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篇:守法 养成篇 培养法治思维

第四篇:守法 养成篇 培养法治思维


守法要求
体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任何人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私宅就是一个城堡,风可进,雨可进, 而国王不可进。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转让的权利, 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独立宣言》 我爸是市长(2’)
十年“文革”,社会动乱,民主与 法制遭到疯狂践踏,党纪、政纪、军纪 受到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荡然无存,正 常生产、生活无法进行,宪法赋予公民 的基本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维护, 就连国家主席的人身自由与生存权利也 得不到基本保证。这种“史无前例”的 混乱无序状况,破坏了社会的安定,阻 碍了经济的发展,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 无可估量的巨大损失,教训极其惨痛而 深刻。
关于法人
1、法人的概念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能力和民事 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 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法人的成立的四要件
( 1)必须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 3 )有 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 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法人的种类
企业法人——经营性、赢利 机关事业法人——非经营性社团 法人——非经营性 思考:你能分清楚吗?
行为人主观有“过错”
故意 (A)直接故意
过失
(A)疏忽大意过失 本应知道…由于疏忽大 意…造成结果的发生 (B)过于自信过失 已经知道…由于相信 能够避免…造成结果的 发生
希望结果的发生
(B)间接故意 放任结果的发生
(一)法的遵守的主体 1、公民(自然人) 2、法人 3、其它组织
请您比较: 公民—人民、敌人 自然人——法人
剥 夺 政 治 权 利 产 没 收 财 驱 逐 出 境
主刑只能单独适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八章-刑法
附件刑可单、可附独适用
“复旦投毒案”一审判死刑(2014年2月18日) 2013年4月1日,复旦2010级在读医科研究生学生身体 不适,被送至校某附属医院就诊。4月16日黄洋在中山 医院去世。4月19日,上海市公安局公布:警方以涉嫌 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犯罪嫌疑人林森浩。11 月27日,林森浩涉嫌故意杀人案在上海市二中院开庭, 林森浩认可投毒杀人指控,但自辩“下毒是为了在愚人 节开个玩笑”。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 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15年度中国法治政府年度发展报告及评估报告发布
问题:同级地方政府公布的权力清单数量差别巨大,如广州市共4972项,成都市 却有7437项。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 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 马怀德教授发布(2015.12.14) 《中国法治政府年度发展报告2015》
《中国法治政府年度发展报告2015》全书30多万字, 分为正文和附录。正文包括一个总报告和九个专题 报告……报告认为《国家安全法》的实施为我国国 家安全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基本的法治保障,但 是信访与法定救济渠道冲突等问题仍没有实质性解 决;报告分析,立案登记制大幅拉高了案件数量, 但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总体有待提高。
(二)守法的要求
遵纪守法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和义务, 是保国家的根本大法到基层的规 章制度,都是民主政治的产物,都是为维护人民 的共同利益而制定的。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人人守法纪,凡事 依法纪,则社会安宁,经济发展。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1)过错责任原则——一般情况适用
思考:“过错”包括什么?
(2)无过错责任原则——特殊情况适用 (3)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特殊情况适用 (4)公平责任原则——双方无错时适用
Key word :如何运用“四原则”?
3、行政责任
•有那几 种

行政责任的种类: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 财物 (4)责令停产停业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 扣或者吊销执照 (6)行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的其 他行政处罚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的变化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从党的十五大开始,法治通常被理解为是党领导人民 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维度所作出的科学定位。 十八大从治国理政方式的角度对法治给出了新的定位, 即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一新定位显示了中国法 治与各国法治的共通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法治是现代民主国家治国理政 的普遍方式。把法治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顺应了 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体现了世界政治文明的走势。
(一)
人治、法制、法治
1.“人治”与“法治”
人治(rule of ruler)与法治(rule of law)作 为两种价值取向迥异的治国方略,从一开始就如孪 生兄弟一样形影相伴。在人类发展史上,不同地域、 不同国家,基于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最终 分别实践着人治和法治两种治国方式。 人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是与法治相对立的概 念,强调“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在政 治上表现为专制和独裁,通常不排除借助法律维护 统治和社会秩序,但是治者通常享有极权或特权, 凌驾于国家和法律之上,言随法出,一言立法,一 言废法。我国具有几千年的人治传统。
在本质内涵方面 “ 法治”表达的是动态的法律运行的状 态、方式、程序、过程和目标期待,公民 法律素养、法律权威、法律实施效果、社 会法治文化等都是法治内涵的应有之义。 “法制”只是侧重静态的“法律和制度” 的有无,以及法律是否得到执行,法律的 运作环境、法律的好坏以及法律实施的效 果,并不是法制概念内涵的重点。
备受关注的“林森浩投毒案”在上海高院二审宣判,法院 最后裁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此案从案发到终审判决, 历时1年8个月,林森浩在二审中否认故意杀人,并称黄 洋是死于爆发性乙肝,最终,法院没有认定这一说法。至 此,这起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复旦投毒案”终于尘埃落 定。 对于这样的判决结果,网友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林 森浩毁了一个贫困家庭的所有希望,应该以命偿还;有人 认为判死刑不是唯一的惩罚方式,应该给他机会;也有人 认为,复旦投毒案没有赢家,当下更应该关注年轻人的心 理教育问题,让每个啼哭着来到世间的天使都永远是天使。 复旦投毒案终审 不是每个人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2、民事责任
•考考大家
• •一共有几种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十种)
1)停止侵害 2 )排除妨碍 3 )消除危险 4 )返还财产 5 )恢复原状
6 )修理、重作或更 换 7 )赔偿损失 8 )支付违约金 9 )消除影响 10 )赔礼道歉
请您思考:您违法最好承担哪种?别人呢?
知识拓展
确定民事责任的原则

县高考状元曾世杰被嫌丑杀死女同学 判死缓
曾世杰案,曾轰动一时的“大学生因丑杀人”案宣判,曾世杰被判死 缓。2010年3月,因被人嫌弃样貌丑,四川某高校大二学生曾世杰在校 园内持刀杀死一名女生、刺伤两名男生。曾世杰曾向公诉人阐述,案发 当晚,同宿舍室友在客厅里看小品时捧腹大笑,“我觉得他们是在笑我, 我当时就想杀人。”而在与律师姚飞见面时,曾世杰两次回答杀人原因, 都强调是因为容貌遭到嘲笑而杀人。“别人一直笑我丑,我觉得活着没 什么意思。我觉得我跟马加爵的经历很像”“如果当时没有杀人,我想 我会是一个好人。”“如果改判,以后要踏踏实实做人。”曾世杰有很 多“如果”,但现在他想得最多的却是后悔。“现在想想,还是活着好 些。”他说,现在让他最放不下的还是家里的老父亲。
2016.4.15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1.总体国家安全观(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 提出了重大战略思想 2.2015年7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 15日确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
“法治”即法律的统治,是一种治理国家 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的总称,是相对 于人治而言的概念;
法治与人治是根本相对立的,是不同的治国理念
《牛津法律大辞典》给出参考性概念: 法治“是指所有的机构,包括立法、行 政、司法及其他机构都要遵循某些原则。 上述原则一般被视为法律特性的表达,如 正义的基本原则、道德原则、公平和正当 程序的观念。它意味着对个人的最高价值 和尊严的尊重。”
“基本方略” —— “基本方式”
“治理国家宏观定位”——“治国理政的具体要求”
2.法制与法治
法制和法治虽然仅一字之差,但从内涵上讲, 却有重大区别。 “法治”即法律的统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 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的总称,是相对于人 治而言的概念; “法制”本意是指法律制度,是一个中性词 汇,它仅仅描述法律和制度本身,是一国或一 地区法律上层建筑的系统存在,与它相对应的 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概念。”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王敬 波教授发布《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5》 2015.12.14日发布
法治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变化
奴隶制时期——“神本法律观” 封建制时期——“君本法律观” 资本主义时期——“资本法律观” 计划经济时期——“国本法律观”
现在——“人本法治观”
我国法治的共同价值观的提出

2015.6.25日复旦投毒案死刑复核 律师向最高法上书7份申请书 今天(25号)上午,已经进入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阶段的“复 旦投毒案”又现最新进展。投毒案被告林森浩新换律师谢通祥向最高 人民法院正式递交了7份申请书,其中包括《关于请求公开开庭审理 林森浩死刑复核案件申请书》、《科学实验申请书》、《延期一个半 月听取谢通祥律师意见申请书》、《关于请求把林森浩调到上海市以 外看守所羁押的申请书》、《关于请求调取鉴定机构检测林森浩案相 关所有样品时的质谱图并接受质证检验的申请书》、《关于对黄洋就 医过程进行医疗事故鉴定的申请书》、《关于对黄洋死亡原因进行重 新鉴定的申请书》。 最高法院今天接收了上述7份申请书并表示后期“需要研究”
“人治与法治的根本区别,不在是否有 法制,而是当法律与当权者的个人意志发 生冲突时,是法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 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中国长达两千多年 的封建专制统治,只是人治,或人治底下 的法制,而无民主的法治传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