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和治理措施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和治理措施
土地荒漠化成因
1.人为活动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干旱土地的过 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 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乱挖中 药材、毁林等更是直接形成土地荒漠化的人为活动。另外,不合理 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
2.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
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是全球同纬度 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当气候 变干时,荒漠化就发展,气候变湿润时,荒漠化就逆转。近年来频 繁发生于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地区的沙尘暴,更加剧了这些地区 的荒漠化过程。
治理措施有:
1、半干旱地区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调整不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地安排农业、 林业、牧业的比重 ②封育沙漠化的弃耕地和退化草场,使植被恢复 ③采取分区轮作或轮收,限制载畜量 ④采用植物固沙为主、工程措施固沙为辅的固沙方法。
④在防治沙害基础上,采取改良土壤措施
2、干旱地区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游用水比例
②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外围封沙育草带、 绿洲边缘乔木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与绿洲内 部的窄林带、小网格的护田林网相结合的防 护林系
③对绿洲边缘的流动沙丘,采取在沙丘表面 设置沙障与障内栽植固沙植物相结合的防护 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