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安全问题研究

幼儿园安全问题研究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幼儿园安全问题研究

1 绪论

选题依据

保育和教育结合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特点。幼儿是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确保幼儿安全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赋予幼儿园的基本义务,也是家长和社会赋予幼儿园的基本责任,更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4条规定“教育、体育、卫生行政部门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完善体育、卫生保健设施,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第52条规定“国家鼓励社会团体、社会文化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有益于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社会文化教育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第17条规定“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第19条规定“幼儿园应当做好保育、教育工作,促进幼儿在体质、智力、品德等方面和谐发展。”

近年来,由于幼儿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特别是汶川地震给我们到来的强烈震撼,使幼儿的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出来,教育机构的安全教育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关于幼儿园安全问题的研究不多,特别是实践研究更少。本研究便深入幼儿园,探讨幼儿园安全教育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对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改善幼儿同安全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研究综述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 据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意外伤害是儿童致伤、致残、致死最主要的原因。国际疾病分类标准中,将意外伤害分为跌伤、碰伤、交通伤、刀割伤、烧烫伤、溺水、电击伤、爆炸、中毒、自杀等14类。世界各国的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意外伤害最常见的是交通事故、跌伤、烧伤、溺水、中毒和自杀等,在不同国家存在一定的差别。如美国儿童的意外伤害以交通事故居首位,其次为溺水、自杀、火灾等。对于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约翰·戈登的研究认为造成意外伤害的因素有三个,即宿主因素、病原因素和环境因素。宿主因素主要指人的性别、年龄、性格、生理状况、反应快慢、处事态度等:病原因素主要指导致意外发生的物体,如利刃、水火、毒物、玻璃等;环境因素主要指意外发生时的情况,如气候、位置、时问、季节、地理等状况。幼儿个体因素指幼儿作为意外伤害的主体,其生理和心理发育水平及状态是影响幼儿伤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德国和日本都非常重视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主张在真实的环境中对幼儿进行教育。因为真实的生活是充满了各种危险因素的,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保护自我不受伤害在他们看来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自我保护教育被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部分。由于发现幼儿独自在家中应对陌生人时很容易引“狼”入室,给自己带来危险,因此教育部门特别制作过主题为“不要开门”的专题节目,瞥方也专门为孩子制作了独自在家的安全手册,让孩子在涂涂画画中记住应对陌生人的一些安全守则,如接听电话时,不告诉陌生人自己的名字和地址等相关信息,有任何不对劲,要打报警电话等。对于这样的自我保护教育,幼儿园更多的是要求家长参与,将这些安全守则转换成亲子游戏的一部分,让孩子在与家长的游戏过程中学会自我保护的技能。除了让孩子们学会避免生活中人为造成的危险,幼儿园每月进行一次火灾、暴风雨等灾难的逃生演习,让孩子们掌握逃避自然危险的能力。

国内研究综述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按照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幼儿园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与家庭和社区密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3 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健康发育,在幸福的童年生活中,实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并作好入学前的准备。

但是,当前很多人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有些人认为幼儿教育可有可无,与小学、中学、高等教育相比不那么重要。实际上,幼儿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对于一个人品性和习惯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应该说,幼儿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教育。虽然在人接受教育的全过程中,越靠后的教育越能接近成品。其实,人才培养的最关键阶段不在最后,而在最初阶段,是在一个人开始社会化进程的开端。

郭春发在《幼儿园常见事故类型及教师的义务》一文中,总结了幼儿园伤害事故的表现形式主要有:(1)幼儿游戏时受伤。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意外事故引起的,即使教师在现场,幼儿的伤害也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幼儿在活动中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活动时不小心绊倒、相互之间碰撞以及其他的伤害都是不可避免的。(2)因教学设施引起。滑梯、攀登架、小城堡、海洋球、蹦蹦床、秋千等大型玩具年久失修,存在着安全隐患,此外,幼儿园园舍中楼房占大多数,教室、楼道、走廊、上下楼梯也是容易出事故的地方。(3)儿童走失。(4)由于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所致。(5)幼儿被他人接走。由于幼儿园管理制度有漏洞,造成幼儿被他人接走。(6)外来人员侵入。外来人员容易趁人不备,溜进幼儿园,造成损失。(7)幼儿园组织校外活动引发事故。(8)幼儿自身原因所致,如幼儿患某种疾病、体质弱、身体残疾等。

研究意义

通过分析引起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探讨避免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的对策,从而促使幼儿园加强安全管理,降低幼儿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促使教育部门和相关的政府部门能审视幼儿园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出台相关政策减少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并且为进一步开展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科研工作提供了依据。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4 研究方法

(1)通过查阅大量的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资料、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干预的文献,了解事故干预的有关的理论和方法。

(2)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了解我国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的现实和干预现状,寻求改善幼儿园伤害事故干预的有效策略。

2 当前幼儿园面临的安全问题

由于幼儿自身引起的安全问题

幼儿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差。由于幼儿年龄小,缺乏安全知识经验,识别危险和自我保护能力差,加上活泼好动、又好奇、好探索,在活动中对危险事物不能做出正确判断,不能预见行为后果,如:幼儿在跑来跑去时,对迎面跑来的其他幼儿却不知到躲闪。有的幼儿在骑木马时,不顾坐在后面的小朋友,自己突然走开等,部是幼儿不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出现什么后果的表现。幼儿面临危险时不会保护自己,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应有的防范知识,不知道躲避风险。

在家庭教育方式上存在偏差和过度保护,家长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什么事也不敢让孩子去尝试做一做,视自己的孩子为小皇帝、小公主,限制孩子的活动,过多地对幼儿采取各种保护性管理措施, 忽略了对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失去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机会。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只管孩子生活吃饱穿嗳,忽视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家长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孩子出事故,家长就束手无策。

有些幼儿同存在安全制度不严,管理不善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5 安全工作在少数幼儿园管理中,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这说明少数幼儿园安全责任意识不够,没有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对安全工作不够重视, 幼儿园安全制度不健全,内部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有些幼儿园食堂、食品的卫生条件差,存在安全问题

少数幼儿园食堂硬件设施落后,食品进货渠道不规范,食堂炊事员不断更换,个别炊事员无证上岗,商品存在“三无”食品,卫生设施较差,食堂卫生安全有待加强。

有些幼儿园设施没备存在不安全隐患

由于有些幼儿园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如:大型活动组合器械、滑滑梯、攀登架、转盘、蹦跳床、荡秋千、木马、海洋球等大型玩具年久失修,同时,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消防设施落后、陈旧,消防器材不足,消防通道不符合要求的现象。

3 幼儿发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幼儿安全问题的原因很复杂,就从幼儿入园期间发生意外,总结有以下几个原因:

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也有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卫生保健领域有了很大的进步,新的检查手段、新的治疗方法、新药、新疫苗的使用以及完善的预防措施的实施,使得一些危害幼儿生命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家用电器的普及,城市建筑的高层化,又成为威胁幼儿生命的新因素。在幼儿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运动器械,有各种电器,如电视机,录音机等,还有高高的阳台,楼梯……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多,幼儿发生危险的机率就越大。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6 监护人的防范意识不强,缺乏安全意识

在幼儿园,老师和保育员就是孩子们的监护人。老师不能只注重幼儿在园的“知识”教育,保育员也不能过高地估计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特别是托班和小班的孩子,更应该时时刻刻提醒他们。在我所在的实习幼儿园里,就因为下雨天出现天气潮湿,泛潮的现象,特别是卫生间的地板上汪水比较严重,有不少幼儿进卫生间时出现滑倒,甚至摔破头的严重后果。这一事故的出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应该时刻关注季节,天气的变化,做好准备工作,避免发生危险,时时不忘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还有些监护人意识到外界存在着的一些对幼儿发展不利的因素,但只是一味地对幼儿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少出事”,许多本该孩子做的事情他们全部代劳,严格限制孩子的各种活动,剥夺了孩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结果孩子缺乏基本的对危险事物的防范能力,发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故。

来自幼儿本身的原因

幼儿处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体的各种机能水平较低。在幼儿发生的事故中,摔伤头、磕掉牙、骨折、坠落、溺水、车祸等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幼儿体质较弱,体能发育不完善,运动机能差引起的。另外,学龄前儿童的个性特点及认知的发展程度也是导致儿童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活动度高、敏感性低的孩子更易发生意外伤害。儿童的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对意外伤害的认识不足或有不正确的认知。有研究表明,有%的幼儿“喜欢从阳台窗户上往下看”,%的幼儿认为“红绿灯只管汽车和自行车,不管行人”,%的幼儿认为“过马路的时候汽车不敢撞我”。可见及早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而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课程尚不完善,因此对孩子进行适宜的安全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关资料表明:儿童意外伤害最常见的主要有车祸、跌落、烧伤、溺水、中毒和自杀等。据报载,某幼儿园小朋友趁门卫不注意,偷偷溜出幼儿园,去玩水,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7 结果滑入水中。后虽被救出,没有酿成严重后果,却引发了一场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纠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健康领域目标也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并要求幼儿园要“密切结合幼儿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的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这些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发生在幼儿园,幼儿入园后,生活学习都是在幼儿园里,所以,保证幼儿在幼儿园及园内外活动中的安全,是幼儿园应尽的职责。

4 加强幼儿园的安全体系建设

加强幼儿园安全制度建设

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幼儿园实行依法治园、规范办园的主要内容,也是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基本依据。

完善的安全制度是幼儿园安全管理的基础

幼儿园的各类安全制度应规范、齐全,包含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如:幼儿园安全保卫制度、消防安全制度、食品安全制度、消毒制度、保健安全制度、园舍建筑安全制度、设施设备安全制度、财产安全制度等。

健全的安全小组机构,为幼儿园安全管理运行提供指引

幼儿园安全小组组长由法人亲自担任,成员由安全主任、保教主任、后勤主任、保健医生、各级组组长、各班班主任、保育教师、社区代表、家长代表组成,涵盖社区、全园各部门与各岗位人员,保证机构设置范围的全面广泛性。

签订安全责任状,各岗位职责明确,使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