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职院校搭建有效载体构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搭建有效载体构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高职院校搭建有效载体构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新的经济形势下,就业难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

通过对国家高职骨干院校和重点高校进行对比分析,总结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目前的发展现状,提出高职院校应当建设好创业孵化园、校企合作以及互联网+教育这三各部分,打造出特色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人数多、就业难的困境。

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鼓励和提倡更多的大学生在毕业以后选择投身创业。

高校应联合一切社会资源打造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帮助大学生走好创业实践阶段。

经过对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和河北经贸大学进行了创业教育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分析总结高职院校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的优势和不足,并从两方面着手深入分析和研究,为探索建设符合高职院校发展和办学特色的学生创业实践平台铺平道路。

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发展现状
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以加强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

”在政策的引领下,各高职院校都相继构建了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但平台的建设的周期较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起步较晚,创业体系发展还不完善,重理论轻实践的创业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中普遍存在,高职生实践经验缺乏,导致学生在今后进行创业实战时的成功率极大地降低。

(二)创业孵化园的建设不到位。

创业孵化园的建立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不完善、缺乏大学生创业基金,设施不到位,没有形成完整的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配套机构链。

在大学生创业大赛中一些好的创业实践项目无法得到开发并使学生付诸于创业实践。

(三)互联网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还处在探索阶段。

用互联网带动创业就业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目前,不论是高校还是高职院校,互联网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大都处在理论和宣传当中,没有具体落实到实处。

二、高职院校搭建三方载体构建特色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从全局着眼;注重实战引领,搭建三方载体,力求构建出以贯穿人才培养为先导的特色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一)建立和完善创业孵化园打造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建设一批一体化的创业园,入驻校内创业园的学生可以充分锻炼自我,在找客户,与客户达成协议,建立营销关系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自我经营和自我管理。

学生的实践项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再投入到校内创业园中,实现自我生存的目标。

高职院校在创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下,参考高校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成果,将校内外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建设成功了集教学、模拟、实践、培训等为一体的大学生创业服务项目,并成功入驻了创业孵化园,项目通过成功孵化。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省市级大赛为先导,将首批在校内真实注册的公司如“蓝胖子创业服务团队”进行创业实践拓展,最终创办出集开放性、多样性为一体的集群式创业孵化企业。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将引入管理公司作为创业园区的孵化器,经营管理模式带入市场化,使创业实践平台与市场接轨。

(二)加强校企合作拓展校内外創业实践平台。

校企合作建立高职院校产学研基地,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真实的创业环境进行创业锻炼,依托校企合作进行创业体验,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学生可以创立企业。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受到重点高校在校企合作实践探索中的启发,注重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的有机结合,依托校企合作的优势先后与50多家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与实习就业等相关协议。

成立服务外包及呼叫中心,将高校的“实验区”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外延进行了有效拓展。

其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建学习岛的新模式,为在校教师和实习生提供更好的创业实践教学和技术交流的平台。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在了解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创业实践技能。

(三)依托互联网载体搭建创业实践网络平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开辟了新的途径。

部分学生开始通过微信、QQ与手机APP界面进行销售与服务等创业实践活动,但只是零散的兼职,没有形成规模。

学院将与北京全维智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全维智码信息技术和工业4.0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技术,为创业的学生提供了先进的网络资源。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将依托计算机应用的专业优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秦皇岛信息化产业基地的建设中去,将与中国联通、东软秦皇岛等各大网络公司合作,联合开发校内外互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建设信息港的宏伟目标。

三、总结
本文以实地调研为基础,通过查阅相关的校刊、期刊和文献著作等相关资料,
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查找各高校当前的创业实践平台发展现状和促进措施的开展情况。

主张重视创业实践探索,推进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达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实现产学研的高度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