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社区卫生服务站对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展开心理状态调查,并对调查结

果展开分析。根据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具体心理状态提出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通过护理心理干预,患者心理状态有了

明显改善,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用药方式也有了明显提高,从而对高血压达到了良好的控制和改善效果。其中病情显著改善150

例,有效40例,无效10例。结论:准确的心理状态分析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的改善和控制病情的作用十分显著,值

得在社区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社区;老年高血压;护理;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6-0119-02社区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姜蕾*桂文*吴金玉*

*武汉市中医医院(430000)2012年1月14日收稿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以高血压为主要危险

因素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给社

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高血压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疾病。高血

压病病程长、见效慢、多反复发作,病人长期受疾病的折磨,情绪波

动大,身心疲惫,多数病人存在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

因此,做好老年高血压病病人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有重要的意义。

而传统的单纯药物治疗虽然能在短时间内降压,但其综合治

疗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因此心理护理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

了探讨心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笔者所在社

区卫生服务站对就诊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

的基础上,展开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收到了良好

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社区卫生服务站2010年10月~2011

年2月就诊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男115例,女85例;年龄

在61~85岁,平均68.5岁。本组患者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

其中I期80例,Ⅱ期90例,Ⅲ期30例。合并有肾衰竭者10例,

脑血管疾病者15例,冠心病者8例。

1.2方法

1.2.1心理评估方法及结果。通过查阅病历资料,检查患者各项生

命指标,与患者面对面交谈,了解患者当前阶段的心理状态,并告

知其异常指标,现将其心理状态总结如下。

1.2.1.1过度乐观。此类社区老人对其病情过度乐观,或者文化水

平较高,对自己的病情有一定的认识,具体表现有两种。一种是过

于自信相信自己的判断,按自己主观意愿行事,随意增减降压药

物,自我主张,对医护人员建议不采纳,置之不理,按自己经验凋

整。另一种是过于相信药物作用,能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按

时服药,经常询问病情,但忽视了自身的能动性,病情稍有变化就

十分紧张。

1.2.1.2沮丧。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多是由于退休或长期卧床,社

会角色突然发生转变,产生心理落差;同时由于活动范围狭小,同

外界接触少,感到孤独。多表现为沉默,对外界事物缺乏兴趣。

1.2.1.3过度悲观。患者由于不了解病情,凭自己主观来判断病情,

高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严重者甚至丧失治疗的信心,对病情恢复

不抱希望。一般者表现为按医嘱服药,但对药效持严重的怀疑态

度,严重者则拒绝服药甚至自行停药,不再接受任何治疗。

1.2.2心理护理: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

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高血压病人比健康人

更内向、情绪不稳、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心理生理研

究提示,精神紧张可引起高血压。心理不平衡可促进心血管疾病

发生,而心血管疾病本身又可进一步造成心理紧张。护理高血压

病人,需要从病人的社会环境、躯体状态和心理因素同时着手。

1.2.2.1心理疏导:患者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

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因此,

对待患者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根据患者特点,有针对性地进

行心理疏导。同时,让患者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帮助患者训练

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对人对事有一颗宽容心的人。1.2.2.2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的抑郁或情绪激动,急剧而

强烈的精神创伤可使交感-肾上腺素活性增加,血压升高。因此,

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减轻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激动、紧张等不

良刺激,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要了解老年患者的性格

特征及有关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心理疏导,教会患者训练自我控制

能力,对于易激动的老年患者做好家属工作,减少不良刺激,保证

患者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1.2.2.3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呼吸、音乐治疗等。综上

所述,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护士必须了解高血压新

的诊断标准及降压目标,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对病人进行健康指

导,加强心理护理,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

1.2.3健康指导

1.2.3.1用药指导:①教育和鼓励老年人经常去社区或医院测量血

压,做到早期检出高血压,以便能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②老年人

高血压在治疗时,所有降压药物宜从小剂量开始,此后在调整剂

量时也应该缓慢。某种降压药物一旦从小剂量开始后,即使效果

欠佳也应等待1周再缓慢增剂量,这是因为老年人的所有反应机

制均较缓慢之故。③尽量联合用药,单一用药需用剂量大,容易产

生不良反应。经常应用联合用药的组合如:利尿剂+转换酶抑制

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利尿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

利尿剂+钙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钙拮抗

剂+转换酶抑制剂。④有糖尿病并存时,应尽量少用或不用β受

体阻断剂或选用高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如血糖控制困难或不稳

时尽量避免利尿剂的应用。⑤根据最新的高血压指南,血压应控

制在120/80mmHg水平。最好能选用长效制剂,当然同时要考虑

患者本身所能承受的费用。⑥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及药物不良

反应,及时调整药物;中枢性降压药物最好避免使用,以免引起健

忘、多梦、忧郁等。

1.2.3.2饮食指导:原则上以清淡、易消化、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

醇饮食为宜,少食多餐,多吃水果及蔬菜,尤其芹菜、卷心菜、白菜

等以及豆制品。由于钠盐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故饮食不

宜太咸,尽量少吃咸菜、酱菜、咸鱼、咸肉等,大米含钠较面粉少,

故吃米饭较面粉为佳。应改变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保

持大便通畅,多饮水。

1.2.3.3适当运动: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

成外,还能增强肌肉、骨骼,避免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强食

欲,促进肠胃蠕动、改善睡眠。坚持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压,如步

行、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等。

2结果

通过护理,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了显著的改善,健康的生活方

式和正确用药方式也大大改善,从而使病情收到了良好的控制和

改善效果。

3讨论

我国2010年全国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

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加。61~70岁、71~84岁和大于等于85岁3

个年龄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8.3%、35.4%和36.3%,且其并

发症也随之增加。因此,对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及控制,如何提高高

血压病人的服药率和控制率,避免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显得尤

其重要。社区护士应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有效地消内蒙古中医药

除患者的紧张感和陌生感,增强患者的主动性和自信心,从而使

患者的不良情绪对病情影响降至最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开

展针对性护理和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心理护理干预对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7.

[2]孙艳红.176例高血压病人膳食调查及饮食指导[J].护理学杂

志,2001,8(16):451.

[3]尚海鹏.高血压防治新进展[J].新医学,1999,30(4):244.

[4]刘海燕.高血压病人临床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0,8(15):590.1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