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平县水果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新平县水果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2018年第5期云南农业科技Yunnan Nongye Keji新平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南,地处哀牢山中段东麓。

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区,水资源丰富。

近年来,新平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原特色农业。

在“褚橙”品牌的引领下,新平县水果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产值不断提升,特色优势越来越显现,水果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张。

水果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特色和亮点,特别是柑橘产业成为新平县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

1水果产业发展现状1.1规模壮大,效益显著近5年来,新平县水果规模以每年666.7hm 2的速度在快速扩大,产量快速增长、果品质量和综合效益快速提升、水果市场竞争力大幅提高。

2016年全县水果种植总面积8620hm 2,比2011年的5033hm 2增加3587hm 2,增71.25%;完成水果总产量11903.94万kg ,比2011年的7933.47万kg 增加3970.47万kg ,增50.04%;实现总产值51870.32万元,比2011年的18851.50万元增加33018.82万元,增175.15%,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5.32%。

1.2优化布局,区域优势凸现新平县自然条件优越,立体气候明显,适宜各种果树的生长,果树资源丰富,种植水果种类主要有柑橘、香蕉、荔枝、芒果、桃子、梨等。

新平县根据不同区域优势,合理布局水果产业的发展,主要以“两山一谷”和“两线”周边为主。

“两山”即哀牢山和磨盘山,海拔为1400~2000m 的温暖区;“一谷”即红河谷,海拔为420~1400m 的暖热区;“两线”即大新公路和水墨公路沿线周边。

“两山”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皱皮黄果、桃子、五丫梨、猕猴桃、西番莲等优质温带水果;“一谷”发展以柑橘、香蕉、荔枝、芒果等为主的热带水果;“两线”周边以建设旅游观光果园为主。

近年来,新平县水果生产已初步形成以柑橘种植为主的特色优势水果产业,在新平县红河两岸,一条新兴的绿色经济带正逐渐显现。

1.3产业化进程加快,品牌效益明显近几年来,新平县在水果产业的发展中,以建设标准化果园为重点,大力发展水果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了水果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步伐。

全县水果产业的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逐年增加,据统计,2016年底从事水果产业种植面积3.3hm 2以上的种植大户共228户,其种植面积6462.4hm 2,这些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通过政府推动和企业拉动,使全县的水果产业初步进入商品化、品牌化发展。

新平县有5家水果企业7个产品获得国家A 级绿色食品认证,打造了“褚橙”、“高原王子”、“佳贡”、“诚义”等水果品牌。

以柑橘为主的“褚橙”、“高原王子”、“佳贡”等品牌的崛起,使新平县水果产业成为高原特色农业靓丽名片而享誉全国。

1.4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平县委、县政府在水果产业发展中针对科技支撑服务体系薄弱的实际,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以及省、市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建立了试验站和产学研合作基地。

从柑橘新品种选育、健康种苗繁育、精准施肥、绿色防控和果实防腐保鲜5个方面的产业科技体系进行产研合作,为全县柑橘产业发展提供了成熟的配套技术,促进新平县水果产业向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

1.5营销体系逐步完善新平县水果现阶段全部以鲜食水果销售为主,水果销售逐步改变了过去的营销模式,从传统的线下多级分销逐步向电子商务平台营销,“褚橙”等产品的销售与“天猫”合作建立了“褚橙水果旗舰店”,实现了线下直销,线上与众多平台合作的水果销售体系。

1.6庄园经济建设初显效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需求日益剧增,新平县革新农业产业发张翠英,普金安,杨兆贵,陈磊(新平县经济作物工作站,云南新平653499)新平县水果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收稿日期:2017-10-23作者简介:张翠英(1974-),女,云南新平人,大学本科,农艺师。

云南农业科技Yunnan Nongye Keji 2018年第5期展理念,深入发掘农业多种功能。

目前全县建设了以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文化展示、生态环保于一体的“褚橙庄园”、“桔荔庄园”、“猫哆哩庄园”3个休闲观光果园。

在“褚橙”品牌的影响下,吸引了四川、重庆、广西、湖南等省内外领导、水果种植企业、种植大户等考察团参观考察学习。

优美的自然环境、浓郁的文化内涵、科学的管理技术,得到考察团的高度赞赏。

庄园经济的发展,革新了新平县农业产业发展理念,实现了产业融合,促进了群众增收、企业创收。

2采取的主要措施2.1加强领导,强化产业发展组织保障新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把现代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全县“十三五”时期发展的七大重点产业之一,制定了《新平县“十三五”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新平县柑橘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5)》和《关于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新平县现代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产业发展组织领导;确定年度发展目标、重点推进项目及重要工作,持续用力,努力打造平者绿色经济带和红河谷旅游经济带,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优势农产品集群发展,推动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培育发展农业经济新业态。

2.2强化扶持政策,促进产业迅速发展自2012年起,新平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并逐年完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扶持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产业的扶持和补助。

其中: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500万元(含500万元)的项目,按实际投资总额的5%扶持,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对规模流转土地33.3hm2以上发展农业产业、标准化柑橘种植的给予补助;对获得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示范场和获得农业部新认定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给予一次性扶持。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依照现代农业规范化建设标准园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给予贷款贴息扶持。

2.3加强指导,推动规模有序流转土地助推产业规模化发展把推进土地流转作为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总要求,规范有序规模流转土地,在依法流转的前提下,县级职能部门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指导,乡级结合乡情主动引导,村级具体动员实施,以村民小组为主体,引导和动员农户自愿有偿实施土地流转,探索建立以农村集体土地或农户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租金保底递增为主的多种土地流转利益保障机制,有效推动土地规模化流转,做大产业规模。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流转土地1.19万hm2,其中流入种植大户5005.2hm2、专业合作社350.53hm2、企业6512.8hm2。

其中,近60%土地流转发展柑橘、香蕉为主的水果产业。

2.4龙头带动,促进产业整合发展积极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民贩销队伍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采取农民通过土地入股方式参与,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合作社规模化种植,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打造“农业小巨人”的号召,金泰果品等17户企业联合组建了云南滇橙柑橘产业集团,以找准壮大产业规模、加速企业发展、助推地方农业经济转型升级为切入点和发力点,加快产业整合,做强产业龙头。

2.5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产业专业化发展通过与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建立试验站和产学研合作基地,对新平县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了更高水平的合作平台,形成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高校院所积极参与、辐射带动小微企业成长的发展新格局,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发展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结合新平县实际,逐步建立新品种选育、健康种苗繁育、精准施肥、绿色防控和果实防腐保鲜5个方面的产业科技体系。

2.6强化科技培训,提高橘农种植水平每年根据不同生产季节,分别组织水果种植企业、种植大户和乡镇相关科技人员等,采取室内室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聘请中柑所、省、市等水果专家对果园标准化建园、规范化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等内容进行讲授,提高了乡镇技术人员和果农种植技术。

2.7强化病虫害防控体系,有效控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蔓延随着水果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和部分果园的老化,全县水果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特别是老果园区病虫害危害趋势也越来越严峻。

针对此情,县政府出台了对全县柑橘种植区域进行病虫害统防的相关扶持政策,由政府统一购买农药,由滇橙集团各大企业分片负责制的方式,对全县柑橘种植区进行统防统治。

同时,建立了柑橘病虫害监测点,对新平县主要病虫害进行2018年第5期云南农业科技Yunnan Nongye Keji系统监测与分析,对重要病虫害发生进行预测预报,开展了植物检疫、生物物理防控和科学用药技术。

积极推广应用杀虫灯、黄板和性诱等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进一步发生和蔓延。

2.8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着力实施品牌战略,积极组织做好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建立健全企业档案资料,狠抓产地环境、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投入品管理,推动产业标准化发展,提升发展质量。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企业自身资金、技术等优势,建立企业化的统一标准,发挥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制定冰糖橙标准化种植、管理规范,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保证了产业化健康持续发展。

推进“互联网+”工程,结合“互联网+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主动融入,构建“互联网+农业生产、经营、监管、服务”体系,以信息化和科技创新为支撑,不断提升政企服务能力,大力发展生态、高效产业。

3存在的主要问题3.1果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果园管理成本高新平县果园种植区域多为高原山地,坡度普遍较陡,果园水利、道路、排灌系统等基础设施简陋,路况睛通雨阻,导致果园施肥用药等管理和产品采运成本高。

大部分果园仍属“看天吃型”,用水依靠自然降水,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3.2水果产业的发展存在着“小而全”的现象,组织化程度彽新平县水果生产主要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连片种植规模小,零星种植多;品种多乱杂,优质果种少、品牌产品少;温带水果发展缓慢,热带水果如柑橘为主的水果果种发展速度过猛。

规模小、力量弱、资金少、无设备、无竞争能力。

参与水果生产经营的龙头企业和规范化的专业合作社较少,水果生产组织化程度还很低,特别是在水果采后果品处理、分级、加工、包装、销售等方面还比较薄弱,产业链条不够紧密,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销售体系,产品销售形式单一,果品的销售主要依靠商贩上门收购,导致销售被动、风险大、销售难、价格不稳等现象时有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