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课_改革开放(优秀课件)

第9课_改革开放(优秀课件)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的对内改革,
首先从哪里开始 (
)A
A.农村 B.城市 C.工厂 D.国家机关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展
方向是( C )
①专业化 ②商品化 ③集体化 ④社会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1980年,我国在福建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 D )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凤阳县 农业生 产三年 三大步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 权,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对内改革
小岗村自发改革成为启动中国农村改革大幕,带动中国亿万农民解决 了温饱问题。小岗村成为中国改革的传奇。
从小岗村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来在全国农村逐渐推广, 在全国逐步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当堂巩固
三、材料说明题
材料1 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人民公社时期流 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2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 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 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 书)
激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并获得了丰收,改善了生活。
(4)材料3中的“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顺口溜反映了农村广大干 部群众的什么情绪?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热烈拥护这个制度。
(5)农民对“大包干”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是什么?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得到了大发展, 农村开始富裕起来,农民的生活也日益改善。
第9课 改革开放
家庭联产承 小岗村首先试行
农村 包责任制 推向全国
调动积极性,
对内
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解放生产力,
改革

城市 国有企业改革 中共十四大以前 中共十四大以后
促进经济发 展
放 改 革
对外
尝试 经济特区 深圳 珠海 海南

汕头 厦门
沿海开放城市 广州上海等14个城市 线
格局 全方位、
开放
长江三角洲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9课 改革开放
第温8故课而知伟新 大的历史转折复习回顾
1、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 1978年12月18—22日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哪些重要决定?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当堂巩固
三、材料说明题 (1)材料1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怎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在计划经济下,农民集中劳动,生产积极性不高。 原因:农民缺乏生产自主性,收入少。
(2)材料2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
1978年,出现在安徽凤阳小岗村
(3)材料2中的协议书签定后,对参与其中的农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多层次、 宽领域
扩大 沿海经济开放区
珠江三角洲 厦漳泉三角区

环渤海地区
内地 省会 沿江 沿边
当堂巩固
一、运用所学的知识填空: 1、对内改革首先从 农村开始,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制任。 2、对外开放从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以后开始的。
3、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1上海浦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5、对外开放形成了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6、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7、十四大后,在大中型企业推行 公司制、股份制 ,对小型企
业采取
改组、联合 等多种形式。
4
当堂巩固
二、选择题:
材料3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 自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怎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2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 (3)材料2中的协议书签定后,对参与其中的农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4)材料3中的“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顺口溜反映了农村广大干 部群众的什么情绪? (5)农民对“大包干”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是什么?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4.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在
以后 ( C )
A. 中共八大
B.“文化大革命”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三大改造
当堂巩固
5.20世纪70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的是( B )
A.安徽肥西 B.安徽凤阳 C.河北沧州 D.贵州关岭 6.“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 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 “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 分别是( B )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对内改革
小岗村首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对内改革
“大包干”带头人合影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 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 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 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 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 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 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 八岁。
对内改革
1、对内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为什么首先从农村开台始?改革 前夕的农村“人民公社”体制存在着什么样的弊端? 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 主权,终年劳作,收入不高,生产积极性不高。
2、农村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国农村的改革为什么首先是从 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的?
吴跃进是安徽凤阳小岗村的一个农民,农村改革前,他 在人民公社和大家一起干活,每天拖拖拉拉,不思进取,却 也能在公社混口饭吃。1978年,安徽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 生活更加贫困。他常常唱:
1978年小岗村的18户村民,签订 了一份秘密合同,按下手印,立下 生死状,将田地包干到户耕种。
对内改革
仅仅是出于填饱肚子的原始冲动,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按 下手印的第二年,包产到户的小岗村有了多年没见的好收成。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1982年产粮
6.70亿公斤 7.15亿公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