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8诗练习有解析

2.8诗练习有解析

南京家教

答案第1页,总11页 2.8诗练习(有解析和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示秬、秸①

张耒②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②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任太常寺少卿。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 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去担忧饼冷难卖。

D. 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2.对余光中的《枫叶》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秋天,最容易受伤的记忆

霜齿一咬

噢,那样轻轻

就咬出一掌血来

A. 首句表明:秋天万物萧索,容易引起人们许多伤心往事的回忆,此即古今诗人之所以悲秋也。

B. 因为秋霜摧残万物,花叶凋零,故有第二行的“霜齿”之喻。

C. 因为枫叶有五个角,经霜后变成红色,故有末句的“血掌”之喻。

D. 末句“咬出一掌血”,赋予绿色以生命,并寓有奋斗、牺牲之意。

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品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 长篇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

D.姚鼐是明末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桐城派散文的内容大多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风格“清真雅正”。

4.阅读任先青的短诗,然后做文后13—18题。

鲁迅

黑胡须发达如野草的季节

你在赵太爷钱太爷之流的流域里

散步忧闷 南京家教网

答案第2页,总11页 月,依然千年前那样索然无味

夜,却已深沉得入木三分

河滩上随手捡起一个人生

在手里团啊团啊团成一个阿Q

看惯手术刀的目光严酷地雕刻

雕刻这个卵形空洞的灵魂

(手笔虽神奇如魔棍 毕竟沉重 做不得幽默大师)

于是你悲哀地耸了耸眉

猛然

将这卵形把玩之物甩了出去

在铁屋子硬壁上摔个粉碎淋漓的液汁

让国人 看个怵目惊心

之后,你慢慢转过身

目光,出奇的冷峻!

【小题】

本诗记录了鲁迅写作中篇小说《阿Q正传》的过程,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鲁迅的伟大形象,请根据诗的内容,填写下列内容。

胡须:

目光:

眉:

【小题】

“赵太爷”“钱太爷”在《阿Q正传》中都是剥削者的代表,第一节诗写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答:

【小题】

“在手里团啊团啊团成一个阿Q”说明了什么?

南京家教

答案第3页,总11页 A.构思的过程 B形象地描述 C严谨地考证 D写作的苦楚

【小题】

为何说鲁迅的目光是“看惯手术刀的目光”?

A.因为鲁迅的杂文是手术刀 B.因为鲁迅学过医,用过手术刀

C.因为他的小说似手术刀 D.因为他的笔就是手术刀

【小题】

“让国人/ 看个怵目惊心”的意思是

A.让人们震惊,认识社会与自我 B.让人们吃惊、害怕

C.让人们认识“把玩之物” D.让人们回味生活

【小题】

这首诗是自由诗,从整个诗来看,也大体押韵,请看一看押的什么韵?

答:

5.阅读下面这首诗,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雪水河

阿红

雪水河

是太阳和雪花的女儿

天山并没有恩遇她

一路给摆满了卧牛石

她毅然从雪峰上下来

连眼皮也没皱

一步一声巨响

像夏雷滚滚而过

一步一串浪花

像茉莉花倾满了河

流着,她一路流着

太阳的激情

雪莲的纯洁

鹰鹫的勇敢

塔松的坚毅

和她奔向绿洲的拼搏

A.“雪水河/是太阳和雪花的女儿”这出奇的想象使“雪水河”成为一个柔美的艺术形象。

B.“天山并没有恩遇好/一路给摆满了卧牛石”,这是“雪水河”的“人生道路”,使“她”必然获得由磨难而来的阳刚之气。

C.即使是写阳刚之气,作者也不忘完美和和谐谐的境界,所以“雪水河”顽强的前进是“一步一串浪花/像茉莉花倾满了河。” 南京家教网

答案第4页,总11页 D.“雪水河”是一个人格化的形象,她集激情、纯洁、勇敢、坚毅于一身,是作者心目中完美女性的象征。

6.选出完全运用互文修辞方法的一项( )

①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

③叫嚣乎东西, 突乎南北

④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⑤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⑦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⑧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⑨主人下马客在船

A.①③④⑥⑦ B.②③⑥⑧⑨ C.①②⑤⑧⑨ D.①②⑥⑦⑨

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鹧鸪天•离恨

纳兰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一声横笛锁空楼。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A.“背立盈盈故作羞”,描写女子背对情郎站立时故作娇羞的姿态,样子传神动人。

B.“手挼梅蕊打肩头”,通过女子揉弄梅蕊、轻敲肩头的动作写出了女子的可爱。

C. 三四两句写女子对情郎的情感由思念转为怨恨,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

D.五六两句中“淡淡”和“悠悠”两个叠音词,烘托出女子对情郎的思念悠远绵长。

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此诗是《琵琶行》同期作品。

8.请在颔联中的“乱”和“平”中选一字做简要的赏析。(2分)

9.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请从表现手法和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这首诗。(4分)

诗歌鉴赏:(共10分)

临 高 台①

谢 朓

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②。

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

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

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

【注】①这首诗写于荆州,当时诗人为随王萧子隆的文学侍从。

②绮翼:像鸟羽毛一样薄而美的丝织品,这里指窗帘。

10.请简要分析“常”和“孤”传达出来的诗人的感情。(4分)

答: 南京家教

答案第5页,总11页

11.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的后六句。(6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11分)

天津桥春望

[晚唐] 雍 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天津桥,是当时东都洛阳著名的景点。上阳:宫名,上元年间,唐高宗下令修建,位于天津桥北。

12.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6分)

答:

1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春日耕者

苏 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14.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5分)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五、诗歌鉴赏(题型注释)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黄庭坚①

(一)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②。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③。

(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注:①黄庭坚(1045-1105),号山谷道人,北宋诗人。崇宁元年(1102年),诗人被贬四川多年后遇赦归家途中,行至岳阳楼时写下此诗。②瞿塘峡,四川省奉节附近,滟滪关是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此处水流湍急,航道危险。③君山,古称洞庭山、湘山,(二)诗中“青山”也是指君山,是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洞的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岳阳楼遥遥相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