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印PPT课件
000到10 000 年的时间,具有确定性。事实上,人类读 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科学,数据有多精确,都 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 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6.“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运动。”句中的 “死”该如何理解? 【答案】“死”指岩石是不能动的,不能动的岩石却可
一
读一读字音
zōng 踪迹
zhì
装置 lì 沙砾
zhuó 浑浊 wéi 帷幕
lù 山麓
jūn 龟裂
xiē 楔形文字
kū 海枯石烂
二
写一写字形
腐shí( 蚀 )
粗cāo( 糙 )
三
记一记词义 1.踪迹:
行动所留的痕迹。 2.海枯石烂: 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粹,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3.腐蚀:
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使人在坏的思 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 义项)
1.抽象的名词形象化,陌生的形象熟悉化,熟悉的形象趣味化。 从修辞上,就是巧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例如,“时间的脚印”这 个标题就用比喻将时间形象化了,“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运用设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仿佛岩石是记录员似的。这是抽象的
8.文章结尾段有何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总结全
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认识地
球的发展过程,增长知识;还在于帮助我们找寻地下 的宝藏,为人类造福。
【难点探究】文章采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来说明“时间的脚印”? 【答案】作者首先设问:开篇在引用高士其的诗《时间伯伯》
陶世龙(1929— ),生于四川省
安岳县。 1949 年开始创作科普文章, 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与中国文化融合的
研究。参与主编了《科普创作》《科
技写作》《科普创作概论》和《黄河 文化》。部分作品结集为《揭开大地 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 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 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间拟人化,与主题照应,另一方面,通过引用,由生
活时间引④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 离主旨?为什么?
【答案】不偏离主旨,因为写“铜壶滴漏”的计时
方法说明时间是可以被记录的,为下文说明岩石可 记录时间提供了有力的辅证。
4.第⑭段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以记录地壳的“活动”,突出岩石这一功能的奇特。
7.第㉗㉘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答案】举例子。列举“海洋生物三叶虫化石”等 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化石能“帮助我们认识地 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阅读方法解密 举例子作用分析法。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 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说明方法。答题 模式:文章举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事物 (事理)……的特点。
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 书……
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训练默读文章和概括
课文要点的能力。
(重点)
2. 了解本文借用诗歌增强说明效果的特点,掌握运用拟 (重点) 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 3.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 和科学精神。
【答案】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人类因建设 铁路而炸毁山头的事例有力地说明了人类对岩石的破 坏速度之快。
5.“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
厚的岩石。”句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案】本题运用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答题法。不能。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
后,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由设问句一问一答,从而领起全文
的说明内容。接着作者又是用设问句“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 呢”引入,再从岩石形成的过程和岩石记录了时间的踪迹两个 方面进行说明。最后对这一段落即第二部分进行总结:“瞧!
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
一角而已。”这样,通过启承的关键句,理清主体部分看似庞 杂的内容,理解也就容易了。最后一段说明认识岩石中时间脚
时间的脚印?
录时间的脚印?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第一部分(①—④): 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 式之一。 第二部分(⑤—㉙): 具体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部分(㉚、㉛): 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4.山麓: 山坡与周围平地相接的部分。 5.粗糙: (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6.龟裂:
裂开许多缝子。 7.刨刮: 刮平。
意义 是什么
导思1:文章开头是 怎样巧妙引出说明 对象的? 关键词: 时间 导思3:岩石记录时间 脚印有何意义?
说明方法 怎么做
导思2:岩石如何记
岩石
导思4:文章运用哪
些说明方法来说明
1.文章以“时间的脚印”为标题,有何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说明文标题作用分析法。说时间 有脚印是拟人,把时间比成脚印是比喻,本文标题 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抽象的时间,具 体化、形象化,更能吸引读者,使读者产生阅读的
兴趣。
2.文章引用高士其的话有什么作用? 【答案】文章开头引用高士其的话开头,一方面把时
印的意义,即增长知识,找寻地下宝藏。
岩石记录了时间的脚印
时 间 的 脚 印
岩石怎样记录时间的脚印
逻 辑 顺 序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脚印的意义
本文通过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以及认 识这一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说明了自然界的一 切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改变着,人类社会也一样。 因此我们应该具有探索精神,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 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配套课件
8
时间的脚印
说 明 文
1.同学们,谁看见过时间? 2.你是通过什么来掌握时间的? 3.除了钟表、日历……之外,你还从哪里看到过时间的流 逝?
……
时间除了把它的脚印留在大家刚才所说过的那些地方之外, 还把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
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