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高血压是指在未使抗高血压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持续或非同日 3 次以上收缩压≥14O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

其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者超过半数。

老年高血压是指除了血压升高,还伴有心、脑、肾的损害,且排除假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的全身性疾病。

它是导致老年人脑卒中、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肾衰竭和主动脉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一)护理评估
1.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合理膳食的掌握情况。

2.评估出入量是否平衡。

3.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如缺乏体育锻炼、超重、中度以上饮酒、高盐饮食等。

(二)身体状况
老年高血压的表现与中青年有所不同,除头晕、头疼、耳鸣、失眠、乏力外具体见以下几方面:
1.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 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混合型的2倍。

收缩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舒张压降低或不变,导致脉压增大,脉压比收缩压或舒张压更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血压波动性大老年人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的波动均明显增大。

尤其是收缩压,一天内波动达40mmHg,约
1/3的患者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

血压大的波动性使老年人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3.症状少而并发症多在靶器官明显损害前,半数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无症状,而脏器老化、长期高血压加重了对靶器官的损害,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0%,其中冠心病、脑卒中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与血压密切相关。

4.多种疾病并存老年高血压常与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前列腺增生肾功能不全等疾病共存并相互影响,使其治疗变得更为复杂,致残、致死率增高。

(三)护理措施
治疗与护理的主要目标是将血压调整至适宜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和致残率,延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收缩压目标150mmHg,鉴于舒张压过低对机体有害,其水平应保持在60-65mmHg以上,具体措施如下:
1.一般护理(1)环境舒适不良环境刺激可加重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如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等,以利于老人充分休息。

护理操作应相对集中,动作轻巧,尽量避免影响老人休息。

(2)适当运动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危险性分层确定活动量。

极高危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高危组以休息为主,可根据身体耐受
情况,指导其做适量的运动;中危及低危组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坚持运动,运动量及运动方式的选择以运动后自我感觉良好、体重保持理想为标准。

(3)血压监测老年人血压波动较大,所以应每日定时、多次测量血压。

又因为老年人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测血压时必须强调测量立位血压。

2.用药护理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指南遵循以下的顺序:(1)治疗前检查有无直立性低血压;(2)选择对合并症有益的药物;(3)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4)应用长效剂型,每日1次;(5)观察药物副作用:如虚弱、眩晕、抑郁等;(6)防止血压过低,出现不适应及时监测血压。

3.健康指导高血压治疗的长期性决定了其防治工作的重要性,需要通过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康复指导等工作,降低高血压的各种危险因素。

(1)健康教育与老人进行面对面宣教,提高其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其自信心,使老人明确定期监测血压、长期坚持治疗的重要性,避免出现不愿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的三大误区,养成定时定量服药、定时定体位定部位测量血压的习惯。

(2)生活指导 1)减轻体重:可通过减少总热量摄入和增加体力锻炼的方法减重。

减重速度因人而异,但首次减重最好能达到5kg 以增加信心。

2)膳食调节:减少膳食脂
肪,补充优质蛋白,增加含钾多、含钙高的食物。

减少烹饪用盐及含盐量高的调料,少食各种盐腌食品。

多食蔬菜和水果。

提倡戒酒,因为酒精可增加降压药的抗性。

3)精神调适:保持乐观心态,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避免情绪过分激动。

4)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脑力劳动和体力负荷。

(3)康复运动适当运动不但有利于血压下降,而且可提高其心肺功能。

适当运动包括4 方面:1)适当的运动形式;2)适当的运动强度;3)适当的运动时间;4)适当的运动目标。

运动方式一定要选择有氧运动,强调中小强度、较长时间、大肌群的动力性运动,如步行、慢节奏的交谊舞、重心不太低的太极拳等比较适合老年人。

(4)定期监测每天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尤其是在有自觉症状或情绪波动时,应及时测量,发现血压高于正常时应及时遵医嘱服药物或到医院就诊。

另外,还需定期检查尿常规、生化、心电图及眼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