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急性胰腺炎诊疗指南(2019年)
急性胰腺炎诊疗指南(2019年)
发病机制
1. 病理生理机制: ✓胆源性胰腺炎:可用“共同通道学说”解释。胰管与胆总管汇合成共同通道
开口于十二指肠壶腹部,一旦胆囊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排入共同通道,导致 胆汁反流进入胰管即可引起胰腺炎。此外,壶腹部狭窄、Oddi括约肌痉挛或 功能不全等也是引发AP的机制。 ✓HTGP:HTG患者可在胰腺内将TG分解成大量的游离脂肪酸,它们聚成胶团 状,一方面直接损伤腺泡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另一方面导致胰腺缺血损伤。 ✓酒精性胰腺炎:酒精对胰腺腺泡细胞(PAC)有直接毒性作用,长期饮酒者 容易在胰管形成蛋白栓子阻塞胰管;当某次大量饮酒和暴食的情况下,胰腺 分泌大量胰液和胰酶,因Oddi括约肌痉挛或胰管堵塞胰液排出不畅,可促发 AP。
分类与分期
1. 严重程度分类:目前分为3类:轻症AP(MAP)、中度重症AP(MSAP)和 重症AP(SAP)。 ✓轻症AP:无器官功能衰竭,也无局部或全身并发症。通常在1~2周内恢复。
占AP的60%~80%,病死率极低。 ✓中度重能衰竭
(持续时间<48 h)。占AP的10%~30%,病死率<5%。 ✓重症AP:伴有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持续时间>48 h)。占AP的5%~10%,
周组织坏死,极少数为单纯性胰腺实质坏死。胰腺及胰周坏死可保持无菌状 态,当胰腺或胰周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后称为感染性胰腺坏死(IPN)(过去 称为胰腺脓肿),其病死率显著增加。
分类与分期
3.病程分期:AP的发病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中有两个死亡的高峰期:早期和 后期。早期指发病第1周内;后期指发病1周后,可持续数周到数月。 ✓早期:早期阶段临床表现为SIRS,出现器官功能衰竭及持续的时间是判定严
病死率高达30%~50%。
分类与分期
2. 影像学分类:分为间质水肿性胰腺炎(IOP)和坏死性胰腺炎(NP)2种类 型。 ✓IOP:胰腺弥漫性(偶尔为局部)肿大,在增强CT扫描结果上,胰腺实质相
对呈均匀强化,胰周脂肪可有模糊或毛糙改变,部分有胰周液体积聚。 ✓NP:最常见的表现为混合性坏死(胰腺及胰周组织均有坏死),其次是胰
✓临床表现为突然上腹或中上腹疼痛,呈持续性,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 吐,部分可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严重患者并发器官功能衰竭。
流行病学
✓AP在全球的发病率在升高,原因与肥胖和胆石症发生率上升有关。 ✓在美国,AP的发病率为5~30例/10万人,是胃肠病患者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
每年因AP入院的患者数达275 000例,总费用达26亿美元。 ✓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越来越高,相应地,
重程度的主要指标。 ✓后期:特点是持续出现全身症状或有局部并发症。轻症AP在早期阶段即可
痊愈,因此只有中度重症AP和重症AP患者才有后期阶段。
概述 病因与发病机制 诊断、病情评估与转诊 治疗 疾病管理 预后及预防 健康宣教
病因
➢ 我国AP 的常见病因为胆源性、HTG 和酒精性。其他少见病因包括外伤性、药物性、感染性、 高钙血症、自身免疫、肿瘤、ERCP 术后胰腺炎(PEP)等,无法找到病因者可称为特发性 AP。
✓ 酒精性:酗酒者中有5%可发生AP,偶尔少量饮酒并不能作为AP的病因,只有饮酒≥50 g/d, 且>5 年时方可诊断为酒精性胰腺炎。
诱因或危险因素
✓发生AP的诱因主要有暴饮暴食、油腻(高脂肪)饮食、酗酒等其他因素, 它们会诱发胆囊结石排入胆道,引起乳头括约肌(Oddi括约肌)痉挛,增加 血液中TG水平,促进胰液大量分泌等。妊娠、肥胖、吸烟、糖尿病患者是 AP发病的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2.细胞分子机制: ✓ AP 的发病的细胞分子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级联事件。PAC内胰蛋白酶原的激活一直被认为是
AP 发病早期的中心事件。 ✓ 近年研究发现PAC 内持续活化的炎症信号通路在AP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其中核因子
kappaB(NF⁃κB)是主要的炎症信号通路,其调控的许多基因产物(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 和黏附分子等)都参与免疫细胞浸润和炎症反应。 ✓ 其他重要事件包括氧化应激、Ca2+超载、线粒体功能障碍、内质网应激、细胞自噬、溶酶 体损伤和蛋白酶的释放;损伤及坏死的PAC 释放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IL⁃6,趋化因子(CXCL2)等]和损伤相关模式分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等], 进一步促进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的浸润和炎症信号通路(NF⁃κB等)的活化,中性粒 细胞分泌胞外陷阱结构(NETs)和释放更多的炎症介质,导致SIRS 及器官衰竭的发生。
高甘油三脂血症性(HTG)胰腺炎(HTGP)发病率也在逐步升高,现已升 为AP 第2大病因。 ✓北京地区一项多中心研究对2006—2010年发病趋势进行分析,显示HTGP位 居病因第2位(10.36%)。 ✓江西省一项包含3 260例患者的大样本回顾性研究显示HTG占所有病因的 14.3%,2012 年之后HTG 在AP 病因中占比达17.5%。 ✓中青年男性、肥胖、饮酒嗜好及糖尿病患者是HTGP发病的高危人群。
✓ 胆源性: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等是引起AP的最常见病因,约占所 有病因的60%。所有AP患者应行腹部超声检查以评估胆石症。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 有助于判断胆总管或胆囊结石,超声内镜(EUS)对于胆源性胰腺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有助于发现胆总管泥沙样结石。
✓ HTG:患者发病时血清TG水平≥11.3 mmol/L,强力支持HTG 是AP 的病因;血清TG 水平 ≥5.65 mmol/L但<11.3 mmol/L时,应高度怀疑HTG是AP的病因;如果没有找到其他明显病因, 或者发病24 h以后TG≥5.65 mmol/L,也应把HTG视作AP的病因。
急性胰腺炎基层诊疗指南 (2019年)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肾内科 Dr. HAN
背景
概述 病因与发病机制 诊断、病情评估与转诊 治疗 疾病管理 预后及预防 健康宣教
定义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是由 胆石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饮酒等多种病因引发胰腺分泌的胰酶在胰腺内被 激活,导致胰腺及胰周组织自我消化,出现胰腺局部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 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