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理由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 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劳动争议仲 裁委员会以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 议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 知,当事人不服的,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 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分别情况予以处理: (1)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应当受理; (2)虽不属于劳动者争议案件,但属于人民法 院主管的其他案件,应当依法受理。本案于某要 求李某支付薪金的诉讼请求虽不属于劳动纠纷, 但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其他案件即民事纠纷中的 债务案件。因此,人民法院应受理本案。
案例 陕西某工厂二位小伙子同时喜欢上一个女 子,后女子与其中一人谈恋爱,被拒绝的 男子心存仇恨,有一次和工厂保安商量, 以该男子偷偷喝可乐为由,打了男子一顿, 后该男子因此造成心理疾病。
案例:某人通过公务员笔试和面试,在体 检的时候被查出是乙肝患者,宣布不予录 入,后此人诉至法院。适用何法?
小组意见: 小组认为《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实施细 则(试行)》合法有效。虽然原告提出了实施细则 侵犯了宪法规定的公民平等权、担任国家公务员 参加公共事 务的政治权利、公民的隐私权、劳动 权,但安徽省人事厅及卫生厅是共同按照规章授 权目的和范围行使权力,制定《安徽省国家公务 员录用体检实施细则(试 行)》,该规范性文件与 上位法并不冲突,即未突破高阶位法设定的范围, 也未突破高阶位法的禁止性规定,是合法有效的。 因此,人事局可以根据细则作出录取与 不予录取 的决定。
(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某些关系也 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1.劳动管理方面的关系:主要指劳动行 政部门、其他业务主管部门与用人单 位之间因职工的招收、录用、调配、 培训等方面发生的关系。
2、监督劳动法律执行方面的关系: 国家劳动行政部门、卫生部门等与 用人单位之间因监督、检查劳动法 律、法规的执行而产生的关系。
3.劳动关系的种类。 (1)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标准进行分类。在我 国可以划分为全民所有制劳动关系、集体所 有制劳动关系、股份制企业劳动关系、外商 投资企业劳动关系等。 (2)以劳动关系所在产业为标准进行分类。如 划分为工业劳动关系、商业劳动关系、农业 劳动关系、服务业劳动关系等。 (3)以劳动关系的特征为标准进行的分类。标 准劳动关系和非标准劳动关系。
(3)未纳入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中的非合同劳动关 系(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下的劳动关系),农村集体 经济组织的劳动关系,以及现役军人、家庭保姆、 自然人用工(农村劳动者)等劳动关系,不属于劳 动法的调整范围。
李某有一个三岁小孩,因无人照顾,从当 地的保姆市场雇佣保姆于某,月薪650元。 后双方产生纠纷,李某解雇了于某,但拖 欠于某薪金1300元,于某申请仲裁。但仲 裁机构以其纠纷不属于受案范围为由不受 理其仲裁请求。于某不服,起诉至人民法 院。请问:人民法院是否应受理本案?为 什么?
[案情分析] 案件焦点 1、人事局是否为适格被告?——体检 结果由人事局负责还是由体检医院负责? 2、鉴定结论是否合法? 3、《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实施 细则(试行)》是否合法有效?
针对焦点三:《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实施细则(试 行)》是否合法有效? 1、应当无效: (1)实施细则侵犯了宪法规定的公民平等权、担任国 家公务员参加公共事务的政治权利、公民的隐私权、劳动 权 。在这个规章中,将7种乙肝患者排斥在公务 员行列外, 将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简单地划分为乙肝患者和非乙肝 患者,这种做法违反了宪法中关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公民平等担任公务员的政治权 利等规定。 (2)依据国家《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乙肝病毒携 带者所禁止从事的职业与原告报考的职位无关。且卫生部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是法律的特别规定,其效力高于 地方性法规,应优先适用。
(一)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调整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社 会关系 1.劳动关系的含义。
广义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主体在实现集体 劳动过程中彼此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社会劳动 关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劳动者在集体劳动过 程中与其他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关系或单位相互之 间产生的关系;另一类是劳动者在实现集体劳动 过程中与所在单位或业主之间发生的关系.这两类 社会劳动关系并不全由劳动法调整. 劳动法中所称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 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 程中发生的关系。
4.我国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 (1)各类企业的劳动关系和个体经济组织中形成的劳 动关系是劳动法规范调整的主要对象。 (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通过与劳动者签 订劳动合同建立的劳动关系归劳动法调整。这一 部分劳动关系具体包括: ①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所用工勤人员 之间的劳动关系; ②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与其职工之间形成的 劳动关系; ③其他劳动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 组织、社会团体建立的劳动关系。
3、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关系:国家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人民法院与用 人单位、职工之间由于调处和审理 劳动争议而产生的关系。
4、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国家社会 保险机构与用人单位及职工劳动者 之间因执行社会保险制度而发生的 关系。 5、工会活动方面的关系:工会代表 职工整体利益在开展各种活动中与 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关系。
韩国劳动法是以劳动者与使用者之 间的劳动关系为调整对象,以确保 劳动者的生存为目的的法律,即以 劳动者与使用者之间的雇佣状态为 前提,在劳动者与使用者之间形成 一种劳动契约关系。
俄罗斯劳动法调整全体劳动者的劳 动关系,其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企 业、机关和团体必须为劳动者支付 劳动报酬并保障劳动法、集体合同 和双方协议规定劳动条件的协议。
劳动法,又称劳工法。 狭义: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并于 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劳动法》。 广义: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法关系密 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第二节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一、劳动关系 二、与劳动关系有着密切联系的相关关系 (1)劳动管理方面发生的关系 (2)监督劳动法贯彻实施的关系 (3)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 (4)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关系 (5)工会活动方面的关系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
主讲人:刘勇锡

往年学生表现出来的: 一、不重视 二、觉得太简单了 三、学过就忘记了
问:有谁知道我国现今的法定节假日,如 何规定?
案例:仓库吸烟
一、课程介绍(实务性较强的课) 二、课程的意义 1、完善知识体系 2、就业 3、考研 4、司法考试 三、课程考核方式
一、劳动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劳动法是我国整个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 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依据主要有: 1.劳动法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 2.劳动法有自己特有的基本原则。 3.劳动法有自己完整的独立体系。 4.司法实践中劳动法早已被确认为一个独立的法律 部门。 5.我国劳动法有自己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 劳动法的渊源
一、宪法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 二、劳动法律 三、劳动行政法规 四、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劳动规章 五、地方性劳动法规 六、我国政府批准生效的国际劳工组织通 过的劳动公约和建议书
一、宪法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 利和义务,一个公民既有劳动的权利,同时又有 劳动的义务。 (1)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2)劳动者有选择职业的权利 (3)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4)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5)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6)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7)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8)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2、合法有效:国家行政机关招录公务员,由人事 部门制定一定的标准是必要的,国家人事部作为 国家公务员的综合管理部门,根据国务院《国家 公务员暂行条 例》,制定了《国家公务员录用暂 行规定》这一部门规章,安徽省人事厅及卫生厅 共同按照规章授权目的和范围行使权力,制定 《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实施细 则(试行)》, 该规范性文件与上位法并不冲突,即未突破高阶 位法设定的范围,也未突破高阶位法的禁止性规 定,依照《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 讼 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 《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实施细则(试行)》 属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
要求:
1、出勤 2、课堂纪律 3、作业(考试) 4、回答问题
上 篇
第一章劳动法概述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 第二节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第三节 劳动法的渊源 第四节 劳动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与邻 近法律部门的区分 第五节 劳动法的内容 第六节 劳动法的作用
重点:劳动法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安全生产法》 《促进就业法》 《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冲裁法》

三、劳动行政法规 四、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劳动规章 五、地方性劳动法规 六、我国政府批准生效的国际劳工组织通 过的劳动公约和建议书
第四节 劳动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 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区分
2003年6月,原告张某在T市人事局报名参加安徽 省公务员考试,报考职位为T县委办公室经济管 理专业。经过笔试和面试,综合成绩在报考该职 位的三十名考生中名列第一,按规定进入体检程 序。2003年9月17日,张某在T市人事局指定的 铜陵市人民医院的体检报告显示其乙肝“小三 阳”,主检医生依据《安徽省国家公务员录用体 检实施细则 (试行)》确定其体检不合格。张某随 后向T市人事局提出复检要求,并递交书面报告。 同年9月25日,T市人事局经请示安徽省人事厅同 意,组织包括张某在内的十一名考生前往解放军 第八六医院进行复检。复检结果显示,张某乙肝 “一、五阳”,但体检结果仍为不合格。依照体 检结果,T市人事局依据成绩高低顺序,改由该 职位的第二名考生进入体检程序。并以口头方式 向张某宣布,张某由于体检结论不合格而不予录 取。

2003年10月18日,张某在接到不予录取的通 知后,表示不服,向安徽省人事厅递交行政复议 申请书。2003年10月28日,安徽省人事厅作出 皖人复字(2003)1号《不予受理决定书》。 2003年11月10日,原告张某以被告T市人事 局的行为剥夺其担任国家公务员的资格,侵犯其 合法权利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 依法判令 被告认定原告体检“一、五阳”不符合 国家公务员身体健康标准,并非法剥夺原告进入 考核程序资格而未被录用到国家公务员职位的具 体行政行为违法,并恢复录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