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的评价:
杜威的课程论是实用主义教育观的突出表现。他提出的社会中
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的教育原则,实质是其课程论的本质特征。
杜威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实施方式,是教育史上第一个给予活动课程
以系统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杜威这位着名的教育家的教育理论,虽
然有缺陷和实践偏差,但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和一
些有益的原则,对于杜威这样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的评价,必须采
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把他所处的历史背景、他的哲学观和心理观联
系起来,辩证、历史地评价。
杜威的课程理论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基
础之上的,这样就难免使其陷入不可知论中,他的课程论的失败和实
践偏差今天看来是十分明显的:
(1)他将课程的本质看成是直接经验的总和,强调儿童的本能,否
定了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间接经验的教学。
(2)片面强调课程的组织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因而忽视了
课程本身的逻辑性和规律性,阻碍了学生获得完整而系统的知识。
(3)强调开放型的课程内容,将社会中的各种职业以活动作业的形
式引入学校课程,大大削弱了系统的基础知识的教学。
(4)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强调活动教学,
忽视课堂教学。这种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必然造成教学质量的严
重下降。杜威用这种课程论指导教学势必难以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所
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
但是杜威的课程论又是极具特色的,有着不可否认的合理因素和
可借鉴的价值:
(1).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组织课程的思想,彻底地改变了旧的课程
观忽视儿童的缺陷。自杜威之后,再也没有哪一派教育家敢公开忽视
儿童及其自主性了。
(2).强调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上,以儿童的天赋本能和兴趣组
织课程,这在课程论发展中是一大进步。当代教育家布鲁纳、赞科夫
等人正是基于杜威这一观点而建立其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3).提出以社会为原型,加强儿童与社会的联系,强调社会发展
对课程的制约作用,强调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需要相一致的主张,为
我们今天培养合格的人才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4).强调课程的活动性,让儿童在活动中,并通过活动获取知识,
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学习既动手、又动脑,进行主动学
习,对于今天的课程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杜威的课程论虽有缺陷和实践偏差,但仍有强大的生
命力,它为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和一些有益的
原则,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积极吸收其合理的有价值的
因素,从而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课程理论来指导当前课程改革的
实践。
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的影响(对美国、中国、日本):
可以说杜威是20世纪教育学的一大巨擘,他的经验主义教育思
想对美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给教育带来了一场深
刻的耐人寻味的革命。或许美国着名教育家克伯屈先生的一句话可以
给我们更多他的伟大的概念“就杜威在哲学史上的相应地位来说,我
把他放在仅次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位置上。至于他在教育思想史
上的地位,依我看,他是世界上还未曾有过的最伟大人物。”
在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杜威及其经验主义教育思想占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人们对杜威及其学术成就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认为他是20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
他的经验主义教育思想改造了美国旧教育,建立了美国新教育,
而且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先后传播到了德
国、瑞士、法国、英国以及苏联、中国、日本、土尔其等。
在经验主义教育思想在世界各国传播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影响巨
大,他广收中国弟子,并且在五四运动期间到中国进行巡回演讲,对
我国20世纪20年代的教学方法(如“从做中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胡适、陶行知和陈鹤琴等作为杜威的学生,深受杜威教育思想影响,
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教育实际,形成了他们各具特色的教育理论,对近
代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日本教育界来说,杜威在日本人眼里是一位既令人迷惑又使
人感到刺激神秘人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日本有人对杜威教育
思想能否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表示怀疑。对此,日本着名的教育家杉浦
美郎的观点令人振奋,表现出极大的自信。他说,杜威的思想不仅在
现代能生存,而且一定能够生存下去。只要别误解杜威的儿童中心主
义,正确理解教师是知性的指导者,坚持以经验为核心构建教材,那
么,现在正是杜威生存的时代。杉浦美郎坚信,尽管日本教育界对杜
威教育思想有不同的理解,对待杜威的教育思想有人悲观、有人乐观,
但是,杜威教育思想对日本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公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