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维修电工中级工培训教材(PPT 63页)
维修电工中级工培训教材(PPT 63页)
在室温或光照下价电子获得足够能量摆 脱共价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并在共价键 中留下一个空位(空穴)的过程。
复 合:
自由电子和空穴在运动中相遇重新结 合成对消失的过程。
漂 移:
自由电子和空穴在电场作用下的由电子) 自由电子(在共价键以外)的运动
空穴
空穴(在共价键以内)的运动
南磷集团 维修电工(中级工)培训
培训人:高亮彰
模块三 模拟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1、常用电子元器件 2、放大电路 3、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4、信号产生电路 5、直流稳压电源 6、典型应用电路分析
常用电子元器件
一、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1、半导体的导电特征
半导体 —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路的交流通路,将交流通路中的三极管用其微变等 效电路来代替,即得到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
画交流通路原则:
1. 直流电压源视为短路; 2. 视电容对交流信号短路。
交流通路
RB
RC
+ C2
RB
RC
C1 +
+
RS +
us + ui
uo RL
RS +
EC us +
ui
+ uo RL
RB
RC
+ C2
RB
B
ui
uo
C
共集电极
三极管放大的条件: 发射结正偏 、集电结反偏
2、各元件的作用
三极管: 放大元件。 电源VCC:保证发射结处于正 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 置,为输出信号提供能量。
集电极电阻RC :将电流的 变化变换为电压的变化,以 实现电压放大。
RB C1
+ + ui
RC
iB iC
+ uBE
+ C2
半导体的导电特征
I
IP
IN
+–
I = IP + IN
电子和空穴两种 载流子参与导电
在外电场的
作用下,自由电 子逆着电场方向 定向运动形成电 子电流IN 。空穴 顺着电场方向移 动,形成空穴电 流IP 。
结论: 1. 本征半导体中电子空穴成对出现, 且数量少;
2. 半导体中有电子和空穴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IEICIB
IE (1)IB
总结: 1.三极管在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
向偏置的条件下具有电流放大作用。 2.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实质上是基
极电流对集电极电流的控制作用。
3、特性曲线
a、输入特性
iBf(uBE)uCE 常数
iB
C
B
u RB
+
+ 输入
E
回路BE
EB
iC
+
uC输回E 出路
IE
RC
+ EC
齐纳击穿:反向电场太强,将电子强行拉出共价键。
雪崩击穿:反向电场使电子加速,动能增大,撞击 使自由电子数突增。
四、稳压二极管
1、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I/mA
稳压管是一种特殊的面接触型
半导体硅二极管。
+
正向
符号
工作条件: 反向击穿
UZ
O
+ IZ IZ 反向
IZM UZ
UZ /V
2、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2、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RB C1
+
+ RS
+ ui
– us – RE
+VCC
+ C2 +
RL
uo –
RB
IB + UBE
IE
+ UCE
RE
+VCC
射极输出器
直流通路
I E I B I C I B I B ( 1 β ) I B
BE
膜
E
铟球
N型硅 P型硅 N型硅
C
P
N型锗
B
P 铟球
C
(a) 平面型
(b)合金型
三层半导体材料构成NPN型、PNP型
collector
集电极 C
— 集电区
N
集电结
基极 B
P — 基区
发射结
base N — 发射区
发射极 E emitter
C
各区主要作用及结构特点
发射区:作用:发射载流子 特点:掺杂浓度高
扩散电流 等于漂移电流, 总电流 I = 0。
2、PN结的单向导电性
a、加正向电压(正向偏置)导通
I P区
N区
外电场使多子向 PN 结移动,
中和部分离子使空间电荷区变窄。
外电场
内电场
I = I多子 I少子 I多子
+
扩散运动加强形成正向电流 I 。
U
R
限流电阻
b、加反向电压(反向偏置)截止
I
P区
I E I C I B 3 .5 7 0 .0 m 4 1 .5 m A A
rbe30( 0)(1)2 IE((6 m m))A V A uR rb L e 3 0..9 5 76 27 7.6 7
30 (3 0.5 71)1 2 .5 ((m 6 m)) V A 0.96 k 7r i R B /r b / er b e0 .9k 6 7
N型
+4
+4
+4
N 型半导体的简化图示
正离子
+4
+5
+4
磷原子
自由电子
电子为多数载流子 空穴为少数载流子 载流子数 电子数
多数载流 子
少数载流 子
P 型半导体
在硅或锗的晶体中掺入三价元 素硼。
P型
+4
+4
+4
P型半导体的简化图示
负离子
+4
+3
+4
硼原子
空穴
空穴 — 多子 电子 — 少子 载流子数 空穴数
死区 电压
0 U Uth iD = 0
Uth = 0.5 V (硅管) 0.1 V (锗管)
U Uth iD 急剧上升
U(BR) U 0 iD < 0.1 A(硅) 几十A (锗) U < U(BR) 反向电流急剧增大 (反向击穿)
反向击穿类型: 电击穿 — PN结未损坏,断电即恢复。 热击穿 — PN结烧毁。 反向击穿原因:
iC / mA
4
3
50 µA 40 µA 30 µA
2
1200 µµAA
IB = 0
1
IC
IB C
A B
mA +
RB
3DG6 E V uCE
RC EC
EB
O
2
4
6
u8CE /V
输出特性曲线
放大电路
一、基本放大电路 1、组成
三极管电路的三种连接方式:
E
ui
C
B
B uo ui
C
uo
E
共基极
共发射极
E
本征半导体 — 纯净的半导体。如硅、锗单晶体。
载流子 — 自由运动的带电粒子。
共价键 — 相邻原子共有价电子所形成的束缚。
硅(锗)的原子结构
硅(锗)的共价键结构
Si 2 8 4 Ge 2 8 18 4
简化 模型
+4 惯性核
价电子 (束缚电子)
自
+4
+4
由
空
电 子
穴
+4
+4
空穴
空穴可在共 价键内移动
本征激发:
ro RC
RC一般为几千欧,因此,这种基本放大电路 的输出电阻较高。
例 在共发射极基本交流放大
电路中,已知VCC =12V,RC
RB
=RL=4k,RB =300k
37.5C1 +
试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
阻、输出电阻。
+
ui
RC
iB iC
+ uBE
+ C2
+VCC
+
+
uCE
RL uo
解:IBV R C BC 30 110 230 A40A
RB
RB
工 作
IC IB
点 U C E V C C R C IC
RB
RC
IB IC
+ UBE
+ UCE
+VCC
直流通路
例 在共发射极基本交流放大
电路中,已知VCC =12V,RC =4k,RB =300k 37.5 试求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RB C1
+ +
RC
iB iC
+ uBE
+ C2
+VCC
ro RC=4k
四、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
1、电路构成
RB C1
+
+ RS
+ ui
– us – RE
+VCC
+ C2 +
RL
uo –
ie
ii
ib
us+ Rs RB
RE
电路图
交流通路
+
uo
RL
电路由基极输入信号,从发射极输出信号,从 交流通路可知,集电极是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的 公共端,故称共集电极电路。又由于是从发射极 输出信号,也称为射极输出器。
动态分析的目的:确定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输 入电阻和输入电阻。
分析方法:微变等效电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