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浅议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浅议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中学(718000)
职高语文教学是一个怪圈,说它怪是因为职高语文教学没有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没有
给他们应有的文学素养,相反却走上了一条向分看齐,只看眼前的不归路。职高毕业的学生
大多数依然错字连篇,书面表达能力低得可怜。在这里,教学相长变成了教学相克,久而久
之,学生越学越不想学,教师越教越没劲。只有改革才能给职高语文教学带来一阵春风,一
片绿色。

要改革,首先要弄清楚怪圈形成的原因,找到源头才能有的放矢。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最大
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职高的考试机制,另外一个就是职高的教学内容。职高考试中最重要的
莫过于水平测试,而水平测试是从一个很小的范围里出的接近百分之七十的原题,平时月测
试题的透明度就更大了。职高学生大多数本来就不是很爱学习,认为语文没用的学生就更多
了,再加上这样一种考前死记就能过关的考试机制,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再看教学内容,教
材陈旧,与学生专业有关的内容少得可怜,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就更是凤毛鳞角了。这两
大原因严重制约着职高语文的教学改革,要彻底改变这两方面不是个人能完成的,但是不等
于个人就没有办法,大环境无法改变但是可以通过改变小环境来达到改革的目的,真正做到
发展学生的语文智力,把职高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1背课方面
11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知道自己的学生心里在想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厌恶,
知道学生的语文水平,智力情况,这样就能占据主动,每一步的改革就有了依据。背学生是
背课的第一步,不了解学生,一切努力都徒劳。

12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背课。教师一定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特点背课,既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让学生有所收获,难度要合适,太难学生会失去兴趣,太简单学
生又不屑于顾。要多用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能力。

2教学内容
21教学内容要有吸引力,职高学生厌学,教师要善于启发,善于引导由浅入深一步步地
把学生引入文学殿堂。

22教学内容要于学生的专业密切相关。职高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而往往忽略文化课,这时
语文教师就要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把语文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
种工具,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从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

23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教材内容旧没关系,教师要学会把教学与时事结合起来,新旧
结合学生会更爱学。

24教学内容要有实用性。语文只有用才会越来越会用,越来越有用,因此,语文教学一
定要体现实用性。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语文是有用的,语文是有趣的,是有生命力的。只有让
学生学会用语文,才会让他们真正感到语文的魅力。

25教学内容要体现美。语文是美的,文学是美的,要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得到的不仅
是知识,还有美,还有情感。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认识到什么是美,要让他们受
到情感的撞击,让他们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性美的最好工具。

26教学内容要兼顾眼前和未来。要以当前任务为重点,也要注意长期效果。平时要把基
础夯实,以提高能力为主,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要利用考试任务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紧
迫感。
3考核机制
31考核制度要尽量体现学生的学习状态。传统考核制度最大的缺陷就是反映学生的学习
成果,却无法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建立一种合理的考核制度,尽量体现学生的平时学习状
态,又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不是只以试卷为准,要与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挂钩,结合学
生本身的水平综合考虑。

32考核制度要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的作用。要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的重要,让他们认识
到,现在学习不好没关系,努力就行,现在学习好,要更努力才行,否则分都不会高。

33考核制度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学习不同的水平来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让每个学生都
有前进的动力,也要让每个学生找到自信。

4教学方法
41教学方法要体现职高的特点。职高学生大多数素质低,不爱学习,但对自己的专业还
是比较重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职高的这一特点,控制自己教学难易程度,启
发学生发现学科间的关系。

42教学方法要兼顾个体与全体。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一定要在充分发展某个个体的同时顾
及全体的发展。多采用活动法,讨论法等,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又要抓住机会
充分发展某个正在活跃的个体。

43教师要教给学生方法。要让学生学制一定的方法,然后鼓励他们利用教师教给提方法
自己去研究,自己去学习,从而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以上是职高语文教学改革的四个重要方面,其实只要掌握“素质教育”的原则,发展学生的能
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就应该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让我们从怪圈中走出来吧!不要被眼前
的利益迷惑,不要抱怨学生的素质低,只有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好的学生,教师应该给自己
充充电,打打气,职高语文教学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的,让我们放下包袱,带着重
任轻身上路。
收稿日期:2010-4-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