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版画的表现语言(一)

浅谈版画的表现语言(一)

浅谈版画的表现语言(一)
论文关键词:版画语言艺术观念作品内涵
论文摘要:在版画创作中,最为重要的是画家的思想以及其艺术观念,有什么样的思想境界
和艺术观念就决定着用什么样的版画表现语言去作特定的艺术追求,并最终将决定作品的成
败及作品内涵的深度,所以在版画创作中重视和强化版画的表现语言是极其重要的。
版画因其版材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直截了当的表现过程,通过对不同媒材的刻制处理,去寻
求特殊的艺术效果。因为无论媒材是石、木或金属,在经过刻制之后大都体现出很强的力度,
最后所形成的画面效果往往都具有表现主义倾向,而表现主义是最主要的艺术手法。
谈到表现语言就首先要明确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是表现语言;二是版画表现语言。所谓表现
语言就是表现手法,是画家表现个人情感和实现创作目的的手法。而版画的表现语言则首先
是使用个性化的版画语言去表现画家的艺术观念和思想情感,其次是通过对版画材料的选择
以及版画技法的个性化制作,呈现出独具特性的版画符号。这两者相互联系融为一体,使版
画外在表现形式产生内在本质的艺术升华。因此一幅优秀版画作品的产生,不仅需要画家自
身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丰厚的思想内涵,更需要画家个性鲜明、技艺精湛的版画表现语言,这
在版画创作中是极其重要的。我国版画虽有上千年的历史(图1),但真正的版画艺术创作始
于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新兴木刻。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新兴木刻,深受20世纪初以欧洲
柯勒惠支、麦绥莱勒等一批世界著名版画家创作形式的影响。虽然他们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
法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把目光投向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他们在作
品中表达的不仅是个人主观的情感,而是基于民主和人道的思想,对终日劳作而生活贫困的
劳动人民群众寄予的深深同情。他们的作品中包含着更多人的命运和痛苦,这在动荡的一战
后的欧洲社会特别是德国表现的尤为突出,所以具有撼人的感染力(图2)。它们是社会文化
危机和精神混乱的反映。尤其是欧洲表现主义的版画作品,在版画表现语言上所作出的突破
和所取得的成就,都大大加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造就了世界性的影响。欧洲版画特别是
黑白木刻版画中那强烈的对比和伤口一般的刀痕印痕,都准确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本质,这
也和上世纪20一30年代的中国大背景相吻合,所以中国新兴木刻一经产生就有了大批的参
与者和追随者。但当时还是以学习欧洲版画为主,在版画表现语言上探索较少。在经历了抗
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的风雨洗礼之后,在各个不同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对版画表
现语言的探索都有了才反大的进展,出现了很多在版画表现语言上不断探索和极具个性的版
画家,如吴凡的《蒲公英》(图3)。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版画创作开始由以宣传
政策为宗旨转向了对艺术个性的追求,尤其是在版画表现语言方面,开始了空前的全方位的
探索,进人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版画家更加重视对自身情感的观照,
其一也是最主要的宗旨就是选择什么样的语言才能最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念,其二是对制作
技法的探求,以致很快形成了以学院版画为代表的精英版画,他们最关注的就是对版画表现
语言的探索。这既体现在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上,也体现在版画家的思维方式、创作观念上。
我国版画在经历了从服务于政治需要和地域风情民俗的描绘到对版画本体语言的研究与探
索的过程之后,版画表现语言的突破是我国版画创作进程中最本质最关键的成就之所在。尽
管如此.我国对版画表现语言的探素.与世界知名版画家的创作之间还是存在相当的差距。如
前面提到的比利时著名的现实主义版画家麦绥莱勒,在他所创作的上万件作品中,很少对客
观事物作客观写实的描绘,主要是使用一些他自己所特有的概括手法和完全符号化了的象征
性手法来表现事物,作品线条坚挺有力木味十足,画面变化丰富。如他在1920年创作的《烟》,
从工厂烟囱里冒出来的都是工人及其家人的生命,这些看似简单的形象却县画家用针钾的目
光经过深刻的思考从缤纷繁杂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其版画表现语言极其深刻(图4)。总之,
历史上每一个伟大的版画家都在尽力用自己个性化的版画表现语言传达他们的观念,为我们
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版画中所蕴涵的表现语言不仅仅是
一种技术处理上的不同,更应该是版画家在画里画外所彰显出的灵魂的独特光华。它全部的
核心价值则在于其承载的思想内涵即艺术家的思想、艺术观念和艺术表现力—这是版画表现
语言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基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