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得过且过”的心理
浅谈中学生“得过且过”的心理
望奎县东升乡中学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皆蹉跎”
——题记
“得过且过”是一种对学习,日常生活,敷衍塞责,缺乏责任心,胸无大志,
没有长远打算的心理表现。“得过且过”心理在某些学生升上表现尤为突出。在
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而“得过且过”心理像一
面墙,摧不倒它,就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提高素质,能力就无从谈起?因此笔者
就中学生“得过且过”心理的表现或因及矫正方法略谈己见
一.“得过且过”心理的表现
1.思想方面
“得过且过”的人常有明日复明日的思想。明知道这件事应该今天完成却总
期待着能够明日去做。例如:有这样心里的学生在完成当天作业时,长找出各种
理由拖拖拉拉,边玩边学,时间晚了就想明天早上早点起床再完成,而第二天早
上起床晚了,上学后,又有了新的任务,这样成绩可想而知
“得过且过”的的人常有侥幸的心理。例如:老师布置同学们做练习,有的
同学认真,全神贯注,有的同学稀里糊涂,不当回事,认为这么多学生老师不会
检查太细,自己不做或做少点对付,老师是不会知道的,这种侥幸心理只会使学
习越来越糟
2.行动方面
思想的“得过且过”必然导致行动上的“得过且过”。 “得过且过”的人明
明知道某件事应该却做甚至应该马上去做,可却迟迟不做或对付过去。做事不积
极、不主动、不勤奋。例如:在我校的:“使眼睛看得更远,看得更清楚”活动
中,当有人监督时,他们会认真的坐一坐。当无人监督时,他就对付一下,认为
少做一次两次没关系
二.“得过且过”心理的成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得过且过”心理的产生的呢?
1. 缺乏上进心
上进心是前进的动力,缺少上进心的学生做事容易满足,多自己要求不高,
“得过且过”的思想就严重,做事不求认真,不求质量,不求快节奏,唱抱着“应
付”的态度和“混过去就行”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而这种缺少上进心的表现必然
导致“得过且过”现象的产生。例如:在每次考试之前,要求每个学生认真准备,
考出一个好成绩,每有“得过且过”的心理的学生认为,考啥样算啥样,对自己
要求不严。于是不去用心备考,应付了事,这种缺少上进心的表现是产生“得过
且过”心理的根本原因所在
2. 缺乏毅力
人人都有惰性,而惰性往往表现在一些小事情上,每天早晨跑跑步,使人健
康和长寿,可在寒风刺骨的冬日,温暖的被窝多有吸引力啊“算了吧,明天再跑
吧,不在乎这一天等等”于是锻炼身体的计划告吹了。每天写日记,这也是一个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坚持了一阵子,有一天忽然会想到:今天太累了,一天不写
没有什么,一星期写几天就可以了,于是睡觉战胜了写日记,行百里者半九十,
惰性赶跑了毅力,在惰性的问床上滋养出“得过且过”的心理
3. 时间观念淡薄
有“得过且过”的心理的人口头禅是“以后再说吧”他们认为时间有都是,
机会是多的。时间具有一维性,他只按照由过去到现在,由现在到将来的方向前
进,他不停顿、不间断、不回复,无声无息,却不知逝者如斯夫,等待他们的是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三.矫正“得过且过”心理的方法
“明日复明天,万事皆蹉跎”,有“得过且过”的人,不严格要求,不想去
求知、发明、拼搏、创造,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教师怎
么做呢?
1. 让学生认识“得过且过”心理的后果
许多人对往事的追悔,往往是当初放松努力造成的。满足于当前“过得去”
放松努力,虚度年华陶醉于现在的“轻松”和“快活”,将给自己留下无限的悔
恨,有些人往往不懂得青春时光的宝贵,无所谓的让青春年华溜走。待日后回首
往事,悔恨不己,却已经迟了。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具体事例,也可以引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些古人的忠告,
让学生引以为戒,时时督促,勉励和鞭策自己
2.帮助学生指定学习计划,并检查督促完成,所有各科作业都按老师规定
的时间保质保量完成,逐步养成不完成作业不睡觉并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改掉
“明日复明日”的思想
要想使学生不落后太远,要想使学生成为生活的强者,要想使学生有所成就,
就让学生远离“得过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