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沉重_轻逸_我们的祖先_与卡尔维诺的小说美学主张

沉重_轻逸_我们的祖先_与卡尔维诺的小说美学主张

第26卷第1/2期2008年4月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JournalofChangzhouInstitute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Vo.l26 No.1/2Apr.2008收稿日期:2007-11-05沉重#轻逸)))5我们的祖先6与卡尔维诺的小说美学主张钟 菲(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江苏常州213002)摘要:卡尔维诺从轻与重的关系入手,建立起关于小说重量的美学理论。/轻0在卡尔维诺的思维和小说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沉重0是他苦心追求/轻0的最重要的前提。其小说创作与美学理论之间具有非常鲜明的相互阐释性。5我们的祖先6三部曲刻画出具有象征意义的轻的形象,该作品具有轻逸特色的语言风格和虚实相生的轻逸叙事结构,是卡尔维诺实践其关于小说重量的美学理论的典范。关键词:沉重;轻逸;形象;语言;结构中图分类号:I106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887(2008)01/02-0068-06 卡尔维诺是一位具有高度理论自觉的小说家。他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经典的实验性文本,其想象的诡谲,表现形式的精妙及哲学与文学的相互融合,将文学的趣味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他还形成了一套相对自足、颇具个性特色的小说美学理论。依据目前卡尔维诺文集的中文译本,其美学理论的系统阐述主要集中在5美国讲稿6和5为什么读经典6两部论著中。可以说,这两部论著是卡尔维诺本人庞大的阅读行动的结果,也是他依循自己的文学道路,对自己文学创作的回顾、反思与诠释。因此,卡尔维诺的小说创作与美学理论之间凸显出非常鲜明的相互阐释性。以5美国讲稿6为例,他对读者提出的以其小说理论为依据阅读他的小说的建议,便可以成为其作品与理论的相互阐释性的印证。同时,这两部论著的独特个性还在于:鲜活的文字,睿智的思想,毫无抽象、晦涩之气,是智性与诗意的完美结合。由此,以卡尔维诺关于小说/重量0的理论观照其本人的小说创作,便有了充足的依据与合理性。5美国讲稿6第一章的主题词就是/重量0。在此,卡尔维诺开宗明义:/第一讲我讲解轻与重的问题。我支持轻,并不是说我忽视重,而是说我认为轻有更多的东西需要说明。0¹关于轻的内涵,作者使用了丰富的词汇加以揭示和诠释,/轻巧0、/轻微0、/轻松0、/轻逸0、/轻盈0;它们指向人物、天体、城市、小说结构与语言、思维与心理过程(感觉与情绪)。对此,卡尔维诺旁征博引,展开了细致、精确的阐说。他用神话形象来讲话:柏尔修斯何以成功地割下美杜莎的头颅,而避免了自己变成石头的?/他依靠的是世界上最轻的物质)))风和云,并把自己的目光投向间接的形象)))镜面反射的映象。0º他十分推崇5十日谈6中哲学家兼诗人卡瓦尔坎蒂的形象:/他一只手撑在那巨大的石墓上,由于他自己体重很轻,纵身一跳便跳出了包围圈,向另一方向走开了。0»进而卡尔维诺揭示了这一形象的特质:庄重中蕴涵着轻巧。他借助于莎士比亚的作品为自己的观点寻求丰富的例证:顽皮的小妖、梦喻的魔力、缥缈的精灵,从这些代表着各种自然力量的细小轻巧的形象中,卡尔维诺捕捉到了一种特殊的抒情语气,并为这种语气赋予了一种特殊的功能:/这种语气能使我们从外部来观察自己的生活,以忧愁或讥讽的方式来度过我们的一生。0¼凡此种种,它呈现出这样一个事实:/轻0在第1/2期卡尔维诺的创作思维和小说美学中占有根本性的重要地位。但是,如果追问这种/轻0的内涵和实质到底是什么,确定的答案恐怕又很难给出。虽然卡尔维诺曾以卡瓦尔坎蒂为例,论述过/微小0的单位的三个特点,说明了/轻0的三种不同含义,但同时他又认为要把自己有关/轻0的想法描绘出来,是件很难的事。从其文论到广泛的艺术实践看,这种/轻0与一般意义上的/轻0比较,具有更为细致、繁复、深邃的模糊多样的特点。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卡尔维诺努力描绘他关于/轻0的想法,并把它作为他那个时代(20世纪)和下一个时代(21世纪)能够秉持、能够发现的一个重要价值的时候,/沉重0几乎成为其中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甚至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卡尔维诺苦心追求/轻0的最重要前提。关于/重0,卡尔维诺的解释是明晰的)))/沉重0,指向也是确定的)))外部世界、生活。他反复强调外部世界非常沉重,/沉重的大地0,/生活这个沉重负担0。对/沉重0的具体诠释则体现在这类表述中:/外部世界那时而悲怆时而荒诞的景象0,/遭受痛苦0。包括对昆德拉观点的引用:形形色色的限制就是生活中的重负。在承认和强调外部世界生活沉重的同时,他把/轻0看作是观察和表现这种世界和生活的哲学和科学的依据,/我不是说要逃到幻想与非理性的世界中去,而是说我应该改变方法,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以另外一种逻辑,另外一种认识与检验的方法去看待这个世界。我所寻求的各种轻的形象不应该像梦幻那样在现在与未来的现实生活中必然消失。0½进而他作出了更精辟的阐说:/文学是一种生存功能,是寻求轻松,是对生活重负的一种反作用力。0¾综观卡尔维诺的文学世界,题材和表现方式异常繁复、多姿多彩,形象、结构乃至叙事风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轻逸之美。而同时,我们却总能在表面轻盈的文字里感受到它的重量,它对于人类生存处境的探察,在不断给我们带来审美惊奇的同时,也不断引导着我们作理性的思考。其中5我们的祖先6三部曲(5分成两半的子爵6,1952;5树上的男爵6,1957;5不存在的骑士6,1959)极具代表性,是卡尔维诺实践其关于小说重量的美学理论的典范。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轻的形象5我们的祖先6三部曲所描述的故事都发生在远离我们的年代里,它不是由一个共同的人物或共同的情节脉络连缀而成。三部曲的主人公分别是:梅达尔多子爵、柯西莫男爵和阿季卢尔夫男爵。虽然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遭遇和个性也迥然有异,但人物的外部形态及生存状态都被作者赋予了/轻0的共同特点,并由此引出一串串奇峰陡起、让人猝不及防的故事。柯西莫轻的形象肇始于12岁那年爬上树的那一刻。生活在怪异家庭里的柯西莫自小叛逆,对姐姐恶心变态的蜗牛大餐的虐待,对父亲及家族守旧专横的观念及作为,极度厌恶。因拒吃姐姐的蜗牛汤和蜗牛做的主菜,父亲一句怒斥/从饭桌上滚开!012岁的柯西莫转身走出饭厅,爬上树,向众人宣告:/我绝不下树!0自此开始到年华老去,柯西莫再也未曾踏足陆地。漫长的岁月中,他在茂密的树林间,在盘枝错节的树枝之上轻巧跳跃,穿梭往来,搭建出了一个崭新的树上世界。正是这种生活在树上的独特而神奇的方式,成为主人公形象之轻的外部依据。从柯西莫爬上树的那一刻起,卡尔维诺就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描写与渲染,对柯西莫轻盈形象的刻画。柯西莫在圣栎树上。密实的树枝向外伸展,凌空架起一道道高高的桥梁。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微风轻拂,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纷纷射下。他从圣栎树跳到榆树,再换到角豆树、桑树,在花园之上悬空行走。他爬上了那棵枝干密布的玉兰树,俯视一向被围墙遮挡的花园,那里植物异常密集,香气浓郁袭人。他努力分辨着各种不同的香味,并观察每一棵树的枝叶,看到许多新奇的叶片。还是树上的观望,只是这次改换成白蜡树,/太阳金光耀眼,一道光芒直射草地,使豌豆似的黄绿变成了翡翠般的碧绿。远处深黛色的橡树林有些树枝摇动,,0¿高居于树端的柯西莫还尽情地欣赏着翁达利家的花园,/地上像星星一样铺满了从绿色的藤条上长出的锯齿状边缘的叶子。黄色的竹子轻盈地摇曳,发出翻动纸张似的沙沙声。0阳光透过层层叶片,把满园绿色映照得69钟菲:沉重#轻逸)))5我们的祖先6与卡尔维诺的小说美学主张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色彩斑斓,光怪陆离,/沉浸在这异常的安宁静谧之中,柯西莫情不自禁地头朝下倒吊起身子,于是在他的眼里,倒转过来的花园变成了一座森林,一座不属于大地的森林,一个崭新的世界。0À这个崭新的世界是柯西莫最理想、最完美的生活家园。作者把他送到树上,让他轻盈地攀援在树枝绿叶之间。但享受和守护这个家园,这是远远不够的。为此,作者展开了神奇而大胆的想象,在幻想和现实世界之间游走自如,在亦真亦幻的描写中不断揭示着大自然给予柯西莫的启迪与关照,让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获得了一如地上那样生活的基本保障,始终文明地生活着。卡尔维诺不惜泼墨渲染,描写大自然的美好,尽显生活于其中的柯西莫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并向我们传达着这样一种情感和认知)))与自然融合,能够治愈人的精神创伤,能够使人重新找回久已失落的天真纯洁,更能使人获得充足的智慧和巨大的力量。与柯西莫轻盈形象不同的是,阿季卢尔夫根本就未曾有过血肉之躯。那身沉重、雪白锃亮的铠甲里空无一物,除了声音与行动,没有什么可以证明他的存在。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不存在的人如何才能被赋予鲜活的生命,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渐渐具备清晰的、便于记忆的、能够独立存在、-栩栩如生.的形象0Á?在作者笔下我们看到,阿季卢尔夫是不存在的,轻到了没有分量的程度,但作者从细节入手,让这个仅靠意志和信心存在的骑士凭借异常强大的心灵力量,具有了一种独特的没有分量的重量。羽毛是极轻微的物质,它是古代骑士头盔上必备的饰品。在5不存在的骑士6中,作者多次写到阿季卢尔夫及其他骑士头盔上的羽毛,如第一章前后就出现了4次,其中对阿季卢尔夫头盔上的羽毛的描写显得尤为鲜艳夺目:/头盔上插着一根大概是一种东方雄鸡的羽毛,闪耀出彩虹般的五颜六色。0Â当画面从众骑士头上那一大片刷刷作响的羽毛移出,定格在阿季卢尔夫头盔上那一根彩虹般的羽毛上时,无论它如何细微、轻逸,当它与那身洁白、沉重的盔甲形成巨大反差之时,也许它就能够成为人们解读阿季卢尔夫的一个重要参照物。5不存在的骑士6讲述的是一个涉及自我认定的故事,阿季卢尔夫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是证明自身的存在。为此,他殚精竭虑,做着种种保持自我尊严的努力:使铠甲永远整齐、洁白如雪;让他那顶帐篷成为基督教军营中最整洁最舒适的帐篷;不能吃喝却使就餐过程从容、井然有序,争取到比桌上任何人都更多的侍者们的照顾;与纠缠其身的寡妇普丽希拉度过了一个充满美妙细节的神奇的夜晚,,但既然需要自我认定,证明自身存在,首先就缘于他缺乏活着的肉体作为存在的直观证据及由此造成的有关他历史的模糊不清。尽管在朗巴尔多眼中,阿季卢尔夫的白色铠甲能使军队中除他之外的其余部分显得更加实在,尽管布拉达曼泰认为惟有他使铠甲具有意义,使自己的生活和战斗有意义,但对自身的担忧和焦虑总是在侵袭和啮咬着他。他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对自己的理性,对自己的意志进行着考察和拷问,有时甚至苛刻、固执到极点。譬如在/世界的存在尚不确定的时刻)))黎明时分0他的一系列强迫性的专注活动,就成为他感受自身存在,恢复平素庄严的仪态和敏捷思维的奇特方式。虽然从整部小说看,羽毛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但缘于这样一个涉及自我认定的故事,说它可以成为我们解读阿季卢尔夫的一个重要参照物,依据在于:其一,羽毛已成为阿季卢尔夫/是一个空虚的存在0󰀁lv,具有没有分量的重量的标记。首先在作者笔下,羽毛是轻微到几近没有重量的形象,彩虹般的五颜六色更衬托出它斑驳缥缈的虚幻。实在而沉重的铠甲上的一根羽毛,意味着阿季卢尔夫自我认定的虚无和艰难。如同他盾牌上的那枚徽章,图案越来越小,根本无法辨认中心里有什么东西,预示着阿季卢尔夫最终注定的消失无踪。其次,也正是这样的羽毛,因为居于阿季卢尔夫的头盔之上,便有了精确的重量,变得实实在在。相对于周围有着血肉之躯却平庸麻木的众人,没有了身体作为最后庇护的阿季卢尔夫拥有着异常强大的心灵的力量。他什么也没有或者说什么也不是,但无数熠熠生辉的细节构成了他实在而鲜活的生命。也因此,这位不存在的骑士具有了某种沉甸甸的分量。其二,从作者一方看,羽毛也绝非信手拈来之物,仅作点缀之用的。5我们的祖先6702008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