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形分类及常见树形(一)
2010-09-26
一、苹果树形分类及常见树形
苹果树形很多,一般来说,按树冠的外形及是否相互连接,树形可分为圆冠形和扁冠形两大类。
(一) 圆冠形:为树株间不相连的果树树形,根据有无中心干可分为有中心干形和无中心干形,有中心干形中又可分为分层形和不分层形,分层形主要有疏散分层形、小冠疏层形、十字形、多中心干形、子母开心形、多主枝开心形等,不分层树形主要有主干形、高纺锤形、自由纺锤形、圆柱形等;无中心干形主要有杯状形、开心形(高干开心形、中干开心形、低干开心形、小冠开心形、垂柳形、矮化开心形)等。
(二) 扁冠形:为树株间相连接的果树树形。
依照有无支架分为以下两类:
①无支架,树株相接成篱墙,行间间隔。
有变则主干形、自然扇形、倒人字形、自由篱壁形、扁纺锤形、树篱式矮灌木形等。
②有支架,主要有单干形、双层栅篱形、棕榈叶扇形、V形、M形等。
苹果树形--欧洲非常流行的高纺锤形:
苹果树形--日本的开心形:
苹果树形--我国目前推广的主干形:
苹果树形--我国目前推广的高干开心形:
1、主干形
主干形树形结构 主干形结果状况 主干形适合4×2米、4×1.5米、3.5×1.5米、3×1米,甚至更密的密植果园整形。
同纺锤形一样它有一个强健的中央领导干,其上直接着生包括3~5公分和1米左右大小不等的30~60个横向枝。
这些枝的粗度都同中干远远拉开,结果后多自然呈下垂状。
一般干高40~60公分,树冠直径小于1.5米,树高根据株行距灵活而定,一般可略高于行距。
整成形后行间能过三轮车,株间能过人。
它同细长纺锤形很相似,只是比细长纺锤形上的横向枝多、且细,重要的是横向枝都不长,即所谓的单轴而不延伸。
主干形的果实围绕中干结果,受光均匀,果个大。
它的树形建造快,修剪量小、浪费极少,花芽质量高,横向枝更新容易。
主干形结果状:
1)主干形的优点
① 成形快、结果早。
一般3年成形,2年结果,4年丰产。
由于主干树形根据枝条势力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横向枝第一年用调势手段(依据五类枝势)使当年生枝在7月份以前自然停止生长。
部分较旺枝通过适当手法使当年生枝并成花,第二年进入结果期。
由于不进行短截,树势调整到位,短枝大量增加,树势就稳定的快。
早成熟、早结果就成了必然。
② 节约营养,减少浪费。
由于定植后不进行短截修剪,又减少了用工,所生枝条大部分转化利用。
由于枝叶量较大,树势缓和,早长早停,叶片功能增强。
③ 适应性强。
不单适合苹果,对于梨、桃、枣等果树在各地都有成功管理的示范园。
从管理角度来说,管理劳动强度低,工作简单,因此适合老人、妇女管理,主要管理的是小枝不用多大力气。
④ 光照好,管理方便。
⑤ 产量高,品质好。
⑥ 利用下垂枝结果,适应了品种特性。
2)主干形容易出现的问题
① 固定性较差,中干容易发生偏斜
主干形由于其细而高,没有稳固的骨架侧枝,细小横向枝挂果后容易随风摇摆,而使树体重心偏移。
如果
遇到狂风大雨,很容易歪倒。
对于桃树等生长量较大的果树,如果树冠控制措施不到位,出现上强之后,更容易歪干或被风吹倒。
国外多采用设立立柱,架设钢丝网等办法解决,不过投资较大,生产成本相应提高。
② 横向枝负载能力较差
横向枝挂果后容易接紧主干,影响通风透光、影响果品品质。
主干形大多采用较细的横向枝结果,并且采用负角度。
横向枝太粗则难以控制。
太细则负重能力较差,挂果后进一步下垂。
接近中干,众多横向枝围在一起,反而造成通风透光不良,产量品质下降。
另外,横向枝经过果子压后,开角过分加大,枝条势力转向中干,枝条生长变弱,果子难以长大。
细心的果农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就是将结果的横向枝用绳子上吊。
效果很好,只是特别麻烦,费工费时。
③ 造伤太多,树体容易老化、染病
主干形通过人为的干预控制,通过转枝,刻芽,环割等造伤措施,而不是通过品种、钻木等果树自身机能的调节,大树控制成小树,大冠控制成小冠,看似达到了目的,但树体造伤太多,而且是内伤,通过芽刻一根枝条就带有几十道伤口。
当然在肥水条件较好的地方,不会有多大的问题,伤口都能愈合。
可是在肥水条件较差的地方,恐怕是有问题的。
3)主干形整形技术
第一年扶植中干,健壮苗木,在保证成活率的前提下,不必定干,旱地距地面以上40公分,水地60公分,在萌芽前用抽枝宝点芽。
点的早与晚,效果都不好。
点时要隔两个芽点一个,顶端20~30公分处不用点,可以萌发出来。
弱苗、小苗可从基部重短截,注意剪口一定要在品种嫁口以上。
重新发枝后第二年管理办法同健壮苗木第一年管理。
对采用带分枝的大苗建园的果园,管理办法可根据苗木具体情况参照健壮苗木第二年或第三年的管理。
当营养生长接近停止时开始整枝(接近停长是依顶端嫩芽来判断的,即当枝条顶端的两片嫩叶长到接近平行时),要依据所需长度、当地物候期、自身停长期来判断。
横向枝长度长到40~60公分时,在基部重转枝。
高海拔区域生长缓慢,芽质饱满,轻轻地转一下就行,低海拔区域生长快,芽质饱满,转枝加摘心去叶,转至下垂。
第二年刻芽,顶端一年生中干上的芽每隔两个芽刻一个,二年生中干上没长出的芽要全部刻出来。
横向枝、旺枝要全部刻芽,刻时要注意背上芽芽后刻,背下芽、侧芽芽前刻。
中干上横向枝上的虚旺小枝抑顶促萌(15
公分以内的),超过15公分的中间再转一下。
二年生枝要见串枝花,如果没有花,年底就去掉。
一句话,一年生枝要成花,二年生枝没花要去掉,去时基部保留2~3个芽。
第三年,顶端结的果绝对要保留,壮偏旺的枝在发芽前可促发牵制枝,基部保留两个芽环割或转枝促发。
如果是虚旺枝,坚决不能在基部搞牵制枝。
一般情况下,比筷子细的割一刀,超过烟头粗的中间间隔韭菜叶宽再割一刀,小拇指粗的割三刀。
通过三年的细致工作,高度超过2.5米的,上部全部刻芽让其成花,横向枝超过60公分长度的要整枝下垂,控制冠径扩大,减少枝条扩展速度,树形建造完成。
4)枝组培养与更新
主干形枝组系统为单轴下垂小型枝组,结果枝组直接着生在主干上,全树有40~60个横向结果枝组和若干个小的结果枝构成。
结果枝组的培养和树形建造同步进行,树形建造完成,结果枝组培养也就完成。
主干形结果枝组经过连年结果后,枝组衰弱,这就需要更新,具体办法为:将需要更新的横向结果枝组从基部留短桩直接疏除,对新发出的一年生枝条,长到一定程度,通过转枝、刻芽、拉枝等措施促使成花,形成结果枝组。
2. 高纺锤形
高纺锤形为欧洲广泛采用的树形,一般采用矮化自根砧栽培,由于进行机械化管理,果园配有升降机,树体通常较高,设有支架,上下基本一致,树高3~4米,冠幅仅0.8~1.2米,适于密植,产量高,树势也好控制。
修剪上多以疏除、长放两种手法为主,很少短截。
整形特点:培养强壮的中心干,在中心干上直接着生长短不一,角度下垂的结果枝。
除利用自然萌发的二次枝结果外,还通过刻芽促使中心干上侧芽的萌发,培养结果枝。
竞争枝和徒长枝主要通过及时抹芽、拉枝下垂和疏枝控制。
中心干延长头生长过强时,拉弯刺激侧枝萌发,再以花缓势,以果压冠,所以中心干的上部以结果枝为主。
着生在中心干上的结果枝过大过粗时,多以疏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