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赏析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赏析



院系:张仲景国医学院
姓名: 王志敏
学号: 104160530018
专业: 中医学
日期: 2011.11.16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赏析
— 一个『人』与『自然』的观点 —
关键词
:人与自然 、 交响曲 、 融合、 对话

摘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生命价值观;

在东方思想价值体系中,人与自然往往是一种『人企图溶入
自然』的关系;最明显的就是华人文化中的『逍遥』倾向。
另一方面,在西方思想价值体系中,『自然』往往意谓著一
个有位格的上帝 —— 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容许人与之进
行对话与争辩的上帝;於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往往带出一种
『人与自然对话』的特色。
正文:
从这样的一个观点,我尝试分享欣赏贝多芬著名的

第六号交响曲『田园』。我个人认为,这首交响曲『并没有
具体用音符描述各种田园对象』,我们是透过音乐得到如此
的感觉,无以名之,恰好很类似田园风光,故名之为田园。
贝多芬『有标题』的音乐作品往往只能勉强说是从『一种
与标题有关的情绪』出发,而不能说是真正标题音乐。以钢
琴奏鸣曲『悲怆』而论,虽然是贝多芬自订标题,但是以第
二乐章优美的慢板而言,就不像在白描『悲怆』了。同样的,
田园交响曲固然可以如动画名片『幻想曲』那样把整个田园
风光完全白描出来,然而,以第五乐章后半部那种指向后期
风格的第一小提琴十六分之一音符绵延不断并且与一个富
节奏性的对位主题同时进行,这里就绝对不可能与田园风光
有任何白描意含了。
使用『人与自然』的角度来赏析这首音乐,是基於对贝多
芬全部作品的巨观角度。贝多芬中期作品的确远比不上后期
作品有那麼强的冲突性,一个只有强烈情感却没有强烈心灵
冲突的贝多芬,中期作品对大自然的观点必然是『溶入』、
『乐以忘忧』的心情,这刚好是田园交响曲的主要情感表达,
也是大多数古典音乐爱好者都能听出来的乐曲意含,无怪动
画『幻想曲』以田野精灵来诠释这首乐曲。但是,基於西方
文化价值系统的深层特性,仍然可以在这首音乐中时时找到
『人与自然对话』的可能。
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之美,美在木管的生动运用。我们以
第一乐章前1分06秒为例:乐章一开始以第一小提琴演奏
出第一主题,34.0秒后竖笛开始承接这个主题,35.1秒接著
双簧管承接主题后,完整呈现第一主题,乐团逐渐加强音量
到达一个高峰,於是从50.0开始,长笛以一个装饰音断断续
续如鸟啭般的面对乐团的合奏。这样子的乐曲风格,会想成
田园风光是很自然的事。
第四乐章被称为狂风暴雨,但是它不止有音乐上简单的激
烈音符而己。一开始就使用旋律性很强的连续断弓之第二小
提琴与中提琴当成对位旋律,与第一小提琴的简单旋律成对
比。前者旋律在乐曲中段发展成木管与第一小提琴的对话,
后者旋律成为乐团强烈合奏时的基础音型。参考第四乐章
的音乐范例:从第 4秒开始,就是连续断弓之第二小提琴与
中提琴的对位旋律,而第 7秒开始,就是第一小提琴的旋律。
这是田园交响曲『很不田园』的部份,也说明了田园交响
曲并不是一首白描田园风光的标题音乐。贝多芬固然以优美
的第二乐章与轻快的第三乐章充分表达田园式的心境,但是
复杂的和声与对位结构,使第四乐章呈现的是『人』与『自
然』因为风暴而产生的对立,充分显示隐藏在贝多芬田园风
格下的心灵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对话,而非人与自然的融合。
或者应该这样说,以贝多芬音乐的特质,即使他想表现闲
适的田园风光心情,仍然会加上个人强烈的心灵呼唤。而这
种强烈的贝多芬特质,正是表现在田园交响曲偶尔产生的复
杂对位法结构与和声结构。
第五乐章重新回到温和的曲风,在这里,贝多芬一开始呈
现出极为单纯的愉悦乐念,在第五乐章音乐范例这一乐段刚
好正是这个单纯的乐念。此乐段一开始就是本乐章的第一主
题,这个主题在本乐章的后半段采用十六分之一音符切细主
题旋律的作曲技巧,然后带出一个全新的对位副主题由第一
小提琴奏出。这样复杂的对位作曲法,至少就表现出一种『温
和曲风下隐藏的对立与疑惑』。
上述所举音乐范例之演奏版本是DG的贝姆版。贝姆的贝
多芬交响曲往往力求情感的独特性。例如以田园交响曲而
论,他绝对不会演奏成白描田园风光,但是也不会演奏到像
托斯卡尼尼那样完全的纯粹音乐。可以说,他演奏出田园交
响曲的情感,却不滥情。不过,田园交响曲的诠释仍以华尔
特的演奏为上选,贝姆比起华尔特来说实在缺乏了一些『诗
意』。例如我上述『这个主题在本乐章的后半段采用十六分
之一音符切细主题旋律的作曲技巧,然后带出一个全新的对
位副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奏出。』那一段文字所指的乐段,华
尔特的第一小提琴在富节奏性的对位主题使用的音色,明显
要比贝姆更轻柔更连续,相对的贝姆就演奏的比较欢欣雀
跃,使用了刻划比较锐利的断弓来演奏。比较起来,应以华
尔特的诠释更能掌握贝多芬期待与自然融合的心境。
於是,透过整首田园交响曲从第一乐章到第五乐章之整体
结构,我们主观性的认为这是潜藏在温和的曲风下,一种
『人』与『自然』的对立,一种『与自然融合』或『与自然
对话』的张力。
文献参考:

[1] 《Beethoven 9 Symphonien 贝多芬交响曲全集》CD3
(NOS. 4 & 6 'Pastoral')

[2] 《Beethoven Symphonie No.6 田园交响曲》

相关主题