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血压病患者压力感受器敏感性_乔怀宇
高血压病患者压力感受器敏感性_乔怀宇
10. 9 ±10. 4
RH
10 /7
166 ±20 /99 ±11
8. 0 ±9. 2
NC
10 /9
121 ±15 /76 ±8
E H :高血压组 ;R H :肾性高血压组 ;N C :对照组
EH 患 者 BRS 小 于 NC 组 和 RH 患 者 (表 2 , 图 1)。
表 2 3 组 BRS 和内皮舒张功能(x ±s)
高血压杂志 2006 年 6 月第 14 卷第 6 期 Chin J Hy pert en sion , Jun 2006 , V ol. 14 N o 6
43 7
已升高的血压降低 。 近来动物实验表明可通过持续 激活压力感受器降低血压[ 2] 。 Selv am urthy 等[ 3] 报 道通过瑜珈锻炼和倾斜活动 , 可促进 BR 对血压的 调节 , 使血浆儿茶酚胺和 A T 含量降低 , 升高的血压 下降 。并且 BR 的改善可使 EH 并发症的发生率和 病死率降低[ 4-5] 。 由此可见 BRS 在心血管疾患中有 重要意义 , 在此文中我们将对 BRS 及其可能影响因 素作一初步探讨 。
a :P <0. 01 , 与 E H 组比较
NC:对照组 ;EH :高血压组 ;RH :肾性高血压组 a :P<0. 01 , 与 RH 组比较 ;b:P <0. 01 , 与 NC 组比较 图 1 NC、EH 和 RH 患者压力感受器敏感性的比较
EH 1 级 , 患者和 EH 2 级患者 BRS 均大于 EH 3 级患者(表 3 , 图 2)。
收稿日期 :2006-02-03 作者单 位 :中国 人 民 解放 军 九 四医 院 心血 管 内 科 , 江西 南 昌 330008
家族遗传对压力感受器敏感性(BRS)有影响 , 并可能由此导致高血压病(EH)的发生[ 1] 。 说明 BR 与遗传有关 , 且可能参与 EH 的发生 。改善 BR 可使
2 结果
患者一般情况 :EH 患者 、RH 患者在血压 、病程 和性别构成方面无差异 , EH 、RH 患者和 NC 之间
性别构成无差异(表 1)。
表 1 EH、RH 患者和 NC 者血压 、病程和性别构成之间的 比较(x ±s)
组别
男 /女
血压(mm H g)
病程(年)
EH
38 /32
170 ±25 /100 ±8
例 组别
数
EH
70
BRS
内皮
(ms / mm H g) 舒张功能
6. 9 ±7. 3 6. 0 ±6. 4
r
P值
0. 585 <0. 01
RH
17 12. 2 ±6. 2a 11. 5 ±7. 5 0. 573 <0. 05
NC
19 13. 9 ±3. 6a 14. 0 ±4. 5 0. 610 <0. 05
用 H IT ACH I 7810 全自动生 化仪在患 者入院 后第 1 日凌晨抽血化验 。 1. 3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和 BRS 的测定
停用血管活性药物后第 3 日行血管内皮舒张功 能和 BRS 测定 , 具体方法如下 。
内皮舒张功能 :受试者休息 10 min , 在测量肱动 脉内径基础值(D 0)后进行反应性充血实验 , 将血压 计袖带置于肘下 , 充气加压到 300 m m H g , 4 min 后 迅速将袖带放气减压 , 放气后 , 60 ~ 90 s 内再次测定 肱动脉的内径(D 1), 以 D1-D0 / D0 ×100 %代表血流 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 。 BRS 测定 :用电动倾斜床 , 患者脚踏踏板 , 绷带 固定胸部和下肢 。平卧 20 min , 以 50 mm / s 纸速记 录心电图 。袖管法测肱动脉血压收缩压 3 次 , 取均 值 。 连续 5 个心动周期平均后为基础 R-R 间期 。被 动倾斜 , 开始连续记录 5 min 心电图 , 并间隔 30 s 测 血压 1 次 。血压最低时相对应的 5 个心动周期平均 后为最低血压对应的 R-R 间期 。 BRS =(最低血压 对应的 R-R 间期 - 基础 R-R 间期)/(最低血压 - 基 础血压)[ 6] 。
43 6
高血压杂志 2006 年 6 月第 14 卷第 6 期 Chin J Hy pert en sion , Jun 2006 , V ol. 14 N o 6
论著
高血压病患者压力感受器敏感性
乔怀宇 , 黄国明 , 涂小文 , 徐劲松 , 夏国际 , 黄勇 , 揭继焘 , 宋景春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压力 感受器 敏感性(BRS)情况 及其可 能影响 因素 。 方 法 用 全 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 、血糖 , 用倾斜方法同时记录血压和心率 , BRS =(最低血压时 R-R 间期 - 基础 R-R 间 期) /(最低血压 - 基础血压), 用袖带对肱动脉加压后放气, 测定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的方法代表血流介导的内 皮舒张功能 。结果 (1)高血压病患者的 BRS 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 (6. 9±7. 3 vs 13. 9 ±3. 6)ms /mm Hg , P <0. 01] , 亦明显小于肾性高血 压组[ (6. 9 ±7. 3 v s 12. 2±6. 2)ms /mm Hg , P <0. 01] ;高 血压病 BRS 有 随 着高血压分级增高而下降趋势 , 1 级患者 BRS 大于 3 级患者[ (10. 2 ±4. 0 v s 5. 4±4. 8) ms /mm Hg , P < 0. 01] , 2 级患者 BRS 大于 3 级患者[ (7. 6±2. 4 vs 5. 4±4. 8)m s /mm Hg , P <0. 01] ;(2)高血压病伴高 脂 血症患者 BRS 小于高血压病不伴高脂血症组[ (2. 2±4. 7 vs 7. 2±6. 4)ms /mm Hg , P <0. 01] ;(3)高血 压 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 能与 BRS 相 关(r =0. 565, P <0. 01) , 肾 性高血压组 内皮舒张 功能与 BRS 相关(r =0. 573 , P <0. 05) , 正常对照 组内皮舒张功能与 BRS 相关(r =0. 610, P <0. 05) 。结论 (1) BRS 功能 降 低可能是高血压病发病原因之一 ;(2) 降脂治疗 可通过 升高 BRS , 改善高 血压病 患者的 预后 ;(3) 血管 内 皮舒张功能与 BRS 有关 , 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 能改善 BRS 。 【关键词】 高血压病 ;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 ;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表 3 EH患者 BRS 比较(x ±s)
The Baroreflex Sensitivity of the Essential Hypertensive QI AO H uai-y u , HUA N G Guo-ming , T U X iaow en , X U J ing-song , X I A Guo-j i , HU AN G Y ong , J I E J i-tao , SON G J ing-chun .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 94th hospital o f PL A , N anchang 330008 ,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 o investig ate the ba ro reflex sensitivity (BRS) of the essential hy per tensiv e (EH) and its po ssible rela ted facto rs. Methods The blood sugar and lipid pro file we re measured, BRS were calculated by o blique position method , w hen blood pre ssure a nd heart rate were reco rded simultaneo usly. Bloo d flo w-mediated endo thelium relax atio n functio n(FM D) w as ex amined in the brachial artery by ultra so no gr aphy. Results (1) BRS in pa tients w ith hy pe rtension wa s low er than tha t in nor ma l co nt rol (N C)(6. 9 ±7. 3 vs 13. 9 ±3. 6 ms /mm Hg , P <0. 01) , and was also lo we r than tha t in the re nal hy per te nsiv e( RH)(6. 9±7. 3 vs 12. 2 ±6. 2 ms /mm H g , P <0. 01). Ho weve r , BRS has a tr end o f declina tion with the g rade s of hyper tension. BRS wa s higher in patients o f first stage EH than that of the third stag e EH(10. 2±4. 0 vs 5. 4±4. 8 ms /mm Hg , P <0. 01) , second g rad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hird g rade EH (7. 6±2. 4 vs 5. 4±4. 8 ms /mm H g , P <0. 01);(2) BRS in EH co mplicated w ith hyperchole ster olemia is low er than EH witho ut hypercholeste rolemia (2. 2 ±4. 7 v s 7. 2 ±6. 4 ms /mm H g , P <0. 01) ;(3)FM D co r related with the BRS in EH(r =0. 565, P <0. 01) , a s we ll a s in RH (r =0. 573, P <0. 05) and in N C(r =0. 610 , P <0. 05). Conclusion T he reduced ba ror eflex sensitiv ity may be o ne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ement o f the e ssential hy per tensio n. A nti-hy perlipidemia therapy is beneficial to hypertensive patients via promo tio n of BRS. Blo od-media ted endo thelium relax atio n functio n a pparently r elated with the BRS . 【Key words】 H ypertension ; Baro reflex sensitivity ; Endothelium rela xatio n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