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第一章
劳动法学学科体系
❖ 劳动法学以劳动法为基础形成。体系图如下
Part I
Ch1立法简史篇 Ch2基础理系协调篇 Ch4劳动条件基准篇
Ch5劳动保障篇 Ch6法律救济篇
劳动法律体系
劳动关系协调法
劳动法体系
劳动基准法
劳动保障法 劳动监督法
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制度 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2、广义上的劳动法概念 除1995年1月起实施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 法》外,也涵盖所有具有劳动法性质的规范性文 件。P2
劳动法的诞生--视频《新中国日记》之劳动法诞生
Company name
《劳动法》颁布实施的意义(重点)
❖ 劳动法是以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着密切联 系的其他关系作为调整对象的
劳动关系
劳 动 法
调整
与劳动关 系密切联
法律规范 的总称
系的其他
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的含义
人与自然
劳动关系
人与人
劳动关系指劳动者与用人 单位之间存在的以劳动给付为 目的,适用劳动法规范和调整
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P2
劳动者与 劳动者
不确定主体:两个及以上平等主体, 可以是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自 然人与法人之间 财产关系,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 关系。没有隶属性
劳务报酬
合同法
书面
书面或口头
案例分析1
❖ 龙某系某市从事货物运输经营活动的个体经营者, 长期雇佣3个人员为其工作,并为3人缴纳社会保险 费。1999年11月,龙某承接了一项运输水泥电线杆 的业务。11月12日开始运输后,龙某认为3人无法 完成预定的运输任务,其雇工之一张某介绍自己的 邻居钟某参加运输,龙某同意,并与钟某约定完成 这次运输任务后即不再雇佣钟某,费用一次性付给 钟某。钟某在卸车过程中,由于不慎被水泥电线杆 压死。2000年1月9日,钟某家属向某市劳动局申请 ,要求对钟某死亡作出工伤事故认定。 问题:龙某与钟某的关系是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 系?
✓劳动者与 用人单位
劳动关系产生示意图
❖ 劳动力 → 本人生产资料 ——不产生劳动关系 ❖ 劳动力 → 他人生产资料 ——可能产生劳动关系
本人劳动力
劳动力的所有权 结合
他人生产资料
劳动力的使用权
分离
劳
劳动力使用权
雇
动 者
劳动条件
主
劳动关系的特征
劳动关系的特征
如何区别何为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区别
1、主体不同
2、关系不同
3、劳动主体 待遇不同 4、适用法律 不同 5、合同法定 形式不同
劳动关系
确定主体:劳 动者与用人单 位
财产关系及人 身关系:即行 政隶属关系 (控制与被控 制)
工资报酬、社 会保险、福利
劳动法
劳务关系
绪言 ❖ 一、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劳动法? ❖ 二、劳动法学是什么?
❖ 三、我们如何学习好劳动法学?
2007年-2012年9月浙江省劳动仲裁案件数及涉案人数
2012年浙江省劳动争议与审判典型案例
❖竞业禁止有约定 单方毁约把责担 ❖企业管理需制度 制定制度要民主 ❖岗位要求需值班 加班工资不能算 ❖ 法律规定有救济职工患病不能弃 ❖职工拒签合同 二倍工资不支持 ❖合同期满不续签 经济补偿要承担 ❖用人单位违法先 职工无需把责任担 ❖社会保险必须缴纳 承诺放弃也无效 ❖约定非全日制用工 加班工资无需支付 ❖拖欠工资要不得 恶意欠薪把牢坐
❖ 1、它的当事人一方固定为劳动力所有者和支出者,成为劳动 者。另一方固定位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成 为用人单位。
❖ 2、他的内容是以劳动力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为核心。一方 面,劳动者将其劳动力的使用权让渡给用人单位,与其劳动 生产资料相结合;另一方面,劳动者仍然享有劳动力所有权 ,用人单位在使用劳动力的过程中应当为劳动者提供保障劳 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时间、物质、技术、学习等方面的条件 。
工时制度 工资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特殊劳动保护制度
促进就业制度 职业技能开发 社会保障和福利
劳动监察制度
学习方法
第一章 劳动法基本原理
【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讲是劳动法学的基础理论部分。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劳动法基础理论,劳 动法的地位,作用;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为理解劳动法律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重点与难点】重点: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2、劳动法的地位;3、劳动法的基本 原则;4、劳动法适用范围。 难点上,注意劳动法和其它部门法的区别;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Company name
❖ 家庭保姆 ❖ 钟点工 ❖ 公司职员 ❖ 家庭教师 ❖ 家庭医生
Company name
提问: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并从单 位获得报酬形成的关系.双方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 系。按照《劳动法》及其解释规定,用人单位具 有营业执照或依法履行了登记、备案手续的,则 属于劳动关系的范畴。
2008-2009年9月劳动仲裁机构受理的劳动争议企业分布类型及 案件分布类型
为什么学习劳动法学
❖ 1、从HR角度来说:专业知识必备(了解劳动法 学基本理论,熟知有关劳动法的制度。)
❖ 2、从劳动者本身来讲: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建 立良性互动的劳动关系。
❖ 3、从国家大局角度: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可持 续发展,形成一个全社会安居乐业的局面
Company name
❖ 4、全面规范劳动工作,把劳动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劳 动法》规定了劳动工作各个方面的基准和规范,使劳动工 作的管理有了法定标准。
❖ 5、有利于劳动争议的及时解决,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劳动法》的颁布使劳动争议的处理制度更完善起来,在 处理劳动争议时有所遵循,有了法律依据,可以避免劳动 增益出现久拖不决的现象,避免恶性案件的出现,从而促 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 3、它是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结合的社会关系。劳 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实际上劳动者将其人身在一定 限度内交给用人单位。同时劳动者是以让渡劳动力使用权来 换取生活资料,故劳动关系又同时是一种财产关系
Company name
❖ 4、它是平等性质与隶属性质兼有的社会关系。劳 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通过相互选择可以合同形式 确定劳动关系,这表明劳动关系是一种平等主体 间的合同关系。然而劳动关系一经缔结,劳动者 就成为用人单位的职工,用人单位就成为劳动力 的支配者和劳动者的管理者,这使得劳动关系又 成为一种隶属主体间的以智慧和服从为特征的管 理关系。
Company name
❖ ()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 劳动卫生安全制度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 护制度等
❖A劳动标准制度 B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C 职业培 训制度 D 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Company name
劳动法调整对象
❖ 调整对象:某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
LOGO
第一部分 劳动法的基本理论
本章知识结构导图
Company name
第一部分 劳动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
1、狭义上的劳动法概念 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其他社会 关系的全国性、综合性法律。
(1994.7.5;1995.1.1 ) 劳动法包括13章107条,主要内容有哪些?
❖ 1、填补了我国法制建设的空白,成为法制建设的 新的里程碑。
❖ 2、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有了法律保障。《劳 动法》对于劳动者享有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承 担的义务及其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应负的责 任、劳动行政部门应履行的监督职能及劳动者应 当承担的法律责任都做了具体的规定。
❖ 3、为进一步实施劳动制度改革保驾护航。《劳动 法》的颁布有利于运用法律武器推行劳动制度改 革,为改革指明方向,扫清障碍,为建立市场经 济下劳动制度创造有利条件。
❖ A.《劳动立法》
❖ B.《暂行工厂规则》
❖ C.《劳动法案大纲》
❖ D.《劳动法典》
❖ 2.我国的劳动立法始于()
❖ A.清朝末年
❖ B.北洋政府时期
❖ C.广州、武汉民国政府时期
❖ 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Company name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实施时间是 A.1995.1.1 B.1995.7.5 C.1994.1.1 D.1994.7.5 4、在劳动法职能体系结构中,属于劳动关系协调 法的有() A.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B.劳动合同制度 C.劳动监 察制度 D.集体合同制度 E. 职工民主管理法 F.用 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法
Company name
❖ 4、工会活动关系。工会代表职工整体利益在开展 各种活动中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关系
❖ 5、国家劳动行政部门,卫生部门等与用人单位之 间因监督、检查劳动法律、法规的执行而产生的 关系
❖ 2、加工承揽关系
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P4
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 1、主要指劳动行政部门、其他业务主管部门与用人单位
之间因职工的招收、录用、调配、培训等方面发生的关系 。 ❖ 2、劳动服务公司、职业介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为劳动 力的配置与流动提供服务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劳动者之间 发生的关系 ❖ 3、国家社会保险机构与用人单位及职工劳动者之间因执 行社会保险制度而发生的关系
案例分析2
❖ 李某从事家具加工生意。2001年1月初,李某与何某 签订协议,约定:从1月起,何某按照李某的要求为 李某加工家具,李某每月按何某加工的家具数量向何 某支付报酬,协议期限为半年。2001年6月底协议结 束的同时,何某要求李某支付6月的报酬。李某借口 生意忙拖欠不给。此后何某一直索要未果。2002年 月1月,何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要求李某支付所拖欠的报酬及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