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中国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民族文化保护》中提出的“确定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这一目标而建设,由于目前仍处试验性阶段,因此各保护区暂定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待日后条件成熟时正式命名为“文化生态保护区”。
迄今全国共有1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列表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福建省)
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安徽省、江西省)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青海省)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四川省、陕西省)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广东省)
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湖南省)
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浙江省)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山西省)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山东省)
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云南省)
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云南省)
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