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9《权利法案》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 未经议会同意, 自由的。 选举权 国王无权废除法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 律或停止法律的 论或议事之自由,不 立法权 执行; 应在议会之外任何法 未经议会同意, 院或任何地方,受到 国王不能征税 ; 弹劾或询问。 征税权 言论自由权 未经议会同意, 为伸雪一切诉冤,并 为修正、加强与维护 国王不能在和平 法律起见,议会应经 时期招募或维持 常集会。 集会权 常备军 军事权 《权利法案》
一、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传统:《大宪章》 ——有限的王权
《大宪章》内容:
国王在征税等重要事务上, 必须征求贵族同意; 国王不得随意侵犯贵族的人 身自由……
《大宪章》精神
法律高于王权, 国王也不得违反!
一、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历史传统:《大宪章》——有限的王权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成长 新贵族:按资本主义方式来
英国君主 英国政治制度运作示意图 立宪制特点 国家象征 1.国王统而不治 拥有行政权 统而不治 (国家元首、最高 形式任命 内阁(首相) 国王 权力象征) 行 集 2.议会主权至上 多 任 组 政 体 (实行代议制,掌 数 命 监 负 阁 握立法权,是权力 党 责 督 中心) 下院 议会 上院 3.责任内阁为核心 权力中心 贵族 选 (掌握行政大权) 拥有立法权 举 4.三制合一 行政监督权 (君主制、贵族制、 选民 军权等 民主制的混合体)
一、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历史传统:《大宪章》——有限的王权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成长 (3)政治因素:斯图亚特王朝的倒行逆施 17世纪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激化 《大抗议书》与内战爆发
2.过程:
一、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建处 立 死 1649年 共国 和王 国,
护国政体 1653年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 政体的建立与发展
授课教师:肖学 2015年3月25日
单元综述:本单元以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的 确立和发展为主线,介绍了西方主要国家资产阶级民 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 了君主立宪制。 (2)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共和制,将“ 三权分立”学说首次付诸实践。 (3)法国经过艰难曲折的共和之路,于1875年颁布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4)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1871年颁 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责任内阁制形成过程
1742年2月沃波尔内阁失去议会信任, 被迫率内阁集体向议会辞职。 开创了内阁失去议会信任时,内阁应 集体向议会辞职的先例 1783年,乔治三世任命年仅21岁的小皮特 为内阁首相。议会一片哗然与嘲讽,“把 国家委托给一个小学生来管理”。但是血 气方刚的小皮特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 举。结果他大获全胜,得到新议会的支持。
议会选举权的扩大
1689年 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
1830年 1832年
1867年 1884年 贵族 民主
只有不到10%的成年男性有选举权 (土地贵族和金融资产阶级)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城市小资产阶级与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 工业资产 阶级民主
公民 民主
两党制
“内阁制”的由来
内阁,英文“Cabinet”,愿 意是密室。光荣革命前,国王召 集少数重要人物在自己的密室开 会,商讨国家大事,这是英国现 代内阁的起源。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据 《王位继承法》,由德意志的汉诺 威选帝侯继承王位,即乔治一世。 乔治一世不懂英语,也对政治不感 兴趣,经常缺席内阁会议。 1721年沃波尔被任命为英国第 一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 部门工作,内阁制形成。
英 国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曲 线 图
过 程 (
1688年
光 荣 革 命 结 束
1640~1688 )
1660年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革命爆发 1640年
时间
“进口”的国王: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9《权利法案》
问题: 1.概念:什么是君主立宪制? 2.为什么把《权利法案》的颁布,看成是英国 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 君主立宪制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 主权力的政治制度。
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9《权利法案》
原则:确立议会主权至上,限制王权。
意义: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 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向法治 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的发展时期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与完善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2.议会选举权的扩大 3.两党制的发展
问题: 1.概念:什么责任内阁制? 2.责任内阁制是怎样形成的? 3.归纳责任内阁制的运作原则? 责任内阁制: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 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光荣革命” 是哪两派人发动的?后 来这两个党派演变成英国的哪两个党?现 在英国是哪两个党轮流执政?两党制又是 如何推动英国民主制度发展完善的?
托利党和辉格党; 保守党和自由党; 保守党和工党。 两党竞争,有利于权力的监督与制衡。
延伸扩展
• 问题:有学者说,英国的政 治制度具有三大特点:连续性 、渐进性、创新性。结合所学 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上议院
下议院
今天的上院会场
今天的下议院会场
内阁 (密室) 托利党 辉格党
内阁制
保守党 自由党
责任内 阁制 保守党 工党
本课小结
1.一条主线 2.两个趋势 3.三个转移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立、发展、完善过程
:君主权力逐渐削弱 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立法权由国王到议会
行政权由国王到内阁 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到 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 移到公民民主
第一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与发展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9《权利法案》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2.议会选举权的扩大 3.两党制
一、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 • • • 问题: 1.革命前英国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2.为什么会爆发革命? 3.革命后英国的政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经营牧场和农场的贵族群体。
一、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历史传统:《大宪章》——有限的王权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成长 (3)政治因素:斯图亚特王朝的倒行逆施
詹姆斯一世
“ 君 权 神 授 ”
查理一世
一、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1)历史传统:《大宪章》——有限的王权 (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成长 (3)政治因素:斯图亚特王朝的倒行逆施 17世纪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激化 《大抗议书》与内战爆发
开创内阁失去议会信任时,内阁可 以任内阁首相。
英国政治制度运作示意图
国家象征 拥有行政权 统而不治 运作原则: 形式任命 内阁(首相) 国王 (1)内阁由多数党上 行 集 台组阁,多数党领袖 多 任 组 政 体 出任内阁首相; 数 命 监 负 阁 (2)内阁成员与首相 党 责 督 共进退,集体对议会 下院 议会 上院 负责; 权力中心 贵族 (3)议会不信任内阁, 选 拥有立法权 举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 行政监督权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选民 军权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