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做好学习准备;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进行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总结、反思、评价和采取补救措施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入手,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生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3.14.064
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它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可以说,自主学习就是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水平在不断变化,兴趣和爱好也在不断变化,这不仅有利于保证学习的程度和质量,还能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行为,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要。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应首先了解以下几点: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
心理学家奥苏·贝尔非常强调学习者先前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有意义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和原有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新知识纳入到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
其中关
键的条件就是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建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是建构知识意义的关键因素,而学生的主动性则需要教师来引导和激发。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我们通过对学习活动的适应以及对学习任务的完成,并最终达到一定学习效果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常常能够掌握系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能够通过自己所掌握的学习方法把所学知识记忆在头脑中,从而消化、理解、吸收,最后把这些知识转化成为促进各方面发展的一种能力。
2.1 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
它是指我们在课外的知识学习、动作技能学习、心智技能的学习和社会生活规范学习的活动中,组织或集体进行学习。
2.2 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3 运用知识的能力
判别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于实践,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是学习的目标。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潜在力量,是探求知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由内外两个因素构成的:一是个体内在需要;二是外界的人或事物具有满足个体内在需要的价值。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
习的内在动力,这种兴趣除了提高学生自我的学习动机外,还有赖于教师的培养和激发。
3.1 激发学生提问
思考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源泉。
培养学生多思善问的学习习惯,就会使他们永远不会满足,不断提高进取,不断深化意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有不断思考,才能生疑;只有思考,才能答疑解惑。
一个学生如果长期处于无问题状态,那么说明他思考不够,学习也就提高不了。
3.2 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培养,来自“认识冲突”,“新异失调”。
例如,电工专业课老师上课之前告诉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十字路的交通灯无人控制,但是却能够自动运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在学习时就会产生快乐。
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3 展示学科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尽量挖掘一些可以表现出学科趣味性的特点,同时激发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将兴趣运用于教学,引导学生边议论,边思维,使学生在轻松、活泼、自然的情境中学习。
3.4 鼓励参与法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从各方面去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自己去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习兴趣,但是光有兴趣是不够的,还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比循规蹈矩的教条主义更切合实际。
4.1 教育学生如何进行自我指导
自我指导是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关键。
指导学生在跟着老师学习的同时能独立探讨课本知识,可以创造活跃和发散式思维,通过课外书籍资料的阅读和记录,分析问题找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
4.2 教育学生如何听课
做笔记对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不可能把所有知识的细枝末节都完全熟记于心并理解透彻,难免有遗漏现象,而做笔记便可以对知识查漏补缺,不断提醒自己,温故知新。
4.3 教育学生如何选择学习环境
学生要全面发展就要学习多门学科,在学习一门学科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容易疲劳,思维活跃度下降,这时可以换一种思维模式,学习另外一门学科,变相调节大脑思维方式,以防疲劳和厌倦。
4.4 定期检测
要定期相互检测知识掌握到何种程度,查漏补缺,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弥补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可以采用相互问答、相互出题、相互答辩的方式进行。
4.5 开展学习互助活动
有的学生善于实践,但理论知识不扎实;有的学生理论知识过硬,但是实践环节比较薄弱。
作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指导学生相互帮助,找到窍门,激发潜能,让大家共同进步!
总之,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协助学生养成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自主学习是通向成功亘古不变的真谛。
参考文献:
[1]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法[m].浙江教育出版社.
[2]周峰.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m].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朱永海,青海省水电职业技术学校,青海西宁 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