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第二讲地球的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第二讲地球的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1. 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 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轴简称 自转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 时针方向旋转;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 时针方向旋转 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0,所需要的时间为 时 分 秒,这叫做 ; 自转速度:地球自转角速度为 。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的变化规律是 ;

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 ;它是一个近似正圆的 ,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 。 公转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 ,从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沿 时针方向绕太阳运动。 公转周期:地球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 日 时 分 秒,这叫做 。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 日 时 分 秒,叫做 。 公转速度: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

① N N S S ② ③ ④ (1).图中的近日点是 ,远日点是 。 (2).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时间是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慢) (3).地球公转到远日点的时间是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慢) (4).在图中标出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日和秋分日时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 3.地球公转自转的地理意义 (1)地转偏向力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运动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 ;在赤道上 ;在南半球 。我们把促进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 。

图4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②④⑥

(2)地方时与区时 因经度不同而时刻不同,称为 。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地方时计算步骤:第一,确定两地的经度差;第二,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第三,确定两地东西方向;第四,代入公式(某地地方时=已知的地方时+4分/10*两地经度差)。 根据地方时与经度之间的关系,把经度15°,作为一个时区的范围。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划分时区,东西各跨7.50为中时区,也即零时区,东西十二区合称十二区。 区时的计算方法:首先,要确定时区;其次,找出两地的时差。 时区数=某地经度/150(四舍五入取整数);时差的确定原则,“同减异增”即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相减来确定时差,如果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将两个时区的时区数相加来确定时差; 区时=已知区时+时区(东加西减)。 注意:算得区时或地方时以后,再讨论过国际日期变更线的问题。如果是从东时区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西时区则减一天,如果是从西时区过国际日期便变更线进入东时区则加一天。

(1)20XX年6月11日第l9届世界杯足球赛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拉开帷幕。若开幕式定于当地时间(东二区)20:00进行,此时上海地区可能是( ) A.旭日初升 B.烈日当空 C.夕阳西下 D.繁星闪烁 (2)3月21日6时整,甲地(40°N,45°E)正好日出。此时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 A.3月21日14时50分 B.3月21日15时10分 C.3月22日15时10分 D.3月22日14时50分 (3)昼夜更替 由于地球是一个 、 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为 ,背着太阳的半球是 。昼半球和也半球的分界线,叫做 。 晨昏线的判读方法: 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昼半球(白天)过渡到夜半球(黑夜)的线是昏线;由夜半球(黑夜)过渡到昼半球(白天)的是晨线。 时间法,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和某一纬线(极圈)的切点,它们的时间是固定的,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为12时或者0时(如果出现极昼现象是0时或24时,如果出现极夜现象是12时)。 特殊的晨昏线: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春分或秋分;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为夏至或冬至(若北极地区为极昼则为夏至,若北极地区为极夜则为冬至)。(四个特殊的季节的晨昏线,及太阳光线)

图4所示区域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Q、P两点的经度差为90º;弧线b为晨昏线,M点为b线的纬度最高点。回答2~4题。 (1).若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P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 A.5时 B.15时 C.9时 D.19时 (2).若此时为7月份,图中M点的纬度数可能为 A.55ºN B.65ºN C.75ºN D.85ºN 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 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分二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规律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为900,全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0,全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线至极点之间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0,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差值:赤道地区为23026`,热带地区(当地纬度+23026`),回归线至极点地区为46026`。 (3)计算公式:H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0—某地纬度与直射点纬度的纬度差。

(1)下列四座城市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的示意图,接近实际的是

图2为6月22日与l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2—3题。 (2).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3).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 (4).读右图,某经线上有一点M,虚线为过M点地面垂直线,L1、L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当角α、β之差小于6°时,M点的纬度范围是 A.3°N~3°S B.6°N~17.5°N C.3°N~17.5°N或3°S~17.5°S D.17.5°S~23.5°S或17.5°N~23.5°N

(20XX年高考天津卷)为了引起人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 1.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 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图4为经纬网图。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据题设条件回答2题。

2.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 A.圣保罗 B.华盛顿 C.开普敦 D.莫斯科 (20XX年高考江苏卷)表1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3~4题。

时间 当 日 次 日 日出 日落 日出 日落 ① 9:00 23:00 8:58 23:02 ② 7:19 18:41 7:20 18:40 ③ 5:40 18:48 5:39 18:49

120° 150° 180° 150° 0°

30°

90° 60° A

B C

图4 3.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4.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图2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1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5题。

123

4

大西洋

度洋

15°30°45°

30°

图2 5.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A B C D (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表示①处位置) 在我国某地两至日太阳示运动轨迹示意图中,O点为观察者所在位置,A、B、C、D为观察者所在的地平面上四个方位,E、F为观察者在二至日观察到的正年太阳位置,其中OE⊥AC。

6.图中地平面上A、B、C、D四个方位中 表示南方的是__________,O点的纬度是 ______。 7.若位于O点的观察者测得某日正年太阳 高度66°34′,且当天日落时刻的北京时间 为18点16分,据此可推算出观察者所在地 的经度是_________,当天日出的北京时间为 __________,该日全球正年太阳高度分布规

BCDA

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