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优劣势分析三 中国动画的优劣势分析 纵观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一方面我们可以对许多优秀的作品如数家珍诸如《大闹天宫》、《三个和尚》、《小蝌蚪找妈妈》等一系列优秀的动画作品让我们对中国的动画艺术充满了自豪更对古老民族的文化奇葩充满了向往然而这仅限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另一方面动画商品化的开端成为一个时代节点终结了我们对于民族动画艺术作品的美好想象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动画作品的经典语录名录上很难找到中国动画的身影。与日俱增的动画产量用数字证实了中国动画的发展速度。如果从辩证的角度客观审视当下对目前中国动画的发展现状进行判断可以发现动画产业的发展存在诸多矛盾。 一、中国动漫发展现状: 8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的动漫企业为节约成本纷纷把制作环节交给我国的动漫企业完成比如著名的动画片《花木兰》我国的动漫产业走上了贴牌生产道这一方面让我们丧失原创的动力 另一方面国内广阔的市场份额被、美国等国家占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动漫产业在产业规模、、运营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动漫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据2008年12月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动画年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底我国现在拥有动生产机构5473家国产动画片的产量从2003年的12000分钟增至2007年的10万分钟 国产动画电影从每年1部、2部增至10部。伴随着产量的扩大机构的增多动漫教育也迅猛发展全国开设动漫专业的大专院校从2005年的237所增加到2007年的447所 在校研究动画专业的学生达到了50万人远远超过美国、等动漫发达国家。 2.国产动漫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在中文搜索风云榜?动漫卡通排行榜TO50中有十个国产动漫。特别是《喜羊羊与灰太狼》从一年前的第14位上升至第4位。2009年春节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郎之牛气冲天》总票房现已达到1.1亿再次刷新了国产动画片的票房记录。 3.动漫产业的运营能力增强。动漫产业的核心虽然是创作但是最大的利润却于图书、音像、玩具等衍生产品的开发与推广。《美猴王》、《三国演义》、《喜羊羊与灰太郎》、《郑和下西洋》、《虹猫蓝兔光明剑》、《大耳朵图图》等国产动画片在电视台播出获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相应的图书、音像、玩具也开始出现在动漫衍生品市场。最值得一提的还是电影《喜羊羊与灰太郎》借助其票房成绩已经拥有了500多家授权合作商 在《喜羊羊》的收入中播出版权收益占30%其余70%来自衍生产品的形 象授权等方面。当然尽管我国的动漫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是与、美国等动漫强国相比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尚显不足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要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继续发挥优势弥补劣势为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赢得先机。 二、中国动画的优势劣势分析 1.优势: 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资源具有独特性五千年的的文化底蕴为国产动画提了足够的素材历史资源具有中国特有的特色; 广阔的市场需求。任何一种产品、一个产业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空间首先一个前提是有足够的市场需求作为基础保障波特也同样将需求条件作为钻石模型中不可或缺的条件。我国是人口大国青少年达到3亿多这些都是动漫产品的潜在消费群体另外随着近几年人们生活、工作方式转变工作压力增大有相当一部分成年人也成为动漫产品的需求者在现实中我们也确实很多老少皆宜的动画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成年人作为动漫消费群体的比重会越来越大成年消费群体会对国内动漫产业提出较之青少年消费者更为苛刻的要求以满足自身不断提升的精神需求。这将成为动漫产业发展的外在动力; 中国动画有过繁荣昌盛时期以万氏兄弟为代表的中国第一批动画人开始随着第一部颇具影响力的《大闹画室》(1926)诞生国产动画解开了序幕新中国成立后《小猫钓鱼》(1952)《神笔》(1955)《骄傲的将军》(1956)《小小英雄》(1953)《乌鸦问什么是黑的》(1955)相应问世动画鼎盛时期的《猪八戒吃西瓜》(1958)《聪明的鸭子》(1960)《小蝌蚪找妈妈》(1960)《大闹天宫》(1961.1964)等作品证明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仅仅如此后期出现的《哪吒闹海》(1979)《鹬蚌相争》(1983)《葫芦兄弟》(1987)《邋遢大王》(1987)《黑猫警长》(198-1987)《阿凡提的故事》(1987-1988)《西游记》(1999)等等都达到的很高的水准没有理由不相信中国动画的实力与市场; 除了这些国产动画片的制作加工能力较强能够发挥小制作成本低的优势。加上中国GDP强劲增加能够带动中国的动画片的需求过长动画片媒体播出方式和播出平台增加全球动画产业强劲增长带来了示范效应。 2.劣势: 动漫产业被误读严重滞缓动漫产业的发展:中国大众一直以来在很大程度上误读了动漫产业以为动漫只是做给小孩子看的看动漫就代表还没有长大不成熟。其实不然“动画是一个电影类型不是儿童片”徐克语。动画和电影一样,动画其实也是电影的另一种表现方式。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表明动 漫绝不仅仅代表儿童少年文化而应该成为大众文化。其被误读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动画片针对的年龄层太小国产的动画片只针对7岁以下的人引进的动画片也只是针对12岁以下年龄层的; 在选材和内容定位上的错误:由于对动画错误的认识国产动画在选材上只考虑儿童的喜好和接受能力。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不缺乏故事的。事实上外国有很多作品内容都取材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如美国制作的《花木兰》和制作的《西游记》、《三国志》等。卡通首先是一个商品是个通俗文化商品它要适应市场。市场对卡通文化产品的第一诉求是什么动画片首先应该给人带来的是什么这是关键。动画片首先应该给人带来的是快乐。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第一需求是快乐。不是知识不是精神是快乐。不管它是哪个年龄层的人看大家对它的统一诉求是快乐。能不能给大家提快乐能大家就欢迎;不能大家可以去看科教片或其他的栏目就不一定观看动画。国产动画说教味太浓娱乐性不够成为阻碍中国动漫原创作品走近大众塑造的拦虎。2004年4月20日广电总局颁布的《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国产动画片的创作要力求创意独特故事精彩想象丰富幽默夸张滑稽有趣避免概念化教条化说教化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中国动漫经典作品缺乏能够真正留在中国人脑海里和心里的中国动漫形象极少。反而是国外一些国家的优秀动漫作品中的一些动漫形象深入人心。有调查显示: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原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只占11%.中国儿童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有19个来自国外而国产动漫只有“孙悟空”一个。 计划经济导致的动漫产业的不良状况:我国的动画片大多出自“XX电视台动画部”或“XX美术制片”都是国家资金投入经济效益排在社会效益的后面。动画产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但现在中国动漫产业市场化不明显从而资金投入少经典大制作少优秀少不能产生衍生产品效益不能实现赢利。多年以来电视台习惯于播动画片不给钱或者尽量少给钱。据了解拍一部动画片的成本要比人演的电视剧要高四五倍甚至十几倍的而目前国产的动画片最高的播出费只是央视每分钟100左右。制造一部动画片每分钟的大概是1万到1万5拍一部动画片要收回成本就要卖100家到150家电视台。任何投资都需要回报所以把动画片放在公益
事业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动漫的制作方式一个漫画家的作品首先是在周刊上发表发表之后反响好的就会得到杂志社的支持使作品继续发展和优化使作品得到广泛的传播。然后杂志社会将连载作品以单行本的方式出版漫画家在连载的时候拿稿费出单行本的时候拿版税单行本流行出版社会再精加工作品出版精装本、珍藏本。同时漫画家的人物造型、服饰、故事以知识产权的转让形式向产业化发展。同时作品就被动画制作人收购进行动画片的再加工。所以成功的漫画作品绝不只在平面媒体上发表而是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包括:动画、游戏和流行音乐、改编电影等。而我国目前的原创漫画漫画家大多是孤军奋战的从创意、编剧到造型都是如此。作品也都止步于期刊的发表很难产生流行的效果往往有的具有潜质的作品没有获得很好的支持和引导。一部成功的漫画是一个工程这方面漫画期刊的部正是要担负这样的重任。动漫产业一般有三种盈利模式一是产品二是电视播出音像制品市场三是衍生产品市场包括服装玩具饮料儿童用品而真正赢利是在后面的阶段特别是第三个阶段即衍生产品市场。被誉为“动漫好莱坞”的其动漫发展的最明显的特点是先平面漫画后动画实现多个环节的赢利。动漫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由众多的艺术素组成包括角色形象道具故事情节配乐等。当动漫作品被广大受众认可后作品中的任何一种艺术素都可以作为进行的授权和营销实现深层次的赢利。动画形象授权经营的做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利产品的授权生产销售。二是全方位的卡通文化产品与独家代理经营包括传媒电视播映权音像出版权及形象延伸的产品等。中国绝大部分动漫制作公司的赢利模式处于最初级阶段即在制作和播出市场寻找市场经济回报和利润空间。由于中国动画片的出售低廉制作公司只能压缩成本以减少亏损这又导致动画片质量下降这样制作公司陷入一个出售低压缩成本降低质量出售低的怪圈。中国动漫产业链的最末一环——衍生市场的开发在衍生市场寻找产业利润。但是如何将普通的日常用品同动漫人物、动漫情节结合起来却是一门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学问。树立发展动漫衍生产品的意识但这正是不少中国企业缺乏的。衍生产品开发滞后是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一大软肋中国动漫产业衍生产品开发严重不足。有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动漫衍生产业产值远在5
000亿美以上。在美、日、韩等国动漫游戏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产业。美国络游戏业连续4年超过好莱坞电影业成为全美最大的娱乐产业;动漫产品的出口值高于钢铁产业已经成为其经济的一个支柱国。但中国2005年动漫衍生产品产值仅为600亿人民币。 高素质动漫人才稀缺导致原动力不足:中国动漫有很多爱好者但专业人才缺少最近才有一些院校开始设立专门的动漫专业。国内大部分动漫公司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即为国外动漫做代加工。我国目前动画作业人员仅为8000人左右而韩国有20000多人。我国设置动画专业的院校总共71所仅东京地区就有动画学校20多所韩国动画学校在汉城有160所之多。目前中国动漫产业人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