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多酚降血脂研究进展

茶多酚降血脂研究进展


选择高血脂症患者 +- 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对照组, 分别服用茶多酚胶囊与降压片各一个月, 比较了降脂 效果。试验表明, 治疗组治疗前后 UY、 U[、 LS 明显降低, 5XD ( (> W -6 -" ) , 对照组治疗后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Y 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 UY、 U[、 LS 有显著下降, 5XD ( Y 升高, (> W -6 -" ) 异 , 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在降低 UY、 U[、 LS 及 (> W -6 -" ) 升高 5XD ( Y 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 皖南医学院柯氏 ! "" # 研究了茶多酚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 载脂蛋白水平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口服茶多酚 ")-=0 \ H 具有明 显降低高血脂症患者血清 UY、 U[、 DXD ( Y、 /2:9@ 升高 5XD ( 其疗效优于口服吉非罗齐 "’-=0 \ H。 研究充分 /2:L 的作用, Y、 显示了茶多酚具有确切的调节血脂作用,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福建陈氏 ! "’ # 研究了有高凝状态心血管患者口服茶多酚后 血浆纤维蛋白原、 血液流变、 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 结果发现有 血栓倾向的高凝状态心血管病患者口服茶多酚 $--=0 \ H, 一个 月后可使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得到改善以及使高粘血症、 血小板 聚集率降低, 与对照组藻酸二酯纳仅能降低低切粘度及低切还 原粘度相比, 茶多酚有较明显抗栓作用, 且茶多酚对肝、 肾功能 及血糖无明显影响。 ! 茶多酚降脂机理 动脉硬化是以动脉壁脂质沉积, 形成粥糜状病灶及纤维增 生使管壁变硬为特征的多因素所致的疾病。 大量的研究证实血 脂升高是病程发展的绝对先决条件。因此, 在研究动脉硬化的 发病机理方面, 首先应注意的是转运甘油三脂和胆固醇的血浆 脂蛋白的作用, 正是由于它们的代谢失调, 导致胆固醇沉集于
"* # 动脉管壁, 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 "& , 。人类血清中的脂质主
$$$
!"# !’# !&# !*# !)# !+# !%# !,# !$#
参 考 文 献
陈文岳等, 福建乌龙茶绿茶的临床降压调脂作用, 中国茶叶, (" ) : "$$% &’ ( && 于新蕊, 茶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草药, "$$) , (* ) : ’* ’"$ ( ’’" 何冰, 陈小夏等。茶多酚对高血脂症动物血脂调节、 脂质过氧 (") 化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广东药学院学报, : "$$+ "’ ’$ ( &’ 宋小鸽, 袁静等。 茶多酚急性、 慢性毒性实验研究, 安徽中医学 (’ ) 院学报, : "$$$ ", &% 郑青山, 桂常青等。茶多酚对大鼠实验性高脂的影响, 高血压 (’ ) 杂志, : "$$+ * ""- ( ""’ 沈新南, 陆瑞芳等。茶多酚降血脂抗血栓作用的实验研究, 营 (’ ) 养学报 "$$& ") : "*% ( "*$ 徐红, 钱宝庆等。茶多酚调脂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临床观 察, 浙江中医杂志, : "$$, (% ) &’$ ( &&宁正祥, 赵谋明等。 绿茶提取物降血脂及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作 (* ) 用的研究, 营养学报 "$$’ "* : *"* ( *") 朱向明, 赵正东等。茶多酚预防鹌鹑高血脂症的实验研究, 中 ($ ) 国中西医杂志 "$$+ "+ : )*$ ( ))"
*( ,
研究了茶多酚对高血脂大鼠降脂作用的量效关系
以及对不同血脂成分的影响。 其实验方法是采用给高血脂大鼠 分别按大、中、小 + 个剂量饲服茶多酚,并设阳性对照组(烟 (高血脂大鼠组 ) 酸) 、 阴性对照组 、 正常动物组, 在三个月内比 较了用药前后血脂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茶多酚具有降 低血清 -.、 -0 和 323 4 . 作用; 123 4 . 的降低与总血脂水平 有关, 但 -. ; 123 4 . 比值无明显变化。高血脂大鼠口服茶多 酚 !+(<= ; >= 的降低作用比口服烟酸 +% <= ; >= 强,当茶多酚 剂量降低至 $( <= ; >= 时,降脂作用与口服烟酸 +%<= ; ?= 相 仿,当茶多酚剂量降至 !( <= ; >= 时的降脂作用比口服烟酸 试验发现茶多酚对 -. 降低作用较其他血 +%<= ; ?= 弱。同时, 脂成分强。
! "- #
导致脂蛋白条纹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 "$ #
,但这种化学修饰会受
到血浆中抗氧化剂的抑制。因此, 有效地抑制 DXD 的氧化修饰 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研究表明, 茶多酚是 DXD 氧化的强抑制剂, 能有效地 抑制 DXD 的氧化修饰。 人类在饮绿茶 "6 ’0 后, 血浆中 ^[Y[ 含 量为 *+ ( ’+,E0 \ =8, ^[Y 为 ,’ ( ’-+E0 \ =8, ^Y 为 *, ( ,-E0 \ =8, ^[Y[ 在人血浆中的半衰期为 )<, ^[Y 和 [Y 约为 & ( )<。 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高效抗氧化剂, 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已被 大量实验证实, 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维生素 Y 的 +* 倍, 血浆中 的 DXD 在茶多酚的存在下, 难以被氧化, 茶多酚还可以和维生 素 Y 和维生素 ^ 协调作用, 更有效地抑制 DXD 的氧化修饰, 从 而可起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不少研究已证实, 茶多酚 还具有抗血凝, 促纤溶和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 ! ’- # 。
*$ ,
比较了茶多酚与烟酸肌醇酯对高血脂症大鼠
的降脂效果。 结果表明, 茶多酚高剂量组与高脂对照组相比, 血 清 -0、-.、323 4 . / 低密度脂蛋白 # 下降,123 4 . 升高(6 (6 8%9 %( ) , 血浆粘度和 1.- 降低 , 血 :72 增加, 367 8%9 %%! ) (6 8%9 %%! ) 减少 。同时, 茶多酚降血脂作用优于烟酸肌醇酯。 郑氏
研制了茶多酚口服液, 并观察了 (% 例心血管
病患者服用茶多酚口服液前后血脂变化和动脉硬化指数 (5C) 的改变。结果表明, 服用茶多酚口服液后, 与服 -. 和 -0 下降, 药前比较有明显差异, 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 !&) 和 !A) 。 服用 茶多酚口服液后 5C 下降明显, 但改变不明 123 4 . 有所升高, 。表明茶多酚口服液具有调脂和抗动脉硬化的 显(6 D %9 %( ) 作用。 浙江徐氏
*+ ,
上海医科大学沈氏
*@ ,
以茶多酚喂养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
六周, 试验结果表明, 茶多酚组大鼠的血清胆固醇、 甘油三脂含 (6 8 %9 %! )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 量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 高于高脂对照组 / 6 8 %9 %( # , 且成剂量效应关系。茶多酚组大 鼠的红细胞变形能增强,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 体外血栓 说明茶多酚具有防治高血脂 指标优于高脂对照组 / 6 8 %9 %! # 。 症的作用, 并能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且对血浆脂质异常情况的 隐性血栓病变具有一定的疗效。 茶多酚能增强老龄大鼠体内抗氧化能 徐氏 * ’ , 的研究表明, 力, 从而可间接地起到降血脂作用。 华南理工大学宁氏
*& ,
进行了茶多酚降低血脂及清除活性

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他的研究证实茶多酚粗制品具有清除活 对亚硝 性氧自由基的作用, 其活性为等量维生素 . 的 $9 A+ 倍。 酸 盐 的 清 除 率 及 对 B 4 亚 硝 胺 合 成 阻 断 率 分 别 为 A@9 A) 和 在猪油中添加 %9 %() 的绿茶提取物, 其过氧值显著低 A&9 @) 。 且能有 于对照, 油脂自动氧化的诱导期比对照延长 A 4 !" 倍, 效消除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进一步的动物实验还表明, 茶 多酚可使血脂逆转, 使部分硬化的血管得到恢复, 因而具有降 血脂的显著效果。 皖南医学院朱氏
*A ,
应用茶多酚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导致其脂
质代谢紊乱的降脂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茶多酚具有降 低高血脂大鼠 -. / 总胆固醇 # 及 -0 / 甘油三脂 # 含量、提高 123 4 .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含量及 3.5- 活性的作用,同 且能 时, 能明显阻碍高血脂症大鼠血浆及肝脏中 367 的形成, 抑制血小板聚集。 这说明茶多酚对动物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因 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安徽宋氏
*’ ,
选择了 && 例气虚血瘀型高脂血症患者, 将其
进行治疗 随机分为茶多酚治疗组 (& 例和鱼油降脂丸组 +% 例, 前后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 茶多酚能明显降低 -.、 -0 水平,
!""! 年第 # 期 $%
(> W -6 -" ) , 而对 5XD ( Y 水平无明显影 效果明显优于鱼油组 响; 对血液流变有显著影响, 能明显降低全血高切、 低切及血浆 (> W -6 -) ) (> W -6 -" ) 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 , 总有效 高切粘度 (> W -6 -" ) 率达到 $*6 ,Z , 。 效果优于对照组 浙江张氏
*$ ,
观察了茶多酚对鹌鹑高脂血症形成和
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茶多酚抑制鹌鹑血清总胆 固醇、 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升高, 茶多酚大 剂 量 组 抑 制 -. 水 平 升 高 的 作 用 强 于 烟 酸 组 , 抑 制 -0 和 323 4 . 水平升高的作用与烟酸组相仿,茶多酚及烟酸对血清 123 4 . 水 平 无 影 响 , 但 两 者 都 能 抑 制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指 数 (-. ; 123 4 .) 的升高, 且作用相仿。因此, 茶多酚可望成为一 种良好的调节血脂药物。 " 茶多酚降血脂的人群实验 安徽宋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