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常见问题分析及建议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市政道路的建设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升,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都在不断的完善提高,因此,有关部门对待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也要重视,用娴熟的技能和严谨的管理保证道路的质量。
对施工质量的监督是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遵守有关的设计和工程规范,保证工程质量,杜绝质量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解决措施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our country,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level are also constantly improve, also increase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s are constantly improve, therefor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management work to also want to attention, with proficient skills and strict 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road.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is the key to all problems, to comply with the design and engineering standards, guarante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put an end to happen the quality problem.keywords: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the measures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 市政道路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1.1 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①道路基层强度不达标,减少了使用寿命。
②质量控制不严格和盲目加快施工速度,导致路面不平整、断裂、移动以及车辙损坏。
③在铺设沥青期间造成破坏。
④道路局部破坏严重、塌陷和不平整,是整体规划不合理、不经商议随便挖掘等原因所致。
⑤道路局部坡度设计不合理,使行车不方便以及易存积雨水等。
1.2 防治市政道路质量问题的措施①对施工原材料进行强有力控制与检测。
质检工程师亲自负责,对有关原材料要进行统一的取样检测,符合标准才可进入工地。
所有材料要进行有序的摆放,并用薄膜布覆盖严密。
②对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和检测力度要加强,比如在混凝土路面施工时,根据质量要求设专门人员对材料进行检查,并且做好相关记录。
特别注意检测基层与路面是否平整、标高误差、基层密实度、弯沉等。
③加强施工前的技术交底,要求技术工人熟练掌握工序的施工工艺,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
④制定奖罚制度,鼓励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 在市政道路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准备工作与技术控制要点市政道路建设与城市的生产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
但是,在现如今的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工作往往不够严格,以至于在投入使用后过早的产生质量问题。
所以,必须要在做好施工准备的基础上对技术要点进行有效控制。
2.1 做好施工准备1)相关监理和工作人员要仔细阅读施工图纸,对合同文件与技术规范进行全面地了解和掌握。
2)监理人员要对取土场和弃土场的方位、施工周边地貌以及控制桩的设置等项目进行准确地调查与核对。
3)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布置和短期设备的使用、维护,建设施工通道。
4)对路线中、边线进行恢复,其中包含路基坡顶、坡底、边沟、借土场、弃土场、打桩等内容,设置标示后项目工程师应对其进行检查。
5) 要将路基石填方的地质土壤按要求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计算出最佳蓄水量与最干密度,还要对各种指标进行分析,并且写出开工申请,交予工程师批准。
6)对路基占地与取土场范围内进行清理施工,去除杂土、草、树根树皮、障碍物等。
在清理施工过后,要用压路机对场地进行全面的碾压,让土质的密实度达到施工规范要求,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相关验收要求。
7)要在借土场、弃土场和路基两端的红线范围之中挖一个临时的排水通道,对排水通道进行临时建设,要保持施工现场始终处在良好排水的状态,使工程以及周边农田免受冲击,并且防止淤泥的产生。
2.2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要点1)在路基开工之前,第一步要进行定线测量,其中包括导线、中线、横断面的检测与修补。
市政道路的测量精度要求以国家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为准。
在整个工程开始之前进行放样,把路基边缘、坡口、坡底、周边护坡道等具体位置放出,注明轮廓,最后要经过工程师的批准。
在工程周围与借土场提取有代表性的土壤,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标准试验方法,对其密度、含水量等指数进行试验。
2)清理施工现场和挖除杂物。
在整个路线经过的地区内,进行树木、杂草、灌木丛等进行清理。
路基的一定范围内要按照要求清理,对路基周围比较危险的建筑物进行适当的增固,对于文物古迹等要进行妥善的保护。
3)路基挖方。
在路基挖方施工之前,要进行绘制,所有的图纸和报告要经过监理工程师确认批准、审批后,按照图纸,经过工程师确定的位置、高度和横截面进行施工。
4)路基填方。
铺筑试验段要根据所选材料的试验结果与选择的碾压机通过试验段的铺筑,所写报告要确定土方一次松铺厚度、选择的机器、碾压数量等,最后交给工程师进行批准,然后进行填方施工。
在路基填方完成之后进行路基整修,去除各个控制桩,检测路基的中线、宽度、横纵坡以及相应的高度,使用人工或者人员配备机器整理成型,之后进行取土场的处理。
2.3 工程质量的保障措施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效益是密不可分的,也侧面反映出工程单位的管理能力以及团队的效率。
要开展质量管理竞争活动,在规章范围内严保质量关,实行工程师负责制,并且有否决权,做到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3 对市政道路施工前后提出的若干建议在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中要注意很多问题,要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能够更好更有效率地进行,要保证工程在使用后的质量。
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要提高工程质量的管理,使地方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更好的发展。
以下是对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施工前要有完善的施工体系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可以保证道路质量管理能有理有据,通过建立体系,可使工程更加透明化。
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到所有会遇到的情况,比如在后期招标中,要有相关的体系避免贪污腐败等现象发生。
另外,还要增加政府在招标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有关举报与处理体系进行完善。
因此,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能够预防招标之中的腐败行为,为工程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3.2 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材料质量管理施工材料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的高低,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材料质量在全部质量影响因素中更是占到了70%的比例,因此,必须要给予材料质量控制工作以足够的重视。
对于工程当中有偷工减料或者使用劣质材料的现象,有关部门要严把质量关,严禁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杜绝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现象。
另外,要对材料的监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材料质量的管理意识,定期对使用的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抽检,确保材料符合要求。
有条件的单位还应建立一个材料管理队伍,对整个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进行系统、整体的管理,时刻保证工程质量。
3.3 施工过程中抓好现场管理做好现场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强硬措施,不能在建设过程中讲情面、走过场。
所有相关的施工建设人员资质都必须经过审查,不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的人员立即清退,施工质量不能保证的队伍要进行更换。
在工程现场要有相应的质量保证机构,要有明确的质量管理标准,只有达到了标准才能给予合格;严格掌控施工顺序,确保工程有效率,并有条不紊的进行,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把质量关卡,只有合格了才可进行下一项;对于现场的突发问题要及时查找原因,分析原因,并且在第一时间予以解决,防止事态恶化造成大的事故,要把所有出现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4 施工后期的监管力度要加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与结束之后都要有相应的质量监督机制,对于相应道路质量问题的基础工程结构与其功能等方面,保证有优良的管理规范。
在工程现场的试验室里面,对施工质量的试验要做到足够的重视,防止工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做到从容有序的应对。
另外,还要建立相应的补救部门,对整个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进行补救,防止有些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而影响整个工程。
4 结语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迅猛发展,新建、改扩建市政道路工程项目为城市文明发展,对城市交通的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质量监督不达标,导致不少道路在使用前期出现质量通病和很多严重的质量隐患,不仅对行车舒适度造成影响,也不利于通行安全的保障。
建设、监理、施工等各相关单位从业人员都必须要采取各种措施,消除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隐患,提高道路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从而在延长市政道路使用寿命的同时,为城市发展和交通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