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乒乓球女子运动员技术男性化的探讨

乒乓球女子运动员技术男性化的探讨

51由 矸孳 2o10 O年 第1 2期 

一 ¨¨一 ^ i ’ 一 l 

乒乓球女子运动员技术男性化的探讨 

蒋华滨 

(湘南学院公共课部) 学术研讨 

摘要本文使用了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从女子技术男子化的概念及内涵、构成要素等方面来研究,最后得 

出结论= 

关键词女运动员男性化乒乓球 

1 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男性化的概念及内涵 

(1)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男性化的概念。目前对女子技术男 

性化概念的界定上海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有很多教练员和研究人员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观点,如有强调球员的意识方面的 

男性化,有的侧重技术上的男性化,有的认为力量大、旋转强就是男 

性化等等 .实际上,我们讨论的女子技术化石一中战略思想,是一个 

整体的概念,并不是单纯的强调某一个方面的男性化。从当前世界乒 

乓球运动发展的趋势看,男子乒乓球的技术全方位领先女子,特别是 

在体能、心理和前三板技术、相持能力、特长技术和步法等方面,男 

子均强于女子。正是基于当今男子乒乓球运动发展上的整体优势和我 

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发展的现状,使得女子技术男性化这一命题具有科 

学明确的含义。因此,从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形式来看,女子乒乓球运 

动员技术男性化是指顺应男子乒乓球技术发展趋势,充分掌握优秀男 

子运动员积极主动地意识、思想方法以及先进技术和特长技术,并全 

方位渗透到女子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中,使女子运动员从动作难度、质 

量、技战术到思想方法、心理、身体素质、场上作风启示、表现力等 

都具备男性化的特征和风貌。 

f2)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男性化的内涵。前国家队主教练蔡 

振华在2002年全国乒乓球工作会议上谈到女子技术男性化,主要指主 

动意识变化及应变全面综合分析处理事件的能力,其中包含悟性、胆 

量、意志等诸品质要素,要建立积极正确的思想方法,摆正主管和客 

观、iJII练和比赛、技术和战术、实力和变化、保险与冒险等诸多方面 

的关系,克服女子的狭隘、简单、偏激、保守、固执的通病。应该说 

这对女子技术男性化的内涵做了比较深刻的说明。乒乓球女子技术男 

性化不是一个首相的概念和命题,而是一个具有十分丰富内涵,特别 

是经过 _l练可以为女子运动员所掌握,并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的指 

标体系其具体表现为依托心理、体能等要素的男性化内容和特征的 

技战卡:一是稳定的心理素质、积极主动地意识。如马琳、王励勤等 

一批优秀男子选手部内含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在强大的压力下,动作 

放得开,临场袁现出了无往而不胜的心理控制能力和“唯我独尊”的 

良好竞争意i.}_{,以及勇往直前的顽强拼搏精神。二是充沛的体力、良 

好的身体素质,如男子运动员有超群的力量、爆发力好,比赛中完成 

动作矫踺有力。而女子运动员在比赛中具备了相持球的能力,正反手 

的进攻也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因为速度、力量上的欠缺,关键就是 

身体自 素质,使击球的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但是打法先进、技战术 

运用合理。女子运动员在强化自己个性化打法的基础上,能充分合理 

地运用优秀男子运动员的高级技术、先进技术和尖端技术,如前三 

板、反拉等技术精细娴熟、准确到位:四是灵活的步伐,快速移动的 

能力。优秀男子运动员在步伐上更加灵活,而女子运动员在意识上的 

差异对其具备更高的要求,才能做到更好的防守和及时的进攻 五是 

明显的特长技术,优秀男子运动员都具备自己特色技术,并能在比赛 

中积极应用 

2 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男性化构成要素分析 

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男性化具体表现为依托心理、体能等要素 

的男性化内容和特征的技战术,所以男性化的技战术及其依托的体能 

特征,心理特征都是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男性化的构成要素 

(1)女子技术男性化的体能特征。从目前乒乓球运动员的情况 

来看,优秀男子运动员具备高超的控制球能力和良好的身体灵活性, 

急求的力量大和速度怏;女子运动员在灵敏性、下肢爆发力和耐力方 

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主要原因是从1997年开始,中国乒协在每年优 秀运动员调赛中测试3000M跑,这使各队普遍重视运动员的长跑训 

练,使绝大多数队员的慈祥素质得到了提高。长期以来,无论是国家 

队还是省队,或者是体校,都偏重女子技术训练,而忽视女子体能训 

练,有些教练甚至错误地认为已经长时间联系了技术训练,体能消耗 

的差不多了,就不能再训练了,这种观点是绝对错误的。不管是教练 

员还是运动员都要有“体能是提高技术的一个保障”的意识,否则技 

术水平也不能提高很快。目前乒乓球运动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特别是中国女子选手在技术上的进步已经不是很容易,但是体能上还 

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我国国家女队来看,代表中国女队最高水平的 

张怡宁、郭跃等人的体能方瑶也存在一些不足,张怡宁的实力强、防 

守好,发球和接发球严密,在目前女子运动员中排名世界第一,但是 

她主动上手抢攻和主动得分的能力不是很强,一旦对手不顾一切地发 

长球抢攻、近台用速度压住她的中路的时候,张怡宁往往表现的不够 

从容。在2006年女子世界杯乒乓球比赛上,郭焱以更加凶狠的打法战 

胜了张怡宁。这些都说明张怡宁打法不够凶狠,强有力的进攻能力有 

待进一步提高。郭焱的凶狠面具有男性化的特点,力量和速度比较突 

出,但其柔韧、身体灵活性方面略显不足。因此,我们既要重视女子 

运动员的技术训练,也要高度重视运动员体能的科学训练。 

(2)女子技术男性化的心理特征。竞技体育比赛不仅仅是体力 

的较量、技术的比拼、智力的竞赛,而且还是心理素质的角逐,甚至 

心理素质的作用比体力、智力、技术等更为持久、更为关键。其中, 

运动员的个性、意识和心理能力是影响乒乓球运动员成绩最重要的心 

理因素。①乒乓球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中的特 

征结构,它表明一个人的碱性心理活动和行为,包括能力、气质和性 

格。个性对心理活动有积极地引导作用,使心理活动有目的、有选择 

地对客观现实进行反映,并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个性特征是 

运动员个体心理差异性的集中表现,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兴趣、 

意识、能力的差异性等方面。从总体上看,我国男女乒乓球运动员都 

具有顽强拼搏、上进心强、性格开朗、反应快和接受能力较强的共性 

特点。但由于男女运动员先天遗传和个人成长环境的不同,在个性心 

理特征方面表现出了明显差异性。其差异具体表现在:’一个在创新求 

变上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更勇于刨新,不断挑战 

新的高度。而女选手往往更趋保守、固执、求稳、偏激,思路比较狭 

窄简单,考虑自己更多些;比赛逆境时变化少,头脑不清;比赛顺境 

时变化多,头脑清醒;比赛中遇到关键时刻女选手更容易选择保守求 

稳的打法,更愿意相信和使用自己熟练的技术。技术的完善,本就是 

一个扬弃的过程,短时间内放弃了旧的东西,新的东西又尚未完全建 

立起来,受到一些暂时的挫折也是很正常的,而男队员只要他们认准 

的东西,即使付出一两场球失利的代价,也不会轻易否定。二是在拼 

搏竞争的心态和方式上存在差异。前国家女二队主教练吕林指出:女 

队往往训练可以,怎么练都行,但是害怕竞争、害怕比赛,而竞技体 

育就是要竞争。男队员加班训练时,更多的是以一种比赛的方式进行 

对抗训练,而女孩子这种现象很少,除非你安排她比赛.否则基本不 

会主动去打比赛。教练也会尝试在训练之外的时间里做些工作,以期 

从心理上激发女孩子的潜能,比如开会时要求女孩子多发言,但她们 

往往不愿意说心里话,甚至怕被主要竞争对手了解她的状态。李晓东 

也谈到:对一些性质不重要的比赛,女孩子不太拼,怕被周围的对手 

适应,尽管这种心眼在男孩子里也有,但是女队显然更为普遍。赛后 

男子运动员喜欢谈论比赛的过程,谈论自己的优缺点,甚至和同伴分 

析技战术 而女子更看重比赛的结果,喜欢谈比赛的输赢,赢球了还 

会谈论比赛的优点,如果输球了,基本上一言不发 男运(转83页)

 ~ 肛 煞~20 年期瑚 

实现终身养生教育的全过程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以“健康第一”提 

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本宗旨的今天,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终身养生意识, 

对大学生终身保持健康状态理念的教育势在必行。传统养生正向身心 

和谐方向发展,未来社会的快节奏、高时效、高技术密集型的生活方 

式,使大学生心理紧张加剧,体力耗能降低,体恼倒置,为补偿这种 

偏差,建议在高校中开设传统养生课程,可以使大学生之间建立一种 

和谐的关系,从而缓解压力紧张,消除心脑紧张。高校时期是奠定学 

生终身养生教育基础的重要阶段,对大学生进行传统养生保健——终 

身养生教育,最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养成终身进行养生保健 

运动的习惯。 

3结论与建议 

(1)结论。①传统养生文化对高校素质教育有推进作用。现代 

社会人们对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养生文化作为高 

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手 

段,因而对高校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②传统养生文化有利 

于提高学生身体、心理、思想素质 养生功法除外形要求动作沉稳、 

舒展大方、简单易学、老少皆宜,是一种集健身、修身养性于一体的 

行之有效的健身手段,通过长期系统的练习,为大学生的健康提供了 

深刻的思想基础,身心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③传统养生文化有利 

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学习传统养生文化可以弥补大学生的人文素 

质欠缺之处,大学生能够在传统养生功法中锻炼自己,深刻体悟其中 

内涵,真正成为一名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底蕴的为社会所需的 

合格人才。④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终身养生观念。养生功法极大地促 

进养生文化理论知识的发展以及丰富养生功法养生保健的内涵。大学 

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和锻炼目标,营造一种良好的养生健身氛 

围。树立正确的终生养生价值观,养成终身进行养生保健运动的习 

惯。 

(2)建议。①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传统 

(接51页)动员平时训练时更泼辣,训练场上大喊大叫的场面经常出 

现,为自己加油挥拳、呐喊,一在性格上也比较外露,即使是在和队 

友争夺比赛的冠亚军时,也为自己呐喊,宣泄自己的感情。而女子运 

动员在比赛中不太张扬自己的个性,积极赢了球,也不显露自己高兴 

地情感。②乒乓球男女运动员的意识差别。人的意识是“客观现实在 

人脑中的反映,是心理活动的高级形式,是自党地心理活动”。在任 

何一个运动项目中,意识都是抽象的概念,只有把它运用到在技术、 

战术中,它才具有实际意义。意识在比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可 

以称之为“无形的技术、战术”。“无形”,因为它看不见、摸不 

着,“技术与战术”指的是在比赛场上,每一技术战术的运用,无一 

不受意识的支配。乒乓球运动员的意思,是指运动员根据比赛的需要 

而采取的各种技术、战术手段在运动员头脑中的反映,是运动员在训 

练和比赛中表现出来的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合理运用技战术能力的 综合概括,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面性的自觉心理活动。 

表1男女运动员意识的差别 单位:人 在2006年对国家集iJII队员男女各l5名运动员的意识差异调研中不 

难发现:由于男女运动员性格、气质、个性、生理上的不同,导致乒 

乓球运动员的意识也有明显的差别。通过对我国男女运动员训练比赛 

时的意识特征表现来看,具体表现在:一是在进攻意识方面,男子运 

动员进攻一是强,在比赛中想尽办法,能一板攻死对方不打两板,能 

进攻得分不凑合赢,发力不发力都行的我发力,对无法进攻的球,控 

制你,让你难受,我下板再进攻。而女子运动员主动进攻的意识只差 

一些,相信“我实力比你起那个”,考来回球制胜,防守尽量自己少 

失误,等待对方进攻失误。二是在洲练意识方面,男子练主动地技战 

术比较多,尤其赛前,练自己的特长多。而女子品是主动要求训练的 

不多,尤其是大赛前,练些摆速之类的“看家本领”认为只要有这个 

熟练了,无谓失误少了,比赛中心里才有数。三是战术意识方面,男 高校论坛 

养生文化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影响,让更多的大学生认识、了解、关 

心、支持和积极参与养生文化活动。②增加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大学 

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养生功法,切忌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宣传舆论 

和导向,营造出一种强烈的社会氛围,发挥中国传统养生功法的优 

势,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文化娱乐生活,增进交流,促进养生功法在 

校园活动中的广泛开展。③不断创新。应该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弘扬传 

统养生功法中的精神,不断创新,使之与学校素质教育更好地结合, 

为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安彦民族传统养生与传统文化U】l搏击・武术科学,2007,4(07): 

84-85 【2】刘浪琪.浅谈传统体育养生理论对高等体育教育的指导意义U1l保 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5(o1):56 ̄58 [3J3 张利,丁亚兰.“养生教育”在中学学校教育中的运用研究U】l阜 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5(02):58 ̄62 【41孙慧,倪依克.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休闲理想的契合U1.体育文化 

导刊,2007,(O1)58--.6o 【515 和海珍,牛永刚中国传统养生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U】.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x ,20(05):155 ̄157 【6】6王敬浩,周爱光.现代体育文化视野中的中国传统养生体育U1.体育 与科学,2008,(02) 【7l阎守扶,宋若云.养生体育的哲学基础探源Ⅱ】.体育学刊,1999,(02) [818 吴正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哲学基础及其独特的风格IJ]体育科 学研究,2001,(01) 【9】9 湛育明.论传统养生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科技咨询导 

报,2(X}7,(25) 【lO1张利,丁亚兰,“养生教育”在中学学校教育中的运用研究Ⅱ】阜 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gt)。2008,(02) 

作者简介朱景宏,长春工业大学讲师。 

(收稿日期:2010—10—19) 

子善于运用各种战术,思路清晰,只要是战术需要,该发长球的就发 

长球,该摆短的就摆短,该变线就变线,敢于使用自己的特长技术。 

而女子顾虑多,有时候发长的怕对方打,变线怕对方等住,侧身怕对 

方变正手,处理方式不够积极。 

3结论与建议 

(1)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引领世界乒乓球运动了展地潮流,女子 

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男性化是一种发展趋势,应加强对女子技术男性化 

系统深入的研究。 

(2)男女乒乓球运动员存在总体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绝对的, 

是先天性的;而个体差异是相对的、可变的,是可以通过后天性训练 

等途径缩小或持平甚至超出的。 

(3)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在下肢爆发、身体协调性和小块肌肉控 

制方面和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之间的差别,表明从小就要加强女子运动 

员爆发力和身体协调性的训练,练习技术的同时不断加强体能的洲 

练。 

(4)女子运动员要加强主动进攻意识,改变保守求稳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李克非.女子+男子U】l乒乓世界,2004,11 【21粱宏达“女子技术男性化”有多远U】.乒乓世界,2004,11 f31昊焕群,张晓蓬乒乓长盛训练学探『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11 f41苏丕仁.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f51曾凡星.运动员科学选材【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f6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1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5 i71苏丕仁现代乒乓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人民出版社,2OO3 q I818 白敬锋.许寅生畅乒乓球技术【I】中国体育报,2004.12 

『919谷振江女子技术怎样男性化【I】乒乓世界,2002 12 

【10】李克非.李晓东纵论乒坛格局U】乒乓世界,2008.09 

(收稿日期:2010…10 2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