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交流·探讨甲状腺癌误诊原因及再手术有关问题陈光任江刘嘉孟伟张红玉韩慧孟宪瑛关强130021 长春,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误诊原因、对策及再手术的相关问题。
方法分析77例甲状腺癌误诊原因及再手术效果。
结果77例术前均仅依靠体格及超声检查做出诊断致误诊。
71例外院行初次手术均未行冰冻切片致误诊;本院误诊6例中2例未行冰冻切片,2例冰冻切片误诊为良性腺瘤,2例当时无法定性延迟诊断。
77例均再手术治疗。
术前临床检查诊断癌灶残留符合率为71.4%;术后病理证实35例癌残留,残留率为45.45%;术前临床检查提示淋巴结转移符合率为80%;60例行区域性或改良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病理证实40例有转移;3例术后近期出现低钙血症,经治疗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41个月,无1例复发。
结论术前诊断手段单一和术中未行冰冻切片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对误诊误治的甲状腺癌应及时给予再手术治疗,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理术式,其再手术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关键词】甲状腺癌;误诊;再手术【中图法分类号】R736.1【文献标识码】BThe exploration of misdiagnosis and reoperation in thyroid carcinoma CHEN Guang,REN Jiang,LIU Jia,MENG W ei,ZHANG Hong-yu,HAN Hui,MENG Xian-ying, GUAN Qia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First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21,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Jia, E-mail : sose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ason of misdiagnosis and discuss the reoperation in thyroid carcinoma。
Methods The data of 77 patients that had reoperation because of misdiagnosi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daignosis of all 77 cases were only based on pre-operative physical and ultrasound examination. The post- reoperative follow up ( 3-41monthes):no case was found local recurrence. Conclusion The preoperative frozen section may avoid misdaignosis and the effect of reoperation for misdaignosed cases are satisfactory.【Key words】Thyroid carcinoma; Misdiagnosis; Reoperation甲状腺癌是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占甲状腺疾病的4%。
发病率为1.49/10万,有逐年上升趋势;多发于女性。
多数甲状腺癌分化良好,恶性程度低,以手术治疗为主,疗效较好。
因其缺少特异性症状,并可与甲状腺良性疾病共存,故术前确诊率低,常因误诊误治而再手术。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3年11月至2008年3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因甲状腺癌误诊导致再手术的77例,男8例,女69例,男女比为1:8.6;年龄9~55岁,平均38.3岁,15岁以下2例,15~44岁57例,45岁以上18例。
外院行首次手术71例,本院6例,占同期甲状腺癌手术的24.1%(77/319);本院误诊率为2.4%(6/248)。
1.2 首次手术情况(表1)表1 77例甲状腺癌再手术患者首次手术情况例数术前诊断冰冻切片例数冰冻切片结果常规病理结果32 甲状腺腺瘤0 —甲状腺乳头状癌18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腺瘤0 —甲状腺乳头状癌11 结节性甲状腺肿7 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良性腺瘤)甲状腺乳头状癌10 颈部肿物(性质不明)0 —淋巴结转移癌(考虑来源为甲状腺)6 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本院)4 2例(良性腺瘤)2例(无法定性)甲状腺滤泡癌及微小乳头状癌注:77例术前仅行体格、超声及实验室检查,无一例行其他(CT、核素扫描等)辅助检查。
1.3 再手术前检查71例外院首次手术患者入院后均行体格及超声检查,20例行颈部CT检查,再手术前诊断肿瘤残留25例,淋巴结肿大25例。
1.4 再手术时间与方式再手术距前次手术时间5d~4年,其中<1个月63例(81.8%),>1个月14例(18.2%)。
68例行甲状腺残叶+峡部+对侧大部分切除,其中51例加做Ⅵ区淋巴结清扫。
5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并行多功能保留改良性颈淋巴结清扫术(Ⅰ~Ⅵ区及对侧Ⅳ、Ⅵ区)。
4例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并行Ⅲ、Ⅳ、Ⅵ区淋巴结清扫术。
1.5 统计方法将检查结果与金标准(术后病理诊断)对照,计算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
2 结果2.1再手术患者主要误诊原因77例再手术患者术前仅行体格检查、超声检查及基本实验室检查,无1例行其它对诊断有帮助的辅助检查。
71例外院患者,70例术前诊断为甲状腺良性肿瘤,单纯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或部分切除术,术中均未行冰冻切片,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术前诊断为颈部肿物(性质不明),行颈部肿物切除术,未行冰冻切片,术后病理诊断为淋巴结转移癌(考虑来源为甲状腺)。
6例本院患者,术前诊断分别为甲状腺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或次全切除术,其中2例未行冰冻切片,常规病理分别为微小乳头癌、滤泡微小乳头混合癌;2例冰冻切片为良性腺瘤,常规病理报告为滤泡癌及微小乳头癌;2例冰冻切片无法定性,家属要求等待常规病理,后常规病理报告为滤泡癌。
2.2癌残留情况再次手术后病理证实甲状腺癌残留35例,其中外院33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本院2例,1例为甲状腺滤泡癌,1例为甲状腺滤泡微小乳头混和癌;癌残留率为45.45%;60例行中央区或区域性选择性及改良颈淋巴结清扫术,40例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31例位于Ⅵ区, 5例位于Ⅱ、Ⅲ、Ⅳ、Ⅵ及对侧Ⅳ、Ⅵ区, 4例位于Ⅲ、Ⅳ、Ⅵ区。
2.3 再手术前临床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情况(表2)表2 77例甲状腺癌再手术前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术前CT、彩超诊断例次术后病理诊断肿瘤残留肿瘤未残留淋巴结转移肿瘤残留35 25(71.4%)10(28.6%)15(42.9%)肿瘤未残留42 10(23.8%)32(76.2%)5(11.9%)淋巴结肿大25 20(80%)5(20%)20(80%)2.4 再手术后的并发症77例术后3例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
2.5 随访及结果再手术当日至末次接受随访时间为3~41个月,无1例出现癌复发、并发症及死亡。
3 讨论3.1 甲状腺癌主要误诊原因及对策3.1.1 甲状腺癌生物学特点误诊的77例乳头状癌占95%,滤泡癌占5%,均属低度恶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
由于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早期无自觉不适,与甲状腺腺瘤有相同的临床特点,且甲状腺腺瘤为40岁以下女性的常见病,故医师常满足于甲状腺腺瘤的诊断。
77例中此类情况有39例,占50.6%。
3.1.2 甲状腺癌流行病学改变甲状腺癌患者主要以21~40岁的女性多见,且呈现多中心性发生倾向[1,2],本组误诊的51例甲状腺癌发病年龄在20~44岁。
上世纪80、90年代甲状腺癌患者主要以30~50岁的女性多见[3-5],由此可见近年来甲状腺癌患者发病年龄明显年轻化,这与一般癌肿好发于老年人的特点不同,甲状腺癌多发于青壮年,其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
因此特别需对女性年轻甲状腺包块患者引起高度警惕。
3.1.3 术前诊断手段单一77例术前仅依靠体格及超声检查做出诊断,且检查欠详,一例因体检不详而未见甲状腺肿物,仅见肿大淋巴结,术后证实为淋巴结转移癌,来源于甲状腺。
Bahadir等[6]报道熟练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与术中冰冻切片比较对肿瘤性质的诊断无明显差异,除外微小癌,FNA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74.1%、100%、95.2%。
Guido等[7]有相似报道。
由此可见对甲状腺肿瘤术前不能依靠单一检查手段诊断,综合性的辅助检查如CT、核素扫描或FNA,特别是FNA对肿瘤性质的判断是十分必要的。
3.1.4 未行术中冰冻切片术中冰冻切片可在术中对鉴别肿瘤性质,对可疑的肿大淋巴结定性,确定术式。
Bahadir等[6]报道冰冻切片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7.1%,100%,97.8%。
71例外院行初次手术均未行冰冻切片致误诊;本院误诊6例中2例未行冰冻切片,2例冰冻切片误诊为良性腺瘤,2例当时无法定性延迟诊断。
说明未行术中冰冻切片是误诊的最主要原因。
临床医师应重视术中行冰冻切片并保证其完整性和切片质量,病理医师应提高制片质量及诊断水平,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误诊及延迟诊断。
3.2 甲状腺癌再手术前诊断及再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确诊后应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如单纯行肿瘤局部切除可致癌残留。
Alzahrani等[8]报道甲状腺癌初次不规范手术后导致的癌残留率为30%~50%。
再手术的甲状腺癌残留率为20%~60%[9]。
本组甲状腺癌局部切除术后行再手术者癌残留率达45.45%,与报道相符。
故对初次手术术式选择不当者,再手术是积极的补救措施,可实行个体化治疗。
个体化治疗应详细了解前次病史,并行体格和超声检查,确定有无残留癌灶及淋巴结转移。
通过临床流行病方法,将检查结果与金标准(术后病理诊断)对照,计算出外院71例再手术前通过体格、超声及CT检查,癌灶残留诊断符合率为71.4%,其中阳性预测值70%,阴性预测值76.2%,准确率61.9%。
由此可见超声及CT检查是再手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
对再手术的范围国内外学者均认为应行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术[10,11]。
因近年来多中心化甲状腺癌的比例有所增加,不规范手术导致的癌残留较多,再手术应强调采用包膜解剖技术;可沿原切口进入,如距初次手术时间较近可直接从原正中线瘢痕组织上切开颈白线,如手术时间较久则应偏离正中线,从颈前肌群肌间隙进入。
显露甲状腺腺体后先分离残留腺体的胸锁乳突肌缘,避免损伤颈内静脉,用剪刀或尖弯钳在腺体的不同部位试探性寻找内层被膜的表面,由一处正常间隙扩大分离,从患侧至峡部及对侧大部,直至将需切除的甲状腺组织完全分离,操作应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