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主要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和运营情况
厦门港
2016年3月,由厦门市与中远集团、中交建集团三方投资建设,
项目总投资6.58亿的厦门远海全自动化码头投入运行。该自动化码
头只有1个泊位,配备3台自动化双小车岸桥、16台自动化轨道吊
(ARMG)、18台自动导航运载车(AGV)、8台自动化运转平台。该码
头在2016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3万标箱,与同规模传统集装箱码
头相比,该码头综合碳排放量减少20%,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自动
化码头提升了该港口服务能力,业务量迅猛增长。在2017年,该码头
实现目前全球最大的21000标箱集装箱船舶常态化靠泊作业;2017
年1月至10月18日,累计完成操作箱量128.54万标箱,已经超过去
年全年吞吐量,预期全年将完成150万标箱。
青岛港
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前身为青岛港前湾港区迪拜环球码头,位
于前湾港区四期工程1#~4#泊位东侧,规划建设10万吨级和3万吨
级集装箱泊位各2个(水工结构均按靠泊10万吨集装箱船舶设计)及
相应配套设施,码头长度1320m,设计年计划吞吐量为220万TEU。
是在原青岛港前湾港区迪拜环球码头工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集装
箱自动化升级设计,升级后码头年计划吞吐量为258万TEU,其中水
转水比例10%。目前投资37亿元已建成一期工程,包含码头660m岸
线集装箱码头、后方堆场、辅建区等陆域设施,并于2016年10月开
始自动化系统调试,2017年5月开始投入实船作业生产。码头配置
了与自动化工艺流程密切相关的三类装卸机械设备,分别是岸边集装
箱装卸桥7台、集装箱自动导航运载车(AGV)40台、自动化轨道吊
(ARMG) 38台。该自动化码头减少人工约70%,而成本可下降20%~30%,
作业效率提升约30%。经过近7个月的商业运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
平均效率从运营时每小时26自然箱提升到11月份的每小时35自然
箱,系统运行稳定高效。目前共运营14条航线,实现周班轮转。作
业船舶270多艘,吞吐量突破35万TEU,船舶准班率保持100%。
洋山港
洋山港四期位于小洋山岛的最北侧,总投资约128.48亿元,总
用地面积223万平方米,共建设7个集装箱泊位、集装箱码头岸线总
长235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初期为400万标准箱,远期为630万标
准箱。在2017年12月10日投入试运营,目前配备有10台桥吊、40
台轨道吊、50台自动导航运载车(AGV)。根据规划洋山四期最终将
配置26台桥吊、120台轨道吊、130台AGV。与一至三期工程相比,
四期工程的堆场面积小得多,但得益于全自动化码头方案的采用,作
业线与码头垂直布置并采用高密度堆垛方式后,大幅度提高了土地与
深水岸线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集装箱在港内运输距离的最短化。
2017年上海港的年吞吐能力将突破4000万标准箱,继续稳居世界第
一大港。从大港到强港,洋山港四期挑战了世界集装箱装卸技术的巅
峰。
上海洋山港四期工程建设回顾
2002年6月26日 正式开工建设
2005年12月10日 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建设5个集装箱深水泊位,码头岸线1,600米
2006年12月10日 完成二期工程建设,建设4个集装箱深水泊位,码头岸线1,400米
2008年12月10日 完成三期工程建设,建设7个集装箱深水泊位,码头岸线2,600米
2017年12月10日 完成四期工程建设,建设7个集装箱深水泊位,码头岸线2,350米
全球智能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发展现状
国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概述
目前,全球已建成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有32个,自动化集装箱
码头早期出现在国外,1993年世界上第一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荷兰
鹿特丹港的ECT码头建成,接着是英国伦敦港、日本川崎港、新加
坡港、德国汉堡港等港口相继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随后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和创新改进,目前自动化码头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和完善。
早期的自动化码头基本的工艺都是采用“双小车岸桥+AGV+ARMG”
作业,水平运输采用AGV小车,堆场作业采用ARMG进行场地装卸,
为了适应环保要求,建设较早的都开始对老的工艺进行改造,例如:
早期使用的都是内燃机驱动的AGV,现在都在向电力驱动改进等。
国内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概述
我国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
建设的大力推进,港口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版图上的重要环节,自动
化集装箱码头必将是未来港口重点的发展方向。 2014 年,厦门远
海码头对14 号泊位及15 号部分泊位开始进行改造,建成国内第一
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并于2016年6月投入运营;2015 年,青岛
港、上海港先后宣布开始规划建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017年12
月上海港洋山四期码头全面启用,开港运营后,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
技术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中国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开始进入
发展的快车道。
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艺布置
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优缺点对比
发展集装箱自动化码头意义
集装箱自动化码头与传统码头相比具有以下的三个优点:
1、集装箱作业过程实现自动化,可减少码头作业和管理人员的
劳动强度、人员数量、人工作业差错、对人员技能的依赖、对人员安
全的威胁以及设备维护保养成本等。自动化码头首先出现在欧洲就是
由于劳动力成本昂贵和熟练劳动力的匮乏。目前,中国的人口红利不
再显现,码头作业自动化的升级改造也将是必然趋势。自动化一方面
可以缓解企业招收和留住码头熟练司机等技术工人的压力,另一方面,
可以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和员工工作环境,降低工人因重复性或高强度
连续作业引发的作业差错,提高了作业效率的可靠稳定性。自动化轨
道吊对下一航次集装箱的装卸进行自动理箱,大大解放理货员和调度
员,可减少错箱率。对预防安全事故和职业病,降低劳资矛盾、构建
和谐社会也会起到保障和促进作用。
2、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码头生产安全性,实现全天候作业。自
动化码头综合运用了人工智能、运筹学决策和系统工程的理论。根据
集装箱进出信息,智能地完成集装箱堆放计划和船舶配载计划和调度
计划,对各设备进行了高效智能的调度和管理,从安全、效率和能耗
的角度进行作业最佳路径的确立,堆场箱位的智能动管理,可提高堆
场场地的利用率,大幅提升码头的管理水平。运用智能检测满足安全
条件,避免设备干涉碰撞等设备事故,也可确保人员安全。因为设备
和人员都不受气候的影响,有助于码头全天候作业。
3、节能减排、降低码头运行成本。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建的自
动化码头纷纷在水平运输环节采用锂电池等新能源,不仅降低了能耗,
也大大降低了由于采用了内燃机驱动而固有的维护保养工作量和成
本。同时,可大幅降低码头运行成本,这也是自动化码头能够普及的
强大推动力。
由于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具有以上的优点,所以发展集装箱自动化
码头,对港口达到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更可靠、更生态、更绿
色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