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PPT课件

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PPT课件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Biblioteka 关文本内容标题添加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一、荒漠化
n 荒漠化就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半湿润地区的
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 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
n 主要表现在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
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 日较差大
地貌 贺兰山以东以高原为主,以西山脉和盆地相 间分布
植被 植被稀疏,自东向西依次为温带草原、荒漠 草原、荒漠。
水文 河流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水量少
22
西北荒漠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
气候干旱;气候异常
2、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 不注意环保
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地区—— 实质—— 原因—— 表现——
3
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是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 漠化。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另外在 藏北高原、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华北地区的北部也 有较大面积分布
4
石质荒漠化
石质荒漠化是指在原来的岩石地带的植物被破坏 ,可能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最终成为岩石裸露的 地表,形成类似荒漠的景观。石质荒漠化在我国西南 喀斯特地貌区(贵州、云南、广西)表现尤为明显。
7
次生盐渍化
8
次生盐渍化
干次旱生半盐渍干化旱又地称“区次,生降盐水碱化少”,,蒸指由发于量不大合,理的 人式灌 发 生类,溉量在耕 导而大西引 的 北作致起 干 地时地的 旱 区采下土 、 和壤 半 华用水盐干北大位渍旱地水上化地区漫升过区。程和灌,。半等水多湿不分发润地生合蒸区在理发。气灌,候在溉盐干我旱国方分、多蒸发 在地表聚集。
23
24
一些不法农民到内蒙古自治区去搂发菜, 严重破坏植被,成了沙尘暴的主要风沙源 之一。
25
26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一) 荒漠化的防治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和一个重点”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7
2.两条原则
推广节水农业
降水量 多
30
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
生物 措施
工程 措施
外围沙漠边缘 封沙育草
区绿
洲地前沿地带
营造防沙林带
内部
农田防护林网
缺 水 源 流沙地区 地 区
设置沙障工程
31
a生物措施—绿洲地区—多层防护林体系 绿洲外围的 沙漠边缘 前沿地带
绿洲内部 (防护林网)
32
B区森林对该地河流含沙量和流量有何影响?
含沙量A减干少旱,、半流干量旱的地季区节:防变风化固变沙小、。保护农田
B丘陵、山地: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不同地区 森林的作
C交通道路两旁: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D沿海地区:减小风浪,保护堤岸
33
内蒙古牧场防护林 34
宁夏盐池牧场防护林
35
n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 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9
分析原生性荒漠的成因
B
B
A
A
A
受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热带荒漠 寒流
B
温带 深居内陆,距海洋远 荒漠 高原、山地阻挡海洋气流进入,降水少
10
2、荒漠化地区的分布
西北地区是我国 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世界荒漠化的分布 11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2
根据海陆位置和地形图解释本 区干旱的自然原因:
A
②高原、山地阻挡海 洋气流进入,降水少
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800mm
16
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日较差、 年较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大风日数多 且集中在冬春两季。
17
地形特征
18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植被:
植被稀疏, 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
19
西北地区河流分布
河流: 河流少,多为内流河,水量少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3.一个重点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地段
28
(二)具体措施 a.合理利用水资源
29
西
合理分配河流 水资源,既要 考虑中上游的 开发
干旱内陆区
海陆 位置
牧区草原
东 改善灌溉技术
农作区
又要顾及下 游生态环境 保护

减少水井数量
n 梭梭、柠条、沙拐枣、 胡杨、红柳
36
b工程措施—流沙地区—设置沙障
一方面增加 地表粗糙度 削减风力; 另一方面截 流水分,提 高沙层含水 量,有利于 固沙植被生 存。
宁夏毛乌素沙地草方格固沙
37
设置沙障——草方格
38
c.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
现有林地
作为防护林
绿洲边缘的 灌草林带
B
①、深居内陆,距海 远,受夏季风影响小,
降水少
C
13
大 兴 安 岭
从地理位置、气候、地貌、植被与水文等方 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14
西北地区的范围
大 兴 安 岭
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15
气候条件
<200mm
200-400mm
400-800mm
20
说明我国西北地区河流的特征及成因?
特征: 1、多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 2、流量季节变化大 3、河流短小 4、有结冰期
成因:
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②以高山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为主,受气温、 降水变化影响
21
2、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自然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位置 位于中纬度地带,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远离海洋。
5
红漠化
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 为主的地区,当地表土流失后,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 山,土地丧失了生产力,所以被称为红漠化。
6
我国川、滇、黔多滑坡泥石流的原因? ①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岩石 风化/破碎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地势起伏大 ④植被稀少,植被破坏严重
已荒漠化的地方
发展林业、牧业
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
39
d.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能源问题
解决能源
的途径
开源
营造薪炭林 新建沼气池 利用风能、太阳能
节流 推广省柴灶
40
e.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增长
建立人口、 资源、环境
于 防 治
协调发展的生

提高人口素质
态系统


41
农耕区荒漠化的措施?
1 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牧;调 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2 合理利用水资源(灌溉技术;推广 节水农业;协调上中下游分配;修水 利) 3 植树种草(保护植被) 4 种植耐旱耐盐作物 5 控制人口增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