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缔组织病的肺部表现

结缔组织病的肺部表现





系统性硬化SSc(60-100%) 类风湿性关节炎RA(10-5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13%) 肌炎皮肌炎PM/DM(5-10%) 干燥综合症SS(10%) 混合型结缔组织病MTX ?
肺CTD的主要胸部X线表现
RA 胸膜病变 肺浸润 间质肺炎 弥漫肺间质纤 维化 局限性纤维化 BOOP 结节/肉芽 支扩 蜂窝肺 肺血管炎 肺栓塞 肺高压 合并肿瘤 + + + + +(DM) ++ ++ +++ +(上叶,BO) + +/+ + + + + + + +(PM) + + + /+(PM) + /+ + +++ + ++ SLE +++ ++ + +(吸入) ++(DM) + ++ ++ PSS PM/DM MCTD + + + + 囊性变 SS BS PN AS

BAL淋巴细胞增多时,对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较好; 中性粒细胞肺泡炎的病例对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较 差,预后不良
常用免疫抑制剂可引起弥漫性肺部病变,如金制剂、 青霉胺、氨甲喋呤等


药物所致肺部病变与RA 本身的间质性肺部病变难 以鉴别!!!
类风湿性关节炎(RA):UIP
一例男性65岁RA患者 CT显示右下肺网格状 及蜂窝样改变 活检为普通型间质性肺 炎
尸检发现40%~70%的RA

患者存在
胸膜病变( Murin S,Wiedemann HP,Matthay RA.Pulmonary
manifestations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Clin Chest Med,1998,19:641665.
)。 胸膜增厚多于胸膜腔积液

近年Tansey报道54份CTD患者肺组织活检样 本,证实NSIP较为常见。
临床
淋巴细胞肺泡炎疗效好 中性粒细胞肺泡炎疗效差 61例无临床表现,胸片阴性的CTD

BAL异常29/61(48%)


淋巴细胞为主 -11/25 干燥综合征; 多核细胞为主 - 6/10 硬皮病; - 2/3 皮肌炎; - 3/8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
*即使静脉注射葡萄糖亦不能使胸腔积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升高,这种现象系由于葡萄 糖由血液至胸膜的转运障碍所致。

对可疑R A 患者行胸腔镜检查,显示脏层胸 膜表面呈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壁层胸膜呈 特征性的“砂砾状”或“冰冻样”改变, 胸膜表面呈轻度炎症性反应及增厚,伴直 径约0 . 5cm 的小颗粒[ 2 ],胸膜结节多见于 脏层胸膜[ 1 ]。
DAD 病变分布 纤维化病变进程 纤维化病变密度 蜂窝肺形成 随肺泡隔消失的 纤维化 固有结构改变 透明膜形成 肺泡内 AM 聚集 肺泡壁炎症改变 成纤维细胞增生 BOOP 病变 弥漫性 均匀 疏松 不一定 无~明显 不一定 有 不一定 有 弥漫性 不一定 UIP 斑片状 不均匀 疏松 显著 有 显著 无 有时有 少 散在成纤维 细胞灶 无 DIP 弥漫性 均匀 疏松 不一定 轻度(小 叶周边) 有 有 弥漫性 有 无 不一定 RB-ILD 斑片状 均匀 疏松 无 无~轻度 不一定 无 有(斑 片状) 有 无 无 BOOP 斑片状 均匀 疏松 无 无 无 无 显著(泡沫状 细胞灶) 有 有(肉芽组织 内) 显著 NISP 弥漫性 均匀 疏松 有时有 无 无 无 有时有 无 有时呈弥 漫性 有时有
嗜酸性无结构物质
DNA
坏死性血管炎
血栓形成
中小血管壁
指掌部 红 斑
蝶形红 斑
雷诺氏 现象
盘状红斑
面部及 躯干皮 疹
胸膜病变
肺间实质病变 SLE造成胸膜肺病变
气道病变
继发病变
其他病变
肺血管病变
SLE肺部病变
急性
慢性
狼疮肺炎
弥漫性肺 泡出血
肺水肿
弥漫性间 质性肺病
肺血管病 变
肺动脉高 压


肺部病变 类风湿结节, 肺间质性病变
胸膜病变 胸膜炎 胸腔积液
气道病变 环杓关节炎 支气管扩张(20-35%)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

Tanaka等发现经过外科肺活检17例中有13例 的病理组织学及放射学上是一致的

无论组织学亚型,蜂窝状影及网状影在 HRCT中是最常见的。

马赛克征*、小叶 中心性结节、支气 管壁增厚扩张

病理:


大量淋巴滤泡沿 细支气管分布 与肺癌鉴别
病理特征:为细支气管管腔内和肺泡导 管中存在肉芽组织,远端肺组织中合 并有机化性肺炎[ 3 ]蔡柏蔷,李龙芸.协和呼吸病学
[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1505-1586
临床表现:非特异性症状,阵发性咳嗽、 呼吸困难、体重下降和发热等 查体:爆裂音 CT:毛玻璃影和分布于支气管、细支气 管旁的小结节影,支气管管壁增厚。实 变区域或呼气末气体陷闭 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BOOP 诊断需外科肺活检
症状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43%被发现)。
3滤泡性细支气管炎(10%到31%)
RA 合并支气管扩张相当常见,支扩症 状不多见。发生机制不明确。 RA 患者发生气管和支气管感染的可能 性增加,易发生气道阻塞,导致支气管 扩张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细支气管炎
28岁女性 肺部表现为细支气 管炎 左为吸气相,右为 呼气相
影像学
系统性硬化症
◦ HRCT发现21/23 (91%)ILD-CTD; ◦ CR发现15/23(65%)ILD-CTD;


类风湿性关节炎
◦ HRCT发现12/29(59%)ILD-CTD; ◦ CR发现0/29(0%)ILD-CTD;
影像学 斑片状阴影 微小结节阴影

肺泡炎


磨玻璃样改变 网状或结节状阴影
现行2002年ATS/ERS关于IIP分类的共识, SLE间质性肺炎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细胞性 或混合性NSIP。
Tansey D。Wells A U,Colby T V。et a1.Variations in histological patterns of interstitial pneumonia between connective tissue disorde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rognosis. Histopathology,2004,44:585-596.

定义:以弥漫性肺泡单位炎症伴间质纤维 化为基本病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 临床特点:
进行性呼吸困难; X线胸片/HRCT显示两肺弥漫性浸润阴影; 肺功能大多数呈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DLCO 降低和静息/运动时 P(A-a)O2异常增大; 组织病理学显示肺泡炎和间质肺纤维化,伴或 不伴肉芽肿或血管炎。
积液外观上为浆液和不透明的。如为混浊的或牛 奶状,与积液中含较多胆固醇或胆固醇结晶有 关。 *血性胸腔积液,需以除外其他原因所致胸腔积液, 如恶性肿瘤。 生化检查:渗出液改变、胸腔积液内蛋白含量升 高和乳酸脱氢酶增加,糖含量降低* 。胸腔积液 pH 较低,大部分病例少于7.2。白细胞数< 109/L, 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占优势。 类风湿因子水平升高。
1 Crestani B.The respiratory system in connective tissue disorders[J].Allergy,2005,60(6):715734. 2 陈少贤.结缔组织疾病的胸膜表现[J].医学综述,1997,3(5):232-235.


间质性肺炎的病理组织学分类

女性70岁患者 活检为机化性肺炎 多发斑片状实变影
胸片:胸膜增厚,单或双侧胸腔积液,可有心包 积液 胸腔镜: 壁层胸膜有轻度炎症。胸膜增厚,表现 为有多数散在囊泡和结节。
临床表现:胸闷、气短、发热、胸痛。合并胸腔 积液,积液量为少到中等量,大部分为单侧胸 腔积液,25% 病例有双侧胸腔积液,常可在数 日内自行消散吸收或者反复出现,亦可见慢性 渗出

ILD
已知病因的ILD 如药物、CTD等
IIP
肉芽肿所致 ILD,如结节病
其他类型ILD 如LAM、Hx,PLCH
IPF/UIP
DIP AIP
除IPF以外的IIP
RBILD COP
吸烟
NSIP
LIP
临床
影像学
病理

国外较早的尸检研究证实CTD-ILD的组织 病理类型最常见的是UIP,主要为SSc。

多出现于中、上肺野胸膜下区域,支气管内结 节亦存在。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密度均匀、 边界清晰。 结节可坏死形成空洞(50%)或继发感染而出 现咳嗽、咯血、气胸等表现。

1支气管扩张(超过30%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 者中发现支扩,研究报道在纤维化部位相关 的“牵引性支气管扩张”的发现率高。)
2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在最近的研究中在有
类风湿性关节炎(RA):NSIP
一例女性64岁RA患者 CT显示右下肺网格状及 磨玻璃样改变,可见支 气管扩张 活检为非特异性间质性 肺炎
A 68-year-old man, RA HRCT show patchy ground-glass attenuation and consolidation bilaterally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lung zones, a small amount of bilateral pleural effusion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