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多酚氧化酶的提取与褐变的条件与抑制》
实验时间:2010年11月17日12:30-17:10
实验目的:我们希望探究马铃薯切开后为何会变色及如何抑制。于是我们决定尝
试提取多酚氧化酶并研究其褐变的条件。
实验原理:我们通过3组实验,提取粗酶液,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粗酶液的颜色变
化来探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实验过程:
一、提取粗酶液
1.取10.0g 洗净去皮的马铃薯块茎,切碎,放入研钵中。
2.加约15ml的磷酸缓冲液研磨成匀浆。
3.匀浆后4层纱布过滤,得到一次过滤粗酶液。
二、进行对比试验
1.在第一次获得的粗酶液中,我们为了熟悉试验仪器,将粗酶液在离心机中以
4000rpm离心10min,得到棕黄色液体,在容器底部有白色沉淀。将离心后上层清
夜倒入1号试管,20分钟后棕黄色液体变为深棕色。一个小时后无明显变化,4.5
小时后发现上层液体出现黑色颗粒。
2.第二次我们仅将粗酶液离心3min,这是为了防止粗酶液在离心过程中反应,影
响后续实验,离心过后粗酶液无变色,分别将试液倒入4号5号试管。将4号试管
在酒精灯上煮沸后静置,将5号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1分钟后静置。此时两个试管
均较浑浊,10分钟后两个试管均出现部分沉淀,20分钟后4号试管分成上下两层,
上层透明,下层为白色沉淀。5号试管分成上中下三层,上层为白色絮状物,中
层透明,下层为白色沉淀。40分钟试管后无变化。说明加热可以抑制多酚氧化酶。
3.第三次同第二次离心3min后将粗酶液加入8.2.7.3.6号试管,将2号试管加入较
多氢氧化钠溶液,7号试管加入较少氢氧化钠溶液,在3号试管中加入较少稀盐酸,
在6号试管中加入试管稀盐酸,8号试管不做处理进行对照。4.5小时后8号试管中
液体变为灰色,上层出现极细的黑色颗粒。2号试管中液体变为棕黑色,上层出
现极细的黑色颗粒,下层较透明。7号试管中液体变为灰色,上层出现极细的黑
色颗粒。3号试管中液体变为棕灰色,上层出现极细的黑色颗粒比下层棕色深。
号试管中液体变得极为浑浊,不透明,无沉淀分层现象,为白色。
4.最后我们进行了一次验证实验,将4块马铃薯切为1cm×1cm×1cm大小的方块。
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用纸吸干
高一(17)班 李罡 陈帆影 张文祥
2010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