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边缘人

社会边缘人

社会边缘人 篇一:城市边缘人的社会思考 城市边缘人的社会思考 -----------------城市农民工的现状分析社会调研课题 课题单位:零九贸经市场营销专业 课题人员:王锦泽 课题时间:二0一一年八月 目录 一、农民工产生原因 ........................................................................ 3 (一)农民工的概念 ..................................................................... 3 (二)农民工产生原因 ................................................................. 3 二、农民工现象城市问题 ................................................................ 4 (一)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 4 1、工资水平 ................................................................................. 4 2、住房状况 ................................................................................. 5 (二)农民工的发展状况 ............................................................. 6 1、社会保障情况 ......................................................................... 6 2、精神文化生活 ......................................................................... 7 3、农民工的融入状况 ................................................................. 7 4、农民工权益问题 ..................................................................... 8 5、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 ......................................................... 9 (三)新生代民工的发展困惑 ................................................... 10 三、农民工问题基本解决方案 ...................................................... 10 (一)农民工问题引发社会各界思考 ....................................... 10 (二)城市农民工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 11 四、附表 .......................................................................................... 13 (一)郑州城市农民工分布 ....................................................... 13 (二)各省给力解决农民工问题 ............................................... 14 作为改革开放后涌现的一个庞大社会群体,农民工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因“亦农亦工,非农非工”的特征,导致其游离于城市生活的边缘,在生存质量、发展状况、融入程度上还无法真正和城市接轨。我从郑州城市中看到农民工生存现状一角,又结合网上的相关资料整理成文,做以下浅析。 一、农民工产生原因 (一)农民工的概念 城市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社会现象,也是其他国家所未曾出现和存在过的新概念。何谓农民工?虽然学术界对农民工的概念尚无统一的界定,但多数学者对此有三点基本相近的认可:首先,他们来自农村,属于农业户口;其次,他们虽是农民,但主要时间是在从事非农生产活动;再次,他们的非农活动不限于工业领域,更多的是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活动。 但在阶层属性方面,学者们看法却有分歧:大多数学者认为,进城农民工的户籍虽在农村,但他们已从农民中分离出来,已较大程度地融入了城市生活,是中国工人阶层的一部分。但也有学者认为,目前农民在经济待遇、社会认同、政治参与等各方面还与市民不具有相同的地位与特质,在户籍制度的负面影响还未完全消除之前,提出“农民工是新的产业工人群体”的说法还为时过早。 同时,据深入调查,发现要实现转变转入城市居民有两大必不可少的条件:①在城市里有稳定的职业和工作。②在城市里有固定的住所。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正在城里务工的亿万农民工都希望实现这种转变,然而实现这种转变并不容易。众所周知。,由于户籍、岗位和技能等制约,进城农民从事的多是最脏、最重、最险、最累的活,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劳动报酬低,解决住房问题比城里人更加困难。 (二)农民工产生原因 目前,已有大量农民工城市,他们干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最脏、最重、最险的活,他们为社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权益在很多地方任然让人堪忧,但大量农民积极入城的原因却是: 大多数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其次是增长见识,提高技能等。农村地区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 农用费用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再加上农村事务繁琐,大多是体力活,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入城市。 二、农民工现象城市问题 调查显示,整体来看,农民工就业状况趋于稳定,却依然经受工资拖欠、合同保险不规范、同工不同酬等现象困扰,工资待遇偏低和发展前景不明拉低了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 调查显示, 37.4%的被访者遭遇过工资拖欠。同时35.1%的被访者没有与用人单位(老板)签订过劳动合同,这对他们维权、讨薪将产生诸多障碍。63.1%的被访者表示单位没有为其购买全部的保险,其中23%明确表示单位没有为其购买保险。65.1%的被访者认为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外地人和本地人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其中35%认为同工不同酬普遍存在。 调查显示,农民工劳动权益受损问题严重,但维权渠道略显单一。其维护渠道,主要还集中在“找基层政府或相关组织”占28.9%,以及“通过维权组织”占27.3%。他们特别信赖政府,找基层组织或向上级政府反映的比例接近四成。 调查还表明,农民工认为影响尊严感的四大因素依重要性排序依次是工作情况、城市生活融入情况、公民权利的实现、与亲人朋友的关系。社会权利的实现占到影响尊严感因素的16%,其中,同工同酬、养老、医疗、维权难等词出现频率较高。这说明,农民工对平等的就业权、劳动和社会保障权、教育和发展权、政治参与权、话语表达权和基本公共服务权,有高的期待,并且认为这些权利的实现与尊严感的获得密切相关。 (一)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进城农民工是城市的边缘群体,保护其基本的生存是在城市立足的基本前提,主要体现在工资水平、住房条件、就业情况等方面。 1、工资水平 随着最低工资制度的推行和城市用工环境的改善,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在近年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行业差距和地域差异短时间内仍无法消除。2010年全国农民工2.4233亿,月工资收入到1690元,比2009年增长19.3%,与2005年相比,增长41.6%。随着经济发展、物价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工资水平仍 将持续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八月启动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国家对农民减少了各项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大多农民依旧选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依然十分辛苦。据了解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平均收入为1000元,一半以上的农民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只有一成超过1500元,男性农民工收入为1070元,女性农民工收入为780元,农民工收入普遍没有城市居民高,他们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工资水平低的职业,他们的收入水平没有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明显提高,究其原因: ①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其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建筑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农民工受技术限制,工资水平偏低。 ②社会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农民工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阻碍个工资水平的提高。 2、住房状况 大量农民工进城,住房问题成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30℅在集体宿舍里,21℅的农民工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8%在工作地点,7%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13%在城市里没有住处。只能往返在城郊之间。 炎炎夏日,当我们走进建筑工地的临时工棚,想了解建筑工地工人的居住环境时,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室内温度甚至超过外面的温度。工人介绍说:“由于工棚用简易的材料临时搭建起来的,隔热性很差,又不通风,所以经过长时间的暴晒以后,室内温度往往比室外还要高,他们的降温设施除了电扇就是室内洒水,一位20多岁的湖北农民工告诉我们:有时热得不行晚上就只能铺上席子睡在露 天,只是蚊虫太厉害,让他们受不了,但总比中暑强。〃不仅他们居住条件差,大多数农民工为省钱都选择自己烧菜,一烧就是几顿,有的甚至还摆到第二天再吃,没有冰箱,剩菜饭都不舍倒掉,在高温条件下极易变质,甚至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此外,为省钱,图方便,喝生水,私拉电线,板房明火烧菜,也是建筑工地民工宿舍的安全隐患,除了电灯,电风扇,电磁炉,电水壶,充电器的电线拉得到处都是而且乱七八糟,很容易引起用电故障,甚至引起火灾。同时用电器明火烧菜也让我们心惊肉跳。由于板房低矮,又是木制结构,人员十分密集,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当问起为何不去集体食堂或外面的餐馆时,他们表示:当 篇二:2015年病句(答案详解) 2015年各地高考病句真题训练 1.(2015·课标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C. 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D. 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