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国有企业绩效考评问题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xxx 设计(论文)指导教师:xx发题时间:20年月日X x x 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议意见书一、设计题目及内容摘要:设计题目:国有企业绩效考评问题研究内容摘要: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绩效考核在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现,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但是绩效考核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发挥还很不理想,大多数国企经营者对绩效考核仍普遍存在困惑。
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 考核的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等涉及员工的诸多切身利益, 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 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 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
因此,进一步增进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整体了解,客观分析并总结企业绩效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国企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当务之举。
有鉴于此,本文对绩效考核在国企中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国企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次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考评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国有企业企业绩效绩效考核二、重点研究问题:企业绩效考评的内涵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考评的对策分析三、参考文献:[1]童汝根.我国现代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及策研究. 价值中国网,2005.5[2]张健卫、刘玉新.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的生命线[J].人力资源开发,2000,( 7)[3]付亚和,许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4]陈捷.绩效评估研究的新进展[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 (3)[5]储企华.现代企业绩效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6]饶征,孙波.现代企业绩效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7]曾稳祥. 国有企业绩效管理变革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2年3月[8]韩峰.突破国企绩效考核的瓶颈[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1)[9]温静宜.从传统文化看中国企业的绩效考核[J].甘肃科技纵横,2005(4)[10]吴久峰.国企绩效考核误区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8)四、附注:完成设计日期20 年月日答辩日期20 年月日目录引言 (7)一、国有企业绩效考评的基本概念分析 (8)1、国有企业的定义 (8)2、企业绩效考评的内涵 (9)二、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分析 (13)1、对绩效考核的理解偏差 (15)2、绩效指标的确定缺乏科学性 (16)3、考核周期的设置不尽合理 (18)4、绩效考核结果未合理利用 (19)5、没有重视工作分析 (21)6、绩效考核的评价者选择信息失误 (21)三、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考评的对策分析 (23)1、从考核者角度进行的分析 (23)2、从考核规则角度进行的分析 (27)3、从被考核者角度进行的分析 (32)四、结语 (34)国有企业绩效考评问题研究引言绩效考核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障并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有序运转,实现企业各项经营管理目标所必须的一种管理行为。
为了满足市场经济对企业的需求,同时维系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行为,包括绩效考核,必须以科学,规范和有序的方式运转。
在当前国企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已认识到绩效考核在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与此相伴的另外一个现象是大多数国企经营者对绩效考核普遍存在困惑,包括绩效考核目标的设置,过程操作及结果应用等。
因此,进一步增进对绩效考核工作的整体了解,客观分析并总结企业绩效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已成为企业,尤其是国企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当务之举。
绩效考核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和过程,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要真正把绩效考核做实做好,要从战略高度重视绩效管理,强调绩效功能;加强管理,重视绩效考核工作;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激发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企业员工的绩效意识,提升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
有鉴于此,本文对绩效考核在国企中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国企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给出了对策和改进办法。
一、国有企业绩效考评的基本概念分析1、国有企业的定义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从而进行生产经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关于征求对国有公司企业认定问题意见的函》中关于国有企业的定义为:国有企业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国有企业是指具有国家资本金的企业,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纯国有企业。
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联营企业三种形式,企业的资本金全部为国家所有;二是,国有控股企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国有经济控股情况的分类办法》的规定,国有控股包括国有绝对控股和国有相对控股两种形式。
国有绝对控股企业是指在企业的全部资本中,国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大于50%的企业。
国有相对控股企业(含协议控制)是指在企业的全部资本中,国家资本(股本)所占的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企业中的其他经济成分所占比例的企业(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由国家拥有实际控制权的企业(协议控制);三是,国有参股企业。
是指具有部分国家资本金,但国家不控股的企业。
国有与其他所有制的联营企业,按照上述原则分别划归第2、3层次中。
狭义的国有企业,仅指纯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具有企业的基本特征:它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它是由多数人组成的组织体;依法设立,法律确认其一定权利义务。
但国有企业又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它的资本全部或主要由国家投入;其全部资本或主要股份归国家所有。
这同其他全部或主要由民间社会(组织与个人)投资的企业不同。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
建立国有企业绩效考评体系,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创新,也是国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接受出资人监管的一项重要举措。
2、企业绩效考评的内涵绩效考核(Performanceappraisal),又称绩效考评、绩效评估,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和过程,在各大中型国有企业里面越来越重视。
完整的绩效管理过程包括绩效目标的确定、绩效的产生、绩效的考核、绩效的提升等四部分构成。
其中个人及组织绩效的提升是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即通过了解和检查员工的绩效以及组织的绩效,并通过结果的反馈实现员工绩效的提升和企业管理的改善。
企业绩效考评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
尤其是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安然公司的破产以及大众对会计行业的信任削弱,已经把“如何衡量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的绩效”这一问题直截了当的摆上了公众舞台。
在研究企业绩效考评若干问题之前,有必要对企业绩效考评的涵义与基本内容进行界定和明确。
财政部统计评价司对企业绩效考评的定义是: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原理,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考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企业绩效考评体系作为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其构成要素应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1)考评主体。
考评主体一般指与考评对象的利益密切相关、关心考评对象绩效状况的相关利益人。
目前在企业绩效考评主体上有两大代表观点:一是,“单一主体观”。
它认为企业是出资人的企业,评价主体是出资人,目的在于实现出资人收益最大化;二是,“多元主体观”。
它认为企业绩效考评的主体是企业的相关利益方,包括出资人、管理者、员工、债权人、政府以及行业的监管者。
“多元主体观”把绩效考评工作建立在相关利益人的充分关心上,有利于对企业做出客观考评,形成具有可比性的考评结论;有利于企业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弱势,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需要指出的是,“多元主体观”并不是否定出资人在企业各项绩效考评中的作用,而是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因素来关心企业的发展,并把绩效考评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就更有利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并使企业保持长久、旺盛的生命力,从而最终实现出资人长期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2)考评客体。
考评客体是指实施考评行为的对象,包括被考评的企业和企业经营者两个方面,但两方面的客体不能截然分开。
考评客体是一个变动的范畴,任何客体都是相对于确定的主体而言的,它由主体的需要而决定。
企业经营绩效考评的客体由企业相关利益方的需要所决定,如以企业法人的经营行为为考评对象,考评内容通常包括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盈利能力、资产经营水平、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等。
(3)考评指标。
考评指标是指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主体的需要而设计的,以指标形式反映考评对象特征的因素。
反映企业绩效好坏的因素有财务方面的,也有非财务方面的,可以用定量指标反映,也可以用定性指标反映。
指标是实施企业绩效的基础和客观依据。
如果没有反映企业绩效方面的指标,绩效就无从展示,考评也就不可能进行。
因此,考评指标的确定,是企业绩效考评系统设计的重要问题。
在进行考评指标研究时,应注意区分对企业考评和对管理者的评价,应设计适合两类不同考评客体的指标体系。
(4)考评标准。
考评标准是对客体进行分析评判的标准。
企业绩效考评标准是对企业经营效绩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尺。
评价标准一般根据数理统计方法,经测试和调整后确定。
考评标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外部条件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考评标准是相对的、发展的、变化的。
然而,在特定的时间和范围内,考评标准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5)考评方法。
考评方法是获取评价信息的手段。
有了考评指标与考评标准,还需要采用一定的考评方法,从而实施对考评指标和考评标准的运用,以取得公正的考评结果。
目前国内外建立综合考评有多种方法,如功效系数法、专家考评法、经济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主成分法、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
二、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已经加入W T O,我国企业特别是经过了几十年改革的国有企业与国际接轨成为一种迫切需要。
绩效考核作为提高企业和员工绩效的重要工具显得越来越重要。
绩效考核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涉及到战略目标体系及其目标责任体系、指标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等内容,其核心是促进企业获利能力的提高及综合实力的增强,其实质是做到人尽其才,使人力资源作用发挥到极至。
但现实中,许多企业绩效考核都成了“走过场”,存在为了考核而考核、完全脱离实际进行考核、误认为绩效考核就是绩效管理、个人回报不能与绩效挂钩或者只把绩效考核作为一种奖惩手段、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缺乏对考核评价人员的系统培训等问题从而没有发挥出绩效考核的作用,甚至成为管理工作的一项负担,使其走向了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