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语音教学教案

现代汉语语音教学教案

现代汉语语音教学教案 主讲人:刘美娟 [ 教学内容 ] 第二章 语音

第六节 语流音变 (教材 P102 ) 二 轻声 三 儿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 ] 详细讲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以及汉语语音的分析方法, 语

言的规范, 朗读技巧等, 要求学生较全面牢固地掌握语言理论知识, 具有熟练地发音和分析 语言的能力,具有说普通话的能力。 [教学方法 ](1 )重视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的讲授,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密切联系学

生的方言实际,边讲边练,做到发音与听音辨音与正音相结合,口头表达 与书面练习相结合; ( 3)结合语境进行轻声、儿化的发音训练,努力让学生掌握轻声、儿 化知识,丰富普通话语感,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 教学手段 ]课件演示

[教学时数 ]2 学时

[ 教学内容和步骤 ] 一、复习旧课 语流音变 一 变调 1.请学生说说普通话中几种变调情况,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它们的变读规律。

2.抽读部分变调的词语,了解学生是否能正确变读。

、导入新课 出示语句: 1 .天上星星像眼睛似的,眨呀眨的,那么亮堂,真有意思!

2. 同学们,把窗户打开透透气,把玻璃擦擦再关上,听明白了吗?

3. 今天早晨我去街上买的东西价钱都很便宜。

由上述语句的朗读正误分析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一)出示课题: 第六节 语流音变 (二)讲授理论知识一 P105 二 轻声 1 .什么是轻声 轻声是一种特殊的音变,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轻又短的调子。

轻声不是第五种声调, 而是一种声调的弱化形式, 是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 是因为词义、 词性、 逻辑和语气的制约而使一个音节的调值消失的现象。 轻声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 只 出现于语言组合之中(如词、短语等)。轻声字在词语中读得既短又轻,在物理上表现为音 长变短、音强变弱。

如:哥哥. 婆婆 姐姐. 弟弟.

2 .轻声的语音特性

(1)音高的变化 阴平字 + 轻声字 |2 说过. 车子.

阳平字 + 轻声字 |3 瞧过. 调子. 上声字+轻声字 |4 打过 板子 去声字+轻声字 |1 唱过 样子 (2)音长的变化 当前一音节的声调是阴平、阳平、去声时,后一音节的调形是短促的低降调,调值为

(3)音色的变化

韵母的变化 a. 主要元音舌位趋向这样中央

如:哥哥[kY> ge ] 棉花 b. 有的韵母在口语中仿佛消失

如: 豆腐[fu >f ] 意思[si>s] 孩子 [zi >ze >z] c. 韵母是前响复合元音的,容易变为

单元音 。

女口:妹妹 [mei>me ] 奶奶[nai>n耳 声调也可能发生变化 a. 不送气的清塞音、清塞擦音声母变为浊擦音、浊塞擦音:

如:他的. 说了 姑娘 红的 晴了 头发 坏的 睡了 漂亮 当前一音: 节的声调是— 上声的时候, 如:耳朵 使唤 口袋 后一个轻声音节的调形是短促的半高平调,

老实 调值为144

[xuA>xu ]

如:爸爸[PA bA] 秧歌[kwg ] b. 送气音变为不送气音:c. 塞擦音变为擦音:

如:钥匙 [ chi>shi ] 3.轻声的分布规律 ( P106-107 )

下列成分普通话中常读轻声 1. 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吧、啊、吗、呢”等(固定、量少、频率 高)。

2. 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头的字。

3. 构词用的虚语素“子、头”和表示群体的“们” 等

4. 方位词中表方位的语素。

5. 趋向动词。

6. 量词“个”。

7. 作宾语的人称代词。

8. 习惯轻声。

必读轻声词记忆: 有规律的轻声词语 无规律的轻声词语: (*两可、 # 两读词) ~ 巴:尾巴 嘴巴 干巴 结巴 下巴 哑巴 眨巴

~ 边:东边 南边 西边 北边 里边 外边 后边 右边 上边 下边 那边

~ 分:部分 辈分 福分 生分 * 成分(身份)

处:长处 好处 用处 益处 害处 坏处 ~ 错处 苦处 #难处 4.轻声的作用

~ 气: 福气 和气 客气 力气 脾气 *神气 * 志气 运气

~ 腾: 倒腾 折腾 闹腾 踢腾 扑腾 蹿腾

*翻腾

~ 实: 结实 老实 踏实 扎实 厚实 密实 皮实 严实 壮实

快:凉 快 爽快 勤快 松快 *痛快

~ 乎: 在乎 热乎 八、、4 玄乎 目m 悬乎 套近乎

~ 当:

妥当 稳当 便当 快当 行当 顺当 停当

~ 钱: 月钱 价钱 工钱 喜钱 *本钱 #赏钱 租钱

~ 识: 知识 认识 见识 意识 熟识

~ 溜: 顺溜 直溜 提溜 匀溜

~ 悠: 飘悠 转悠 颤悠 晃悠

~ 糊:

迷糊 模糊 黏糊 烂糊

~ 净: 干净 素净 匀净

~ 和: 暖和 软和 热和 随和 温和 说和

~ 弄: 捏弄 团弄 撺弄 糊弄

~ 坊: 作坊 染坊 街坊 槽坊

匀实 1) 区别词义:

如: 是非(口舌、纠纷) 东西(物件) 是非(正确、错误) 东西(方向) 2) .

区别词性、词义:

如: 对头(名:对手) 利害(形:剧烈) 区别意义:孙子兵法与宝贝孙子、脑袋瓜子和炒瓜子。 区别词性:大意失荆州与段落大意、十分利害与利害冲突。 (三)实际操练 1 .轻声词语练读

东西— —东西 剥离— —玻璃 虾子— —瞎子 新式— —心事 合资— —盒子 没毛— —眉毛 服气— —福气 老师— —老实 本市— —本事 一丝— —意思 世情— —事情 利器— —力气 2 .文章朗读:朱自清《匆匆》

(四)讲授理论知识二 P108 三 儿化 1.什么是儿化

儿化是后缀“儿”与前一音节的韵母合成一个音,并使这个音节带上卷舌的音色。 ( 1)儿化的发音 分为两种:儿化使原来的音有变化(弱化、脱落、加音等) ,然后加上卷舌; 直接加上卷舌。 ( 2)儿化的作用 2.儿化的作用 A 、表示喜欢的心情脸蛋儿、花儿、小孩儿、电影儿、小曲儿、大婶儿、女孩儿

B、 表示温和的态度

来玩儿、慢慢儿走 山歌儿 、好玩儿 C、 表示微小的性质或形状

米粒儿、门缝儿、蛋黄儿 、小鱼儿、一会儿、办事儿、小脸儿 树枝儿 D 、确定词性

如“顶”作动词, “顶儿”作名词; “一点”是名词指时间, “一点儿”作量词,是“少 量、少许”的意思;盖(动词)--盖儿(名词) ;个(量词)--个儿(名词) ;画 hu 0(动词) 画儿h aur (名词)破烂p ol an(形容词)破烂儿p ol cnr (名词)

E、确定意义

信(信件)--信儿(消息) ; 末(最后)--末儿(细碎的或呈粉状的东西) ; 头t ou (脑袋) 头儿t our (领头的人) 后门h oum en (后面的门)后门儿 h oum enr (非正当途径) 儿化在具有区别词义和辨别词性作用的语境中,该儿化处理的地方一定要儿化,否则 就会产生歧义。但在广播语言中尤其是政治类、科学类、学术类的节目中,对语言的严谨程 度要求较高,要尽量少用儿化;在书面语言或比较正式的语言环境中也不宜多用儿化。 在实际的儿化韵认读中,儿化音与其前面的音节是连在一起发音的,不宜分解开来 读(即不可把后面的“儿”字单独、清晰地读出) 。但在诗歌散文 等抒情类文体中, 有时为了押韵的需要,可单独发儿化韵的音,如“树叶儿,月牙儿 3 .儿化规律( P109 表格) a. 主要元音读作 ar 刀把儿 豆芽儿 一块儿 圆圈儿 小孩儿 一点儿 鲜花儿 好玩儿 笔杆儿 帮忙儿 唱腔儿 蛋黄儿

b. 主要元音读作 er, 或者加上 er 窍门儿 小鸡儿 花纹儿 金鱼儿

棋子儿 脚印儿 麦穗儿 红裙儿

c.主要元音或韵尾读作 ur 、 or 眼珠儿 小猴儿 打球儿 小虫儿

干活儿 符号儿 小鸟儿 小熊儿 雏儿 麦苗儿 被窝儿 打球儿 4 .实际操练

P112 练习题九 4 五)布置作业 P112 练习题八

课后:知识拓展与巩固 附相关内容补充:上声 + 轻声:1 .推荐阅读《普通话导学》 傅国通 殷作炎)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4. )第 51 — 5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