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研究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现代社会中
的各种各样的传输媒介已经变得不再相互孤立,而是变得相互结合、
相互渗透。而且我们自身也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我国的信息产业化已
经逐步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在一步步的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例如:家用电脑的日益普及化;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更新等等。在当今
时代,我国已经基本初步形成了以电脑网络和广播电视为主要覆盖范
围的生活娱乐圈。所以对于图文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软件的设计与开
发研究探讨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根据图文电视节目制作与
播出软件的发展过程,有针对性的对图文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软件的
设计与开发进行相关的研究探讨。
关键词:图文电视节目制作 播出软件 设计 开发 研究 探
讨
1 图文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软件基本原理
早在我国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这段时间,国际上的
一些较为先进的、工业化程度相对成熟的国家就已经逐步开始着手信
息服务系统的研究和市场领域的开发。其中,图文电视节目的产生和
发展就与这个时期的信息服务产业有着绝对密切的重要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图文电
视节目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家家户户生活和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
的重要环节。因此,人们目前正在加大对图文电视的开发力度。希望
通过市场环节可以多进行一些对点通信。
图文电视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主要操控的计算机来接收各种
信息员的基本数据。然后这些数据经过数据发生器的转换产生图文电
视数据,再经数据桥的过渡,插入到目前正在播出的相关电视节目中去,
并随着电视信号的发射一起送出去。这样一来,我们家家户户就可以
通过电视网络系统、卫星电视网络系统以及无线电网络系统接收到各
种各样的电视节目。
就图文电视播放的软件系统来说,迄今为止,我国已经有不少家电
视媒体相继完成了与播控系统相关的数字化改造工作。在该套系统中,
硬盘播出系统端一般采用完全嵌入式音频设备,简单来说,就是在4套
硬盘服务器中投入该设备,以用于该电视台的8个相关频道的节目播
出。这套系统中值得指出的是,电视台硬盘播控系统在设计方案上基
本采用上载系统和播出系统相分开的基本模式,并采取播出镜像的方
式方法来播出6大功能相关的网络化功能。除此之外,我们在图文电
视节目的播放软件系统上面,还采用了播控软件模式化的设计原理,为
在日后引进相关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以及最大规模的实现数据共享
方面预留了一定的接口。
2 图文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研究探讨
在现在这个科技异常突飞猛进的时代,我们的科研工作者为了更
好的迎合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图文电视节目的要求,他们根据相关的技
术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探索,并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一系列的
设计方案。
就图文电视节目的制作来说,我国根据相关的技术规范,提出了适
应我国国情的“中文式图文电视(CCST)广播规范”。这是我国对欧洲的
图文电视节目规范WST制式的吸收、兼容和扩充。就目前的发展状
态而言,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中文图文电视专用的芯片的研制工作
—— SAA5700系列已经获得了成功。而且已经最大范围的应用在了
我国各大电视媒体的实际工作中。
我国图文电视节目制作的数据传播格式分为固定格式以及可变
格式两种。其中数据传送的固定格式指的是相关字符以及对应的图形
代码在数据的传送位置、显示位置上的固定的、相互对应的基本关系。
而我们所说的可变格式则是依靠文字、图形的相关显示位置,并依据
相关的控制代码或者相邻的图形位置来确定这种固定的对应关系。如
果从世界各国的图文电视节目制作的系统发展概括来分析,我们不难
看出,这两种系统在各自的不同方面都有着自己特有的特色,并且在各
自系统的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汲取新的知识构架来进行系统的自我完
善工作。
我国在图文电视节目播出的软件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领域
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索。
就该系统的硬盘播控网络这方面来说,我们在设计领域基本上采
用和实现了4个频道的全硬盘播出以及4个频道的盘、带混合播出。
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该控制系统的可操作性。具体而言:为了
在一范围内提高硬盘播控网络系统的容错性以及安全性能,我们在配
置上增加了两台上载视频服务器—— GVG1062以及1044,这样一来,
我们就具有了10个以上的上载编码通道网络,在编辑审查、延时播放
以及垫片等环节共运用了6个解码通道,其中每一个解码通道的容量
大约是100h左右;除此之外,我们在该系统的应用上配制了5台上载工
作站,让他们分别用于控制10台左右的上载录像机系统以及视频服务
器的编解码板、总调度控制输出的母线等。这样我们就可以实现在节
目单编辑的同时上载节目到各大工作站,并实现一台上载工作站的兼
职备份的延时广播工作。
3 结语
我国目前的图文电视节目制作以及播出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探讨还不是很成熟,还需要我们继续的挖掘和开发新的设计方案。而
且网络电视在当前阶段还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初期阶段,我们相信未
来随着相关应用技术的开发的逐步开展以及其相关技术手段的实施,
我们必将不断的更新有效的、符合当今国情的编辑理念,与此同时,编
辑工具也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的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 龙绍辉.图文电视广播与接收技术[J].电视技术,1998(2).
[2] 肖忠和,等.图文电视的播出与接收[J].山东电子,1998(1).
[3] 贾兴中.图文电视微机接收系统[J].多媒体世界,1996(3).
[4] 钟海明,等.图文电视系统原理与应用[J].北京:人民邮电出版
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