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与构想[摘要]目前高校信息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教育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
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保证。
[关键词]教育网络教学信息资源资源库
随着e-learning和远程教育在高等院校的快速发展,网上教学资源建设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要求,还是各高等院校教学资源库、教学网站和网络课程建设的逐步开展,无不突显出教学资源建设在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和教学改革中的核心作用。
那么,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现状如何?如何建设?这是目前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一、当前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对网络教学资源缺乏统一管理
从整体上看,网络教学资源尚处于一种无序开发状态。
不仅没有在宏观上形成较完整、系统的信息资源体系,在微观上资源布局也欠合理,没有形成特色。
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都是各自为政,往往是根据自身的爱好、条件,采用不同的开发平台与数据结构,按着自己的模式组织开发。
这样就造成了网络教学资源在字符、图形界面、菜单方式、超文本方式等方面的多样化,给用户的
使用带来了不便。
2. 资源建设仍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未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
大多数资源库的分类都是采用传统学科分类和教课书的章节分类方法。
网络课程也是如此,基本架构和知识体系与传统教材差别不大,无论是资源库建设还是网络课程建设,都片面的强调规范性、统一性,而忽视了学科的个性与创新。
这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不利的,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强化了传统教学模式。
3. 低层次的重复开发
在教学实践中,人们都意识到了教育信息化市场的巨大,而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的技术门槛又不是高不可攀,所以方方面面都希望能够在这个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另外,尚处于摸索阶段的教师们,也出于个人爱好、学习以及为了体现个人价值的需要也加入到了这个领域。
而网络的开放性又为这种较低层次开发的信息资源敞开着大门。
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较低质量的教学信息数量急剧上涨,在这些网络资源当中,有的是“教材搬家”;有的是汇集了一大堆或仅作简单分类的图片就称作资源库,网络资源中大量的数据往往与教学无关。
4. 缺乏网络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激励机制
高校教师是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者,也是对教学信息需求、了解程度最高的一个群体。
教师对资源的需求与应用的程度,是网络
教学资源价值体现的关键。
所以,要开发建设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应该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开发工作中来。
但目前各高校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这样就造成了广大一线教师对开发和应用网络信息资源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缺乏应有的内在动力。
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构想
1.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好。
①系统性原则: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涉及到信息资源、信息机构、信息设施、信息人员、信息经费、信息用户和信息政策等因素。
所以,在研究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时,要用系统论的观点,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从整体效益出发考虑诸多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要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
充分利用软件公司对教育信息化市场的开拓愿望,充分激发专业人员的理论指导作用,并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的应用的热情。
结合各专业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各种建设规范和标准,确定最佳方案,以最适当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建设好网络教学信息资源。
②共享性原则:开放和共享是互联网的重要特征,在开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时,就应该把共享因素作为建设的重要因素考虑在内。
当然,这首先是建立在保护好开发建设者权益基础上的,共享才可能真正实现。
要找到保护与共享之间的
利益切合点,既要让信息资源开发者获得必要的利益保证,又不能让垄断信息资源成为信息资源开发者谋取暴利的工具。
③“教师主体”原则: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应该以学科教师为主体建设、管理与使用,即“教学资源教师建、教师管、教师用”的原则。
信息管理中心的任务是为教师提供合适的技术平台与技术服务,而不宜代替教师去建设各学科的教学资源。
只有教师的广泛参与,资源建设才能取得快速的进展,只有教师自己建设的资源才能保证质量,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
总之,能否真正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信息资源建设的关键。
④个性化原则:教学资源建设应在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在内容与结构上都与传统教材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要做到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的对立统一,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教学模式的转变。
对教师自己开设的教学资源库或教学网站,除了为网上运行和资源共享所必需的规范外,可不作过多的要求,允许百花齐放,体现不同的风格与个性。
但对于纳入高校信息资源库的资源,则要由信息管理中心进行加工与规范,以统一的形式进行存放与管理,规范信息资源的标准性。
2. 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措施
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应纳入学科课程体系,按照统筹规划、集中管理、分工合作、重在应用、机制创新、优质高效的原则,紧密配合课程改革、
教材改革,在学校相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按计划进行实施。
①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必须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在建设中要根据高校教学改革需要,信息资源建设纳入学科教材建设的总体规划,在内容上要体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氛围。
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这两大教育体系的提出,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面对高等教育对象的扩展、教学模式的变革、教材组织形式的变化和教学服务方式的转变,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学改革必须同步进行,才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②加大教育主管部门对信息资源建设的宏观指导与调控力度。
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方向、布局、发展趋势的研究,从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大局出发来把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方向。
要对具体建设者及时给予引导,避免重复建设、低层次建设和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
可以通过与软件开发公司联合建立研究基金会、设立教学研究立项、举办网上论坛、在相关刊物上进行讨论等多种方式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理论探讨,并将研究的成果及时传达贯彻下去,使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持续有序地发展下去。
③搞好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主渠道工程与建设标准的制定。
虽然说各方面力量都可以参加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而且是越多越好。
但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却必须要控制开发建设的主渠道,通过主渠道工程在资源建设的开发模式、操作系统及工具软件的选择、文件存储格式的应用、
资源库的类型划分、用户界面的设计、导航结构编制、时间序列安排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规范与指导作用,使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趋向统一有序的良性方向发展。
其次,目前各高校的信息资源建设还处在一种自下而上的开发模式,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尽早制定统一的资源建设操作系统、开发平台、资源内容、资源分布、文档格式、用户界面、评价标准等相关规定。
④建立鼓励广大教师参与网络资源开发建设的相关规定。
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如何真正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保护和鼓励一线教师的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积极性,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要对一些建设得比较好的资源网站,通过现场交流、经验总结等形式积极推广,树立榜样与示范,并对资源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进行适当奖励。
每年下拨一定的资源开发经费,定期组织优秀教育资源的评比活动,进行表彰与奖励。
总之,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有效地鼓励和调动广大教师开发教学资源的积极性。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投入多,涉及教学、教育技术、信息资源、计算机和美工等专业,需要多方面人员分工协作,才能保证教学资源建设与开发的顺利进行。
同时,在开发与应用中应及时对所遇到的技术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不断解决开发建设中的具体问题,使资源的开发建设能够及时跟上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适应现代化教学
和教学改革的需要。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信息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