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少年挫折教育必要性[论文]

青少年挫折教育必要性[论文]

浅谈青少年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的孩子获得了空前优
越的成长环境,以鼓励、赞许为主旨的信心教育和成功教育占据家
庭教育和学校教学实践的主要阵地。但是,在社会给孩子所营造的
这一派盛世景象中,青少年承受挫折的心理和能力却有一定下降,
甚至出现极端行为。
挫折教育 教学实践 成长环境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的孩子获得了空前优
越的成长环境,以鼓励、赞许为主旨的信心教育和成功教育占据家
庭教育和学校教学实践的主要阵地。但是,在社会给孩子所营造的
这一派盛世景象中,青少年承受挫折的心理和能力却有一定下降,
甚至出现极端行为。
国家统计局曾在某地就180个学生及学龄前儿童的家庭进行过专
题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中小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或生活
面临困难或挫折而出现了心理问题。另据一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
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在这些数据中,令人触目
惊心的是,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在我们众志成城的呵护下,孩子们为什么仍会受伤?我们应该如
何做,是继续包办一切、百般的庇护,还是放手让他们去拼搏,去
承受挫折,在战胜困境中修炼身性?这就是我们所探讨的青少年挫
折教育的问题。作为老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在学生的个性
培养上更是担负着重要且意义深远的责任。
一、在信心教育和成功教育的同时,要适当进行挫折教育
以《自信的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掀
起了一场信心运动,核心理念就是“自信心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
质”。此后,美国家长和教师开始以铺天盖地的表扬代替批评,班
级评比项目或校园体育比赛甚至因为担心影响孩子的自信心而不
再计算成绩。逐渐的,美国的这种教育理念随着中国的开放涌入中
国,中国的老师和家长们也非常重视对孩子的信心和成功教育。
当然,适当的赞许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成就感,培养孩子的信心,
塑造乐观自信的个性。我们也看到成长中的90后,00后一个鲜明
的标志就是乐观、自信、感觉良好。他们自小受到了无数的赞扬和
肯定,每个人都似乎自信满满,相信自己与众不同,相信自己大有
可为。这种良好的感觉在家庭、在学校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
但是,过犹不及,泛滥的表扬让他们不再拿表扬当回事,竞争的
匮乏会消磨孩子们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甚至,我们推而广之,
设想一下,如果面对复杂的社会,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面对无法
突破的困境,他们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坚持下去,有没有豁达的个性
灵活应对,能不能亦刚亦柔,游刃有余。毕竟不管是人生还是事业,
虽然需要我们坚强如钢,但识势、坚韧、通达都是必不可少的人生
品格,老子向来倡导以柔克刚,他以为比比钢强更高的境界是,百
炼成钢化作绕指柔。而挫折教育可以充分锻炼孩子的韧性,培养孩
子我想,从这意义上来说,挫折教育是对信心教育和成功教育必要
弥补。
二、教育途径
挫折教育如何进行?这并非学校教育独立就能完成的,所以需要
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协同进行。
首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负担一部分责任。不管
是学前教育还是基础教育阶段,每学期都会不定期地如开设家长课
程,或者是召开家长会,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课程或是家长会的形
式,向家长们灌输这一理念,倡导他们减少对孩子的溺爱和协助,
让家长们首先明白,一味顺从孩子的愿望,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
不是真正地爱孩子,要逐渐意识到,要学做“狠心”父母,称爱孩
子的更高一层境界就是“爱他更少一点”。应该让孩子了解家长的
困难,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参与处理一些棘手的事
情,教育孩子勇敢面对困境,不能帮助孩子逃避困难,更不能包办
代替,比如在他遇到学校的批评或同伴的排斥时,不要急于出头替
他“讨回公道”,而是要抚平孩子情绪,给他一点时间孩子冷静下
来认真分析原因所在,正确面对批评和挫折,并且尽量独立面对,
想方设法自己处理状况,虽然并不是什么大事情,最后成效或许不
乐观,相信孩子会在一次次处理挫折的经历中逐渐成熟起来的,以
后孩子才有可能能正确地对待批评教育及其他一些挫折。
其次,学龄青少年大部分时间与老师一起度过,学校和老师的引
导在孩子的心理成长中作用重大。学校要开展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
挫折教育。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教育案例,以一些伟大人物英雄
人物的抗挫折的事迹来感染鼓舞学生,也可以选取孩子们身边克服
困难的小事及时肯定,因势利导,为他们应对挫折奠定心理基础;
现在,大多数学校专设心理咨询老师和心理咨询室,可以以信箱或
讲座,或者一对一辅导的方式对学生,尤其是某些问题学生进行心
理疏导,消解其心理上的垃圾,还孩子一个清净乐观的心理状态;
通过劳动课、体育锻炼、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方式来
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通过劳动操作,通过体育活动,孩子的身心
可以得到磨练,在集体协作的和谐、自由氛围中,很多不必要的郁
闷或苦恼也可能一扫而空;学校里能达到教育效果的方式方法也有
很多,但作为班主任老师,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班主
任老师一定要保持敏感的爱心和责任心,时时注意孩子们的心理动
向,敏锐捕捉情绪变动的痕迹,以便对其进行及时纠正和正确引导,
尽量将问题消解在萌芽状态。
再次,学生自己的心理塑造。从哲学上讲,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关
键,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引导必须要通
过学生的接受和内化才能真正有效。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
辨别能力和心理素质,要真正懂得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
校。
青少年要恰当确立目标,过高的期望不是对自己的正确评价,也
容易遭受挫折。权衡多方因素,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然后制定
切实可行的目标,才能通过不断的努力获取成功的体验。面对挫折,
在客观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积极主动地态度,身体力行寻找突
破途径,战胜挫折的体验比轻而易举的成功更令人兴奋。另外,青
少年还要摆正心态,恰当宣泄。俗语说人生事不如意十之八九,主
观即使努力,也并不是每件事情都会恰如所思所想,作为一个正常
人,消极情绪也难以避免。青少年要正确面对,采取多种方式,适
度地宣泄和释放。要懂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道理,转移注
意目标,选择其他的兴趣点,在其他方面取得心理平衡。也可以把
自己的烦恼对老师、家长、同学、朋友倾诉,一方面可以从至爱亲
朋处得到安慰,另一方面,倾诉本身就是一种情绪释放。
三、结语
老子曾以“舌存齿亡”来警喻世人以柔克刚的道理,在竞争日益
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刚强执着固然是必不可少的品质,只有刚强,
才能英勇顽强一往无前追求信念,但是,正因为竞争激烈,世事纷
繁,我们在拥有一颗坚强的心灵的同时,要懂得刚柔并济,“何意
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挫折是人生的必经历程,经历了挫折和困
境的磨砺,意志更为坚定,人格更加完善,要尝试着在一次次失败
的打击中百炼成钢,成就自己能屈能伸,灵活豁达的个性,这不仅
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的必备品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