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南乐东市龙栖湾总规文本

海南乐东市龙栖湾总规文本

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7—2025)前言《乐东九所新区总体规划(2001—2020年)》于2001年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但由于缺乏对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等多种原因致使海滨区域旅游度假的实施成效不大。

根据当前加快建设九所区域、大量工业项目进驻九所新区、开发海滨意图强烈等发展形势的需要,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报省政府同意后,在省建设厅的主持下,于2005年10月举行《乐东新城·九所新区总体规划(2005—2020)》方案竞赛,我司中标后按中标方案继续进行深化编制,主要内容是在修编《乐东九所新区总体规划(2001—2020年)》的基础上编制《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7—2025年)》。

本次总体规划的编制在海南省建设厅和乐东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乐东黎族自治县建设局的大力配合下,多次向省、县有关部门作阶段性汇报,并于2007年8月7日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上获得好评并通过。

现以《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及深度要求》规定的编制要求和《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专家评审意见》为依据,提供本次规划编制的全部图纸和文字资料。

在本次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我司得到有关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一并致谢。

《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7—2025)》文本目录第一部分总则第二部分九所区域协调规划第三部分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第一章发展战略和措施第二章性质与规模第三章规划布局第四章旅游景区规划第五章专项规划第一节公共设施规划第二节居住用地规划第六章综合交通规划第七章绿地系统规划第八章景观系统规划第九章海岸线与海域利用规划第十章环境保护规划第十一章市政工程规划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第十二章综合防灾规划第四部分近期建设规划第五部分实施规划的措施和建议第六部分附则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7—2025)文本第一部分总则第1条《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7—2025)》是本区发展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在规划区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各种建设活动,必须服从本规划。

文本条文中带*号的内容为强制性规定;采用“禁止、必须、严格限制、严格控制、严格按照、严格执行、严禁、不得”用词的内容为强制性内容。

第2条规划区范围东起乐东与三亚交界的石柱岭,南到海滨,西至望楼河,北靠农业观光田园,规划用地控制范围面积约26平方公里。

第3条本规划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国家法令、法规;《海南省城乡总体规划(2005—2020)》;《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乐东黎族自治县九所新区总体规划(2007—2025)》;《乐东黎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第4条本次规划的期限为:近期 2007—2012年,远期 2013—2025年。

第5条规划原则1、优质创新,突出特色。

利用本地特有的山海呼应景色在三亚区域旅游圈创造差异点竞争优势,打造国际时尚生态旅游品牌,体现一流度假胜地的品质,提高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娱乐性和新奇体验性。

2、城乡统筹,持续发展。

城乡统筹推动旅游产业链发展,带动当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化和营造高标准的旅游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3、分期建设,远近结合。

区域统筹合理确定发展建设时序,远近结合,充分考虑分期规划建设实施的可行性,充分重视当地居民的利益,对拆迁安置、设施配套、产业转型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实施措施。

第二部分九所区域协调规划第6条本规划区作为九所区域的滨海组团,与九所区域的其它组团形成以下分工格局:九所新区——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海洋资源加工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园区;九所镇区——全县沿海区域的经济贸易、商业金融、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中心;利国片区——建设农副产品、日用品批发市场使其成为地方性的农贸与农业服务中心;滨海旅游区——以发展山海观光、休闲度假、体育娱乐等功能为主的旅游度假区。

第7条*石门水库、长茅水库联合作为九所区域给水水源。

第8条按环境容量确定九所区域内各组团发展规模,并为远景发展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九所新区 2.0万人,建设用地 392.47公顷;九所镇区 5.0万人,建设用地 443.81公顷;利国片区 1.5万人,建设用地 168.63公顷;滨海旅游区 4.0万人,建设用地 1196.59公顷;周边村庄 3.5万人,建设用地 368.26公顷。

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7—2025)文本第三部分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第一章发展战略和措施第9条建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别具特色的热带旅游度假区,注重对景区、景点功能的整合,加强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第10条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作为本区的支柱产业。

第11条加强旅游产业链的拓展,多功能开发与整合,让旅游度假、休闲观光农业、文化传播、商贸交流、旅游地产等多种功能相融相济、和谐共荣,使旅游开发经营获得成功。

第12条在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方面将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低限度,确保旅游开发与环境相协调;旅游资源开发与小城镇和新农村规划相结合,鼓励并辅助旅游企业及旅游经营商采取有利于环境的运作方式并从中获益。

第13条保持和营造当地特色民俗文化环境,确保旅游业与当地社区文化协调发展,激起人们更为广泛的旅游意识与参与意识;积极引导和提高游客对自然环境与旅游文化的审美层次。

第14条以市场为导向,在规划、开发、投资、经营、管理上和国际市场接轨。

第二章性质与规模第15条规划区内应营造特色的主要景点有:A级景点 2个——望楼河、石柱岭;B级景点4个——抱套河、清塘河、沙坝、沙滩;C级景点3个——鸭母溪、岛礁、防风林。

要营造富有竞争力的景点特色:绮丽的热带滨海风光、独特的渔家民俗文化。

第16条*本区性质:海南省西南部以发展山海观光、休闲度假、体育娱乐等功能为主的旅游度假区。

第17条*规划区人口规模为4.0万人,建设用地11.97平方公里,其中一类居住用地122.13公顷、二类居住用地154.17公顷、建设各类酒店的旅游度假用地226.06公顷。

第三章规划布局第18条建设用地控制在望楼河出海口——石柱岭之间、九所镇区以南。

第19条用地布局的功能结构一带: 滨海岸线形成的休闲旅游带两廊: 由清塘河和抱套河等两条河流及沿河防护林带形成的景观廊道三轴: 由东西向的滨海路、南北向的九龙大道和九所公园——旅游度假区等三条道路形成的发展轴线五区: 以望楼河、清塘河、鸭母溪、抱套河、石柱岭等自然地貌互相分隔形成五个各具特色的功能区,规划区内由西至东依次为西部的望楼港组团、北部的罗马组团、南部的龙栖组团、中部的抱套组团、东部的石柱岭组团第20条望楼港组团本组团的用地范围东起清塘河,南到大海,西至望楼河,北靠滨海路。

以本次规划确定的旅游道路为骨架,形成三个功能分区:位于望楼河出海口的渔家乐休闲区、位于滨海路和上港之间的湿地型高尔夫酒店区、位于上港以南的滨海高尔夫区。

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7—2025)文本常住人口约4150人,酒店客房规模约1800间,床位2700个。

第21条罗马组团本组团的用地范围东起鸭母溪,南到滨海路,西至清塘河,北靠九所镇区。

龙栖湾旅游度假区中规划建设规模最大的组团,因此本次规划在布局时充分考虑各种用地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协调,综合考虑规划区现状条件,在规划的滨海路以北结合现状的罗马、四所等村庄布置旅游居住社区并安排整个旅游度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以此保持现有社会网络的完整性和历史延续性。

常住人口约16700人。

第22条龙栖组团本组团的用地范围东起鸭母溪入海口,南到大海,西至清塘河,北靠滨海路。

龙栖湾旅游度假区中海岸线最长、酒店数量最多的组团,因此本次规划在布局时充分考虑规划区的自然条件,在规划的滨海路以南沿海布置带状休闲度假酒店区,主要开发以不同主题为主的度假酒店群落。

常住人口约4150人,酒店客房规模约5630间,床位8500个。

第23条抱套组团本组团的用地范围东起岭头村,南到大海,西至鸭母溪入海口,北靠海榆西线。

围绕鸭母溪、抱套河两条河流入海口处,主要布置游艇港及其配套的度假酒店,同时可以招募组团内以渔业为主的岭仔头村渔民为喜欢驾船出海、捕捞垂钓的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海上专业服务,以此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酒店客房规模约2900间,床位4350个。

第24条石柱岭组团本组团的用地范围东起石柱岭,南到西环铁路,西至抱套河,北靠环岛220千伏高压走廊。

规划充分利用东部最高海拔399.8米的石柱岭逐步向西部抱套河形成坡降的有利地形,主要布置山地与坡地型高尔夫球场及配套酒店,以此满足高尔夫游客的不同需求和喜好。

常住人口约5000人,酒店客房规模约1000间,床位1500个。

第25条本次规划布局从滨海区域的现状发展条件以及用地环境出发,将望楼河——石柱岭之间的区域一起纳入发展空间,强调度假酒店、高尔夫球场、游艇俱乐部和旅游居住在旅游度假区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近期重点发展滨海区域,远期建设滨海路以北的旅游社区和山地高尔夫区,从而推动旅游度假区的整体发展。

第26条根据乐东黎族自治县政府确定的“旅游度假区与城市协调发展,尽快形成滨海城市”规划目标和发展策略,规划布局采取集中布局原则,旅游度假区从望楼河向石柱岭方向发展,形成以四条河流为核心、石柱岭为外围的组团式空间结构,以望楼河、清塘河、鸭母溪、抱套河、石柱岭互相分隔形成的五个组团,各组团之间以海榆西线和滨海路为联系纽带,整个旅游度假区和城市之间则以农业观光园的田园风光自然隔离,形成既分离又互补的组团空间格局。

注:规划人口规模4.0万人,其中旅游度假人口1.0万人。

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7—2025)文本第四章旅游景区规划第27条规划共布置旅游度假用地226.06公顷,接待规模为1.1万间客房、1.7万个床位。

第28条望楼港组团包括望楼港村、望楼河和清塘河两条河流出海口等地域及附近海域,规划有渔家乐休闲区、湿地高尔夫酒店区、滨海高尔夫区,景观空间结构为“一港两河三区”。

渔家乐休闲区围绕现状的专业渔村望楼港村而展开,东邻海榆西线——乐罗——渔业码头的规划路、南靠码头、西临望楼河、北至规划的滨海路,规划范围81公顷。

规划建成以望楼港渔村为主要资源特色,以渔村观光、渔业加工、渔民体验、渔船海钓、海鲜品尝为主要功能,成为独具特色的渔业观光目的地。

主要旅游产品是渔业观光和海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