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蒲公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新用

蒲公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新用

《求医问药}-F半月:FIJSeekMedi ̄dAndAskTheMedicine 2012年第lO卷 第4期 573 

有桂皮醛。 2.3.5内酯类结果 肉桂:橙色 桂皮:无皮。肉桂挥发油中含有丰富的内酯类物质,而桂皮 中不含或含有很微量的内酯类物质。 3讨论 中药用肉桂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4】。桂皮 在中药中也有应用价值,但从药用功能、主治疾病以及化学成分上进行分 析,均与中药用肉桂有明显的区别。因此,桂皮可以用作普通的草药使用, 但绝对不可替代中药用肉桂入瑚5】。对中药用肉桂和食用桂皮进行中药来 源、药用功能、主治疾病、形态、性状、显微以及理化性质等方面的鉴别研究 显示,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综上所述,此鉴别方法可以有效地鉴别出中药用肉桂和食用桂皮,从 而保证中药用肉桂的药品质量。 参考资料 【1】 刘亚静,张仲中药肉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I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 志,201 1,20(23):2969--2990. f2】陈瑞生,陈相银,张露露桂皮与肉桂的鉴别【J】.首都医药,20l1.I 8 (1 7):49 1沈红仙,沈红娟.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的比较与鉴定【J1.中国药业, 201 O,{9(f 6):65--67. 【4J 陈伟,蔡飞,郑友兰,等.肉桂在防治老年病中的应用前景[J].资源开发 与市场,20¨,(4):355--354. 【5】 郑虎占.中药临床应用备要之--[J】.中国临床医生,201 1.59(1):6I一 6 

蒲公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新用 金宏 (浙江永康骨科医院浙江永康321300) 【摘要1蒲公英既是一种野生蔬菜,也是一种重要的药材.而且园其分布广泛,在医学中应用较为频繁.文章便是从分析蒲公英的药理作用、 配伍规律和临床新用全面阐述蒲公英的药用价值。 【关键词】蒲公英;药理作用;配伍规律;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2.7I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523(2012)04—0573—02 作为家喻户晓的野生蔬菜及中药材之一,蒲公英在我国的分布较为广 泛,且别名众多,有黄花地丁,黄花郎等,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属约 2000多种,主产北半球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少数产于热带南美洲,我国有7O 种和l变种,广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及西南各省区,西南和西北 地区最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 0lO版)规定,中药材蒲公英的来源为 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 1蒲公英的药理作用 1.1具有抗茵、抑茵的作用 蒲公英的抗菌作用明显,对金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 菌 绿脓杆菌 变性杆菌、卡他球菌、结核杆菌、流感病毒及多种皮肤真菌均 有抑制作用。由蒲公英组成的中药复方添加于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饲料 中,奶牛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提高,隐性乳房炎发生率显著好转,有效率达&3 %-金忠辉等以蒲公英等五味药研制开发的复方蒲公英注射液 ̄,115牛I临床 型和隐性乳房炎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将蒲公英水浸液进行体外抑菌试验, 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1.2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将蒲公英做成煎剂服用,可以明显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转化,蒲公 英含蒲公英赛醇,蒲公英苦素。鲜用有利尿作用,故能治热淋及水肿,浸膏 有利胆作用。其叶能疏通阻塞之乳腺管,所以蒲公英有利胆、利尿、健胃及 促进乳汁分泌作用。 1.3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蒲公英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对人体肺癌有抑制活性。用蒲公英中提 取的多糖成分给小鼠腹腔注射,对艾氏癌有显著抑制作用。蒲公英多糖的 抑瘤活性与其免疫激活效果有关。日本学者研究药用蒲公英热水提取物具 有宿主细胞调节的抗肿瘤作用,腹腔注射可使小鼠的肿块变小。蒲公英热 水提取物对小鼠后足掌注射艾氏腹水癌(EAC)、MM46 ̄细胞引起的迟发 型超敏反应有促进作用。蒲公荚根有抗致癌作用,小鼠局部皮肤应用其甲 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小鼠皮肤乳头状瘤有抑制作用。 1.4具有保肝利胆的作用 以患有急性肝损伤的大鼠作为试验对象,蒲公英效果明显,它可减少 内毒索所致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损伤,解除抗生索作用后细菌所释放 的内毒导致的毒性作用。在蒲公英提取液中加入内毒素,相互作用后测得 内毒素的活性降低,其减毒倍数为9.3。动物实验证明,用蒲公英煎剂灌胃, 或以蒲公英注射液注射,对四氯化碳引起谷丙转氢酶升高的动物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能显著缓解四氯化碳陛肝损伤引起的组织学改变。 2蒲公英的配伍规律 蒲公英的搭配很多,且不同搭配有着不同的功效。蒲公英配金银花、紫 花地丁,清热解毒,主治痈肿疗毒,红肿热痛;蒲公英配败酱草,清热解毒, 主治肠痈腹痛,湿热黄疸;蒲公英配瓜蒌 漏芦,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治 乳痈以及痈肿疔疮;蒲公英配茵陈,清热利湿,主治湿热黄疸,蒲公英配板 蓝根,清热解毒,主治腮腺炎、扁桃体炎以及咽喉肿痛,蒲公英配鱼腥草,善 清肺热,主治肺炎、肺脓疡;蒲公英配菊花,善清肝火,主治肝火上炎,目赤 肿痛。 3蒲公英的临床新用 31流行性腮腺炎 用蒲公英鸡蛋清糊剂外敷治疗流行}生腮腺炎4o例,效果满意。方法:取 蒲公英2o-3og(干品约20g,鲜品效果更好)捣碎,加入1个鸡蛋清,搅匀,再 加冰糖适量,共捣成糊剂,摊于纱布上,外敷耳前区及下颌角区的肿胀处, 每24h换药t次,一般2~4次即愈。退热时闻最短l天,最长2天。肿胀消退时 间最短2天,最长4天。病程最短3天,最长6天。 3.2麦粒肿 用蒲公英6Og,野菊花l5g,水煎服,每天l剂,头煎内服,二煎熏洗患眼, 每天数次。共治57例,53例治愈,4例未追访。 3.3急睫黄疸型肝炎 用蒲公英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77例,39例用注射液,每天肌肉注射2 次,每次2mL,38例用50 ̄/,煎剂,每天口服3次,每次150mL。结果,临床治愈 69例,无效8例。本病例组治愈平均天数30.5天,转氨酶恢复正常平均28.2 天,黄疸消退平均26.1天。初步认定此药对黄疸有退黄及降转氨酶的良好 作用。 3.4甲亢 术后突眼加重症本病1例,每天用蒲公英60g,水煎2碗,温服1碗,另1碗 熏洗,5天后,双上睑浮肿及结膜水肿等症状减轻,服45剂症状消失,视力由 左0.1、右0.2,升高至左0.3、右0.8。 3.5小面积灼伤合并感染 取新鲜蒲公英用清水洗净,剪碎,加^ ! 年75 酉精,搅拌成稀糊状,直 接敷于创面。如无新鲜蒲公英,可用干品,先用清水泡2h,水煎15-20rain, 晾凉,捣烂成稀泥状,敷于创面上,厚约O.5-lal1,并用无菌纱布包扎,每天 2次,每次用量视刨面大小而定。治疗5l例,治愈49例。其余2例为m度灼伤,

 574 《求医问药 半月 USeekMedicalAndAskTheMedicine 2012年第10卷 第4期 

炎症消退,分泌物减少,刨面生出新的肉芽组织,经植皮后治愈。 3.6小儿热性便秘 以鲜蒲公英全草或干品全草6O~90g,水煎取50~lOOmL,鲜品煮 20m/n,干品煮30rmn,每天l剂顿服。年龄小、服药困难者,可分次服用。可加 适量白糖或蜂蜜以调味。共治30例,全部治愈。其中服药3剂而fg,4例,5剂而 愈l8例,9剂而愈8例。 参考文献 【I】 凌云,单晶,张雅琳等.中药蒲公英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01). 【2】 陈景耀,吴国荣,王习达,等蒲公英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J】.南京 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Ot). f3] 吴小丽,蔡云清,赵岩等蒲公英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怍用 【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 【4】 熊亚.刁治民,吴保锋等.青海蒲公英属植物的经济价值及开发利用前 景【J】青海草业,2005.(01). 

自拟补肾益肺健脾汤治疗4',JL哮喘缓解期的效果观察 周晓南 (湘阴县人民医院湖南湘阴414600) 【摘要】目的:分析自拟补肾益肺健脾汤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将84例4、儿哮喘病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 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口服茶碱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孛j、肾益肺健脾汤治疗,以6个月一个疗程, 记录2年的随访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9%,远高于对照组的76.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O.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IgA、IgM、IgG也明显提升,与治疗前的差异显著,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补肾益肺 健脾汤治疗小儿哮喘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其短期与长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补肾益肺健脾汤;小儿哮喘;缓解期 【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523(2012)04—0574—0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其中,4'JL哮喘因其反复发作,久 治难愈而严重危害着儿童的身体健康。笔者通过: ̄009年3月—2010年3月 我院收治的84例4",JL哮喘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以中西医结合的 方式,应用补肾益肺健脾汤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09年3月一20l0年3H我院收治的84例4",JL哮喘患者随机均分为 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有家族哮喘病史的患儿为8例,排除药物 过敏、疾病发作期、心肺功能严重不全的患儿。两组患儿在其他(诸如病程、 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结 果见表l。 表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视病情发作的程度吸入不同量的丙酸倍氯米松 气雾剂,轻度患者用药量为125 ug/d一25Ouz/d,中度为250“g/d一500 “g./d,重度为500“g/c}.-625 g/e,,分两次吸入。必要时可以酚情加用适 量沙丁胺醇气雾剂。连续用药1年,停药后观察1年,一旦出现急性发作则给 予茶喊缓释片予以缓解,1日1次,每次0.1g,井口服复方甘草片,1日3次,每 次0.3g,如有需要则给予一周左右的相应的抗生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 的基础上再予以中药补肾益肺健脾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该汤剂的主要成分有肉芙蓉、灵芝,冬虫夏草、党参、麦冬、白术、陈皮、五味 子等,每日一剂,每剂分2-3次El服,疗程为1年。若治疗过程中出现急性发 作则给予常规治疗,同对照组,病情缓和后继续上述方案。两治疗前后对两 组患者各测一次IgA、IgM、IgG,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1.3疗效判定 无效:哮喘仍反复发作,症状及次数无任何改善;有效:哮喘发作次数 减少,喘息症状减轻,但仍需药物治疗。或者发作时间变短、缓解期变长且 发作次数减少;显效:哮喘症状改善明显,只偶尔需要使用平喘药物;临床 控制:无需使用任何平喘药物,1年以上无发作。总有效=有效+显效+临床 控制。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O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分 析结果,以用X2检验计数资料,两样本的均数比较 检验。 P<0.O5表示 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 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O.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在本研究中,所有患儿冶疗前后均进行了IgA、IgM、IgG检测,结果显 示,治疗前两组患儿这些项目的测量结果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患儿 的lEA、IgM、IgG值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与治疗后的对照组 相比差异也很明显,P<O.05。结果见表3。 3讨论 中医学也称哮喘为哮症,其致病机理为宿痰深伏于肺,加之饮食、劳 倦,情志等因索造成气道阻塞、痰气交阻、肺气上逆。中医对哮喘的认识很 表2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比【n(%Ⅺ 

注:・本组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O.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