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学习古典文献学的一点认识

对学习古典文献学的一点认识

对古典文献学的一点认识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本学期,我在老师
的帮助下初识了古典文献的皮毛。下面我就来谈一下对这门学科的浅
薄认识。
古典文献学,古典文献学是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文献学等学科
之间的交叉学科,包括古典文学文献整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古典文
献学是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与整理的学科,因此与古代文化
各个分支的研究都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古典文献学是在目录学、版本
学、校勘学等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文献学理论和方法而形成
的学科,为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以及其他涉古学科提供有关
典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文献处理方法。
我国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积累的文献浩
如烟海,举世罕见。经、史、子、集、诗、书、词、曲……门类繁多,
难以计数。不管是学历史、学文学、学哲学还是学天文地理的,都需
要从古代典籍中了解有关各学科的源流和发展情况,因此古典文献的
整理显得特别重要。古典文献学和文学是密不可分的。任何文学能够
供我们研究,首先它必须以文献的形式保留下来才行。同样是《楚辞》,
我们可以从文献学和文学的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会有不同的结果。古
典文献学偏重于目录、版本、校勘,文学则更偏重于语言艺术等。
如何深入了解、有效利用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为现代化建设服
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等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内涵的认识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
为它涉及的内容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而对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太
遥远的不说,从孔老夫子序《书》、记《礼》、正《乐》、订《诗》、解
《易》、作《春秋》算起,少说也有两千五六百年的历史了。但是中
国古代文献学家大多偏重于实践,不重视理论的探讨,所以除了唐初
刘知几《史通》、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校雠通义》等少数几部带
有理论探讨性质的著作之外,最早的文献学理论著作要算郑鹤声出版
于1933年的《中国文献学概要》。但作为一门学科体系的确立,才是
近二十年的事。所以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各家的认识并不一致。
正因为古典文献学是有关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与整理的学
科,因此与古代文化各个分支的研究都有密切的关系,比如中国古代
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史学、考古学等学科
的研究内涵都与中国古典文献学有重合的部分。但是既然是一门独立
的学科,它一定有自己独特的内涵。
我的理解,中国古典文献学是在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等传统
学科的基础上,吸收现代文献学理论与方法而形成的学科,它为汉语
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以及其它涉古学科提供有关典籍的基本理论
知识和文献处理方法。所以它更测重“横”的规律的探讨,而不是像
古代文学那样更重视“史”的规律的研究。
就其内涵的层次而言,至少包括以下层次:第一是传统的“小学”
层面,即目录、版本、校勘,文字、音韵、训诂,这是古典文献学的
基础。第二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之书,即中国文化元典,像《尚
书》《周易》《诗经》《左传》《老子》《论语》《庄子》《孟子》《荀子》
《楚辞》等。第三是历史地理学和官职等,吕思勉曾说,历史地理学
和官职之学是研究中国学问的两把钥匙。在此基础上,才进入各个历
史阶段、各种体裁的专门研究。第四层是古典文学研究的基础学科,
包括:古典文学基本资料的整理,如文学作品总集、历代作家别集的
校点、笺注、辑佚、新编;作家、作品基本史料的整理研究,如撰写
作家传记、文学活动编年、作品系年、以及写作本事、流派演变的记
述与考证等;基本工具书的编纂,如古代文学家辞典、文学书录、诗
词曲语词辞典、戏曲小说俗语辞典、文学典籍专书辞典、断代文学语
言辞典等。这些研究是各类专题研究赖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具有相对
的长期稳定的特点。
中国古典文献的内容如此之多,而且都是专门之学,一个人当然
不可能样样精通。学习这门课的目的,就是要关注、跟踪相关学科的
进展情况。这样,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涉及到某一方面的问题,可
以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最重要、最权威的资料。
二、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对象、任务
关于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对象,古典文献学首先要研究古典文献本
身,包括各类古典文献的体裁、体例、内容、特点、价值,也包括古
典文献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其次,古典文献学还要研究各种古典文献
工作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包括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保护和利用
等等。一句话,古典文献学是一门以古典文献及其整理研究工作为研
究对象的专门之学。
谈到古典文献学的研究任务,我认为古典文献学的研究任务
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通过校勘、辨伪、考证和辑佚等方法,力求
恢复古典文献的原本性、完整性与真实性;其二,通过分析、归纳和
比较,揭示古典文献的内容、特点、价值及发展规律;其三,通过标
点、注释、翻译,编纂目录、索引等,使古典文献便于学者利用和社
会普及;其四,古典文献不仅仅是史料,也是前人观察、认识历史与
人生的学术成果,甚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思想文化成就的重要的物质
载体。白寿彝认为:“古籍著作,其中优秀的部分,是我们民族精神
的重要结晶。我们的民族为什么能这样悠久,为什么能有这样连绵不
断的历史,而且为什么能跟别的民族和国家不同,这都需要在我们古
代典籍里找答案,这才能对祖国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
讲,古典文献学还肩负着挖掘和传承民族优秀学术文化遗产的重任。
三、古典文献学的特点
至于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特点,最突出的是它的综合性、基础性和
实践性。所谓综合性,是指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对象、领域以及所
运用的理论、方法既涉及历史学,同时又与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年代学、历史地理学以及古代文学、中国哲学史、科技史等有着密切
的联系。综合性虽然不是历史文献学的学科性质,但的确是它的一大
特点。所谓基础性,是就历史文献学在历史学的结构体系中所处的基
础地位而言的。所谓实践性,中国古典文献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所谓实践性强,主要指的在大量阅读原典基础上的整理实践。理论再
多,那怕讲的头头是道,不亲自拿着古籍字酌句斟,午夜篝灯,残宵
不倦,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硕士研究生期间,在老师的指导
下,认真仔细地校勘一些古籍,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研究生沉潜
到典籍的最低处,了解它生成的最细微因素,就如同从事生物研究者
对其研究对象进行细胞解剖一样。如版本、目录、校勘、辨伪、辑佚
等都需要长时期的动手实践和经验积累,方能得其门径而取得成就,
而整个古典文献学学科也正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和经验积累的基础
上逐步形成的。
古典文献虽然是静态的、客观的,但人们认识文献的能力以及文
献价值的评判标准都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古典文
献学是有时代性的。任何一个时代,人们不仅要整理研究新文献,而
且要重新认识旧文献,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更新知识、观念,用新的视
角、方法和价值尺度,去重新审视、解读、阐释古典文献,使古典文
献研究更具有时代特点和科学价值。
古典文献学
对古典文献学的一点认识

冯 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