破坏程度增加。
2、随着养护成本增加,职工、增资幅度加大,养老、医疗、统
筹费用等负担过重。致使公路养护经费不能适应公路管理养护的发
展需要。
3、养护队伍不健全,加之个别人员素质偏低。体制不活,难以
适应专业养护走向市场化,护的技术质量。由于计划经济的理念,
事业单位的观念深刻。职工承受的能力很脆弱,因此,彻底改革难
度很大。广大群众认识仅限于修路,忽略了爱路、护路的重要性。
没有认识到路的使用年限与质量好坏直接与他们的经济紧密相连
的重要性。
二、市政道路预养护作业的必要性
对道路采取预防性养护,有利于降低道路的全寿命成本。道路全
寿命成本,不仅考虑初期修建费和该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还应考
虑预定分析期内可能采用的各种维修方案所发生的费用,这些方案
包括各种养护和改建措施的不同组合。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
寿命前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
段,如未得到及时养护,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性能将再
下降40%,从而造成养护成本大幅度的增加。通过对几十万公里不
同等级公路的跟踪研究和大量的养护维修实践,调查统计得出,每
投入1元钱预防性养护资金,可节约3~10元后期矫正性养护资金
的结论。整个路面使用周期内进行3-4次的预防性养护,可节约养
护费用45%-50%。
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出行环
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当道路严重损坏时,再采取措施进行养护的“反
应型养护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城市经济发展和道路交通的需求
了。必须转变工作思路,防患于未然,在道路状况良好或是病害刚
出现的早期就采取预防性养护的措施进行修复,以保证城市道路的
完好和交通安全。
传统的道路养护理念、方式与城市交通拥挤的现状不相协调。城
市道路交通的特点是车流量大,人均道路面积小。等到路面破坏后
才考虑维修,此时的道路由于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损坏,需要对基
层进行处理,维修时间长占用道路造成交通拥堵;而且在维修前,
由于路况差、行车颠簸,车辆通行的速度受很大限制,道路原本提
供的交通流量无法充分发挥而易造成拥堵。预防性养护大多通过对
道路面层处理的方式来起到对道路补强的作用,施工方便快捷,对
交通影响小;通过对路面预防性的养护,在道路行驶质量明显下降
之前就采取措施恢复道路通行能力,就能给道路用户提供机动性
大、拥挤少且更加安全、舒适和耐久的路面。
市政养护作业实行管养分开的改革。现在养护作业单位转制为企
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效益替代社会利益成为它的第一追
求。养护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那些刚出现的道路早期病害
往往采取忽视的态度,以降低养护支出,而仅仅修复那些已经发展
为深层次的、不得不修的病害,养护资金效益费用比较低,政府投
入养护经费追求的道路平整的养护目标越来越难实现。摈弃“坏了
才修”的传统理念,实行预防性养护,在道路损坏的初期对病害进
行修复,既保证了道路的完好平整,又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有效
降低了养护维修成本,必将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常用的市政道路路面预养护手段
1、灌缝。由于不均匀沉降、施工搭接、过大荷载、温度变化及
反射裂缝等原因,路面在使用一定时期后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射
裂缝;路面开裂后,路表积水在高速行车的作用下,顺着路面裂缝
渗透反复侵蚀沥青和集料的界面直至击穿面层破坏路基。为了防止
裂缝扩展引起基层的进一步损坏,应及时对裂缝进行灌缝处理。
2、就地热补。针对路面出现的局部破坏如裂缝、坑塘、松散、
龟裂、拥包、沉塘等病害,可以采取就地热补的方法。过去通常的
做法是将破坏区域的旧沥青混合料全部清除,然后用热沥青混合料
重新填入压实,这种修补方法由于冷接缝,冷热相间的沥青边缘会
留下缝隙的隐患,一旦碾压不到位会使路面在短时期内再次受损,
且大量的旧沥青混合料被废弃,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污
染。目前,可利用各类红外线养护修补设备,对损坏的沥青路面就
地加热修补,不仅节省工时,实现快速修补,还最大限度地利用了
旧沥青混合料,保护了环境。
3、稀浆封层。沥青稀浆封层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较快的一种新
的封层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治理路面的裂缝,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
防水、防磨、抗滑的能力,具有施工快、造价低和节能等优点,主
要起改善、恢复路面表面功能的作用,尤其适于用作沥青路面的预
防性养护。
4、路面再生密封。在频繁交通荷载和温度胀缩的反复作用下,
沥青会发生老化,油份逐步向胶质、碳质转变,各项性能指标下降,
可采用沥青路面再生密封剂对路面进行涂刷,补充沥青组从中的油
份,恢复老化沥青的活性,恢复路面性能。
5、沥青混凝土罩面。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不同,地下埋设了各
类管线,管线沟槽由于压实度不足、新老基层不成板体等原因,往
往会发生沉降不均匀等现象,造成各类路面病害。为了维持道路平
整度及标高,可以根据需要对原路面进行铣刨加罩。
四、结束语
市政道路预养护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养护时机的选择。在一定的
运营阶段采用预防性养护措施,及时把路面病害及造成病害的因素
处理在萌芽状态,才能有效眼长路桥的中修、大修期,可降低路面
养护费用,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养护资金的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